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武汉二中广雅中学八年级(下)物理训练卷(一)可能用到的物理量:g=10N/kg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四个力中的一个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A.球拍对乒B.斧头对木C.手对弹簧D.瓶对海乓球的力柴的力的拉力绵的力2.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饭.身体向上跳起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3.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等于重物所受到的重力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4.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奶度内用手水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墙对弹簧的拉力C.弹簧对手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如图是汽车拉力赛途经的一段“S”形水平弯道,为了更安全,现场观众应站的位置是图中()A.甲、丁B.甲、乙C.丙、丁D.乙、丙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A.在B点保持静止B.沿BE方向运动C.沿BC方向运动D.沿BD方向运动7.乐乐同学随父母去看杂技表演,如图所示,是他看到杂技演员小强将小丽高高举起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丽对小强的压力与小强对小丽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小丽受到的重力与小强对小丽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8.物理课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则它的惯性和动能也随之增大B.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那么木块将向右倾倒C.木块随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不受摩擦力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9.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P、Q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以不同的放置方式和运动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2F1=F2=2F3=F4B.2F1=2F2=F3=F4C.4F1=2F2=2F3=F4D.F1=F2=F3=F410.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 A 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D.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11.踢毽子是一项有益的体育活动,毽子踢出后竖直上升又竖直下落的中,均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若毽子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F1 、F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1 > F2B.F1 < F2C.F1 = F2D.无法确定12.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物体,分别在F P=5N、F Q=3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A.桌面M 一定比桌面N 粗糙PB.P的质量一定大于Q 的质量C.P的速度一定大于Q 的速度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 受到的摩擦力13.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
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D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14.如果一个人在冰面上散步,当冰面快要破裂时,他采取的自救方法最恰当的是( )A .趴下平躺爬向安全区B .马上站立不动C .马上抬起一只脚不动D .快速跑向安全区15.长方体砖块的长宽高之比为4:2:1,将砖块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砖块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 .4:2:1B .1:2:4C .8:4:1D .1:1:1二、填空题(11分)16.(2分)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 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 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 (选填 “左”或“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17.(3分)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 向右推物体,推力F 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s 时,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 N ;在t=3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在t=5s 时,物体受 到的合力为 N .第17题图 第18题图18.(3分)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N ,被50N 的水平压力F 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 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 ,在40N 的水平拉力F 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 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 甲=________,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 乙=________.在乙 图中拉动物体向右作加速运动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 乙将________(“变大”、“不变” 或“变小”).18.(3分)如图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 和B 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质量m A :m B = ;对地面的压强p A :p B = ;若将A 沿竖直方向切去31,则A 对水平面压强 (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作图题(6分)20.(2分)将一个重量为G 的小球从空中某点静止释放,落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压 缩到最低点后,再被弹起,在图上画出小球在最低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第22题图21.(3分)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沿斜面的力将大箱子推进车厢,请画出箱子沿斜面的 压力示意图。
22.(3分)如图,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但不知是“加速、匀速、减速”中的哪种 状态,车顶A 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前的B 处。
车厢地板上的木箱C 始终相对车厢静 止。
画出木箱C 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28分)23.(5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通过改变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实验时保持F1和F2相等,用手将木块顺时针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瞬间木块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满足的条件是。
(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
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
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24.(5分)小明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 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 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 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选填“a”、“b”或“c”).(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25.(7分)小东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1)测量前观察弹簧测力计,发现指针指在图1所示的位置,他应先后再测量;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N.(2)如图2所示,测量时长木板应放置,用弹簧测力计平行与长木板拉着木板做运动,根据知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3)小东在实验中还发现你,用此装置按照(2)中的方式快拉或慢拉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无关.测量时,如果不小心使弹簧测力计像右上方倾斜,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4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为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应测量,A.滑块的质量m1B.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m2(2)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1=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3)把毛巾铺在木板上,发现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滑块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4)小明想用钩码代替沙桶,请你对此做出评价:.27.(7分)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五、计算题(10分)28.(5分)网上购物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包裹的分捡常需借助传送带。
(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