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PPT教学课件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PPT教学课件
20
讲解语设计实践练习
• 课本P178技能训练: 第1、2题
21
(三)教学提问语
教学提问语是指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 动中根据教学要求和幼儿实际提出问题,引 发幼儿思考,加深理解与了解幼儿学习现状 的教学语言形式,也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 用最多的教学口语。
22
1、教学提问语的运用要求 (1)问点准确,有明确的目的性。
12
(7)游戏式导入 如:中班语言活动:快乐(课本P175) (8)音乐式导入 如:大班语言活动:春雨的色彩(课本P176)
13
导入语设计实践练习
• 小班社会课《认识肥皂》(请设计出几 种不同的导入语)
• 活动目的: • 1.初步感知肥皂的主要特性和用途。 • 2.尝试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发现问题。
16
教学讲授语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直接讲授 2、故事讲授 3、艺术讲授
17
1、直接讲授
直接讲授指教师在对幼儿组织教学和游戏时, 直接向幼儿进行示范讲解、介绍游戏规则等所运 用的语言形式。如:在绘画教学活动中的示范讲 解、美工活动中的制作讲解、游戏活动中的游戏 规则介绍、某些玩具的使用方法等。
24
(4)层层递进,具有清晰的层次性。
教师要设计好问题的梯度,让幼儿回答问题 一步步向上前进,同时,思维也层层递进。第一 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基础。问题以点到为止, 点拨为主,启发幼儿思考。
25
(5)注意慎用是非判断,避免对孩子进行错 误诱导。
教师应以正面问题为主流,谨慎设计使用判断题。 问题设计时讲究科学与完整,避免对孩子的错误诱 导。
打。两只小手搓一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头搓搓,搓 出满手肥皂泡。打开水管冲一冲,小手洗得真干净。)
游戏式导入:吹泡泡。 出示用肥皂水制作的吹泡泡皂液。提问:小朋友,你们知
道吹泡泡的水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15
(二)教学讲解语
教学讲授语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进行教授 过程中,进行知识介绍、做法讲解所运用的 教学语言。也称教学讲解语。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 基本技能训练
1
一、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内涵
• 1.教学口语: • 教学口语是知识信息的载体 。 • 教学口语是组织、管理、指导课堂活动的
教学手段。 • 教学口语具有潜在价值的示范作用。 • 教学口语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用于
学生的语言的总称。
2
• 2.幼儿园教师教学口语 • (1)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是儿童化的。 • (2)幼儿园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 • (3)幼儿园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幼儿有效交
(6)避免啰嗦性的无谓“废语”
避免附和型问题,类似好不好啊?是不是啊等 问题,因为没有意义而成为教学口语中的“废语”。 举例
26
2、教学提问语的一般分类
(1)填空型提问 填空型提问就是把问题组织成填空那样,依次
教师应问点准确,避免让幼儿产生所答非所问, 紧扣教学主题,以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师组织美术 教育活动“放风筝”。
23
(2)启发智能,有很强的针对性。
通过提问强化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身心实际发展水平
设计教学提问 根据幼儿的
年龄特点 心理特点
兴趣爱好பைடு நூலகம்
(3)难易适度,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跳一跳够得着。启发 幼儿去思考和探求,便于讨论。
18
2、故事讲授
拟人讲授是指教师在组织幼儿教学活动中, 将需要讲授的教学讲授语用拟人的形式,用动物 或植物等语言,对幼儿进行拟人化的讲解,吸引 幼儿注意力,达到教学目的。如交通安全教育课
“蓝皮鼠逛公园” 。
19
3、艺术讲授
把幼儿难于理解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传递给幼儿。而在设计使用过程中,拟人化的语言、 比喻的方法是教师可以思考的一个方式。如:美术 简笔画儿歌“小蜗牛”。
9
(4)表演式导入
让孩子们在欢快活泼的 愉悦气氛中导入教学
10
(5)直接式导入
直接介绍课本,提出教学要求
开门见山、直接明了
如:大班数学活动:谁的花园大( P174 )
11
(6)悬疑式导入
• 如: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摩擦起电 • 教师出示一把塑料尺、彩色纸,说:“今天老
师要用这把尺子为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注意看 !”教师直接用尺子去吸纸屑,纸屑不动。“哎 ,怎么吸都吸不上来呀?”教师故做为难状,然 后惊喜地拿出一块绸布。“有办法了!”教师把 尺子和绸子来回用力摩擦,然后去吸纸屑。“吸 起来了,吸起来了,哈哈,看到了吧,我的尺子 会变魔术吧!你们想试试吗?” • 教师用这种方法时通常要带点神秘感,注意表 情、眼神、语气、体态的配合。
际的产物。 • (4)幼儿园教学语言对幼儿的影响是潜在
的。 • 3.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分类 • 导入语、讲解语、提问语、结束语、评价
语、过渡语。
3
二、 幼儿教师的一般教学口语
按照教学环节分,可以分为:
教学导入语
教学讲解语
教学提问语
教学结束语
教学评价语
教学过渡语
4
(一)教学导入语
教学导入语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 始,为了集中幼儿注意,引出教学主题而进 行的语言组织。
7
(2)谜语式导入
教学活动主题 = 谜 底
达到知识铺垫、导入教学的目的
如:美术活动《葡萄》。
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猜一个水果:
远看玛瑙紫溜溜,近看珍珠圆溜溜,
掐它一把水溜溜,咬它一口酸溜溜。
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想,这是什么水果?
8
(3)故事式导入
教师最为常用的教育载体 可以将幼儿轻松自然地导入到教学中 可以满足幼儿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如:数学活动《种花》、《填图形》。
14
音乐式导入:播放歌曲《洗手绢》设疑引出活动。 师问:小朋友,我们用什么可以把手绢洗干净?
直观式导入:了解肥皂的主要特征 出示不同种类的肥皂,请小朋友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
是他们知道肥皂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摸起 来是什么感觉?
表演式导入:了解肥皂的用途 操作活动:洗手。儿歌(打开水管湿湿手,拿起肥皂打一
5
1、教学导入语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1)集中注意,吸引幼儿。 (2)激发兴趣,为后续铺垫。 (3)简单明了,不宜过长。
6
2、教学导入语的一般形式
(1)激发式导入。
目的
激发活动兴趣 集中注意力
如: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有趣的图片,你们知道 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变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