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四肢神经系统
4.脑膜刺激征
①颈强直 ②克匿格征 ③布鲁金斯基征
脑膜刺激征阳性 临 床 意 义
● 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 颈椎病变、坐骨神经病变等
五、Lasegues征
方法:
直腿抬高 30°以内出现疼痛
意义:
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脱出
结核病:青少年发病多,常
见部位为胸椎下段,由于椎体
被破坏、压缩,棘突明显向 后突出,形成特征性的成角 畸形。常伴有全身其它脏器 的结核病变如肺结核、肠结 核、淋巴结核。
强直性脊柱炎:多 见于青壮年男性, 脊柱胸段成弧形 (或弓形)后凸,常 有脊柱强直性固定, 仰卧位时亦不能伸 直。100%伴有骶髂 关节炎。
3.病理反射椎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
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的足和趾背伸的反射。<1岁半 的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 射现象。成人出现为病理反射。
●巴彬斯基征 ●查多克征 ●奥本海姆征 ●戈登征 ●霍夫曼征
下肢锥体 束征 —--拇趾 背伸,其 余四趾扇 形展开
Hoffmann征(上肢锥体束征) ——弹刮中指指甲 ——四指轻微屈掌
各 45º
各 30º
60º
45º
作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
2.活动受限
骨质本身病变 —外伤(骨折、脱位) —骨质破坏(肿瘤、结核) —骨质增生(颈、腰椎) —椎间盘突出(颈、腰椎) 软组织病变 —肌肉(肌纤维织炎) —韧带(劳损)
㈢.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压 痛 检 查 法
用拇指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
肱二头肌反射——颈髓5,6节 叩击——肱二头肌肌腱 反应——前臂快速屈曲 肱三头肌反射——颈髓7,8节 叩击——肱三头肌肌腱 反应——前臂稍伸展 桡骨骨膜反射——颈髓5-8节 叩击——桡骨茎突 反应——前臂旋前屈肘
膝反射——腰髓 2-4节 叩击——股四头肌肌腱
反应——小腿伸展
跟腱反射——骶髓1,2节 叩击——跟腱 反应——向跖面屈曲
压痛与叩击痛
㈠.弯曲度
1. 生理
颈椎向前凸 胸椎向后凸
腰椎向前凸 骶椎向后凸
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从上向下划压,划压后 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 观察脊柱有无侧弯。正常人无侧弯。
2. 病理性变形 ⑴.后凸(驼背)
⑵.前凸 ⑶.侧弯
⑴. 后凸(驼背)
多发生于胸椎
佝偻病:多在小儿或儿童期发病,坐 位时胸段呈明显均匀性向后弯曲,仰 卧位时弯曲可消失。
骨骼与肌肉系统评估 神经系统评估
要求
1、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 临床意义 2、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骨骼与肌肉系统评估
一.脊柱检查
二.四肢与关节检查
一.脊柱检查
脊柱是支持体重、保持正常的立位及坐位 姿势的重要支柱。病变主要表现为疼痛、姿势或
形态异常以及活动度受限。
弯曲度 活动度
(三).感觉功能检查(大脑皮质、脊髓)
特殊感觉:嗅觉、视觉、味觉、听觉。
一般感觉: 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深感觉:关节觉、震动觉。 复合感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实
体觉、图形觉等。
(四).神经反射评估
反射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
● 浅反射
正常人
● 深反射
当锥体束以上有病变时, 反射活动失去抑制,而 出现反射亢进 炎症、出血
爪形手(鸟形手)
尺神经损伤、进行性肌萎缩
肌 肉 萎 缩
废用性肌萎缩、周围神经病变
膝内外翻
( O 形腿)
( X 形腿)
佝偻病、大骨节病
关节组成
关节面 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腔—少量滑液,利于两骨骼间的 活动及各种不同范围的运动功能。炎症刺激导致关 节腔积液浮髌试验阳性。
Ⅱ神经系统评估
①脑神经检查 ②运动功能检查 ③感觉功能检查 ④神经反射检查 ⑤自主神经检查(自学)
⑵.前凸
多发生于腰椎
晚期妊娠、
大量腹水、
腹腔巨大肿瘤
⑶.脊柱侧弯
①姿势性侧弯(改变体位可纠正) 儿童坐立姿势不端正 椎间盘脱出症
一侧下肢明显短于另一侧
②器质性侧弯(改变体位不能纠正) 佝偻病
慢性胸膜增厚/粘连
㈡.脊柱活动度
1.正常活动度
前屈 后伸 左右侧弯 旋转
颈椎
腰椎
45º
45º
45º
35º
(二).运动功能检查
◆ 肌力
◆ 肌张力
◆ 共济运动 ◆ 不随意运动
1.肌力
——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
肌力六级分级法
0级:不动——完全瘫痪 1级:肌动——肌肉可收缩 不能产生运动 2级:平动——床面上可移动 不能抬离 3级:抬动——能抬离床面 不能抗阻力 4级:弱抗动—能抗阻力 但较正常差 5级:正常——正常肌力
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皆消失→见于三叉 神经病变(传入障碍)或深昏迷病人。
2.腹壁反射
(上)胸髓 7、8节
(中)胸髓 9、10节
(下)胸髓 11、12节
3.提睾反射——腰髓1、2节
4.跖反射——骶髓1、2节
2.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桡骨膜反射 ●膝反射 ●踝(跟腱)反射 (颈 (颈 (颈 (腰 (骶 5-6) 6-7) 5-8) 2-4) 1-2)
瘫痪的类型
单瘫
大脑皮层病变
交叉瘫
脑干病变
偏瘫
大脑内囊病变
截瘫
脊髓病变
2.肌张力----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
肌张力增高:锥体束或锥体外系损害 肌张力降低: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灰:机体任一动作的完成均依赖于
某组肌群协调一致的运动(小脑、听、视N等)
指鼻试验 指指试验 轮替试验 跟-膝-胫试验 罗姆伯格征:闭目难立征
4.不随意运动: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一些
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多数为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
A.震颤
静止性———静重动轻——震颤麻痹 动作性———动重静轻——小脑疾患 扑翼样———腕掌扑动——肝昏迷 手指细颤——细小抖动——甲亢
B.手足搐搦: 肌肉紧张性痉挛——低钙血症 C.摸空症:摸索——高热伴意识障碍 肝昏迷
翘起,指甲变薄、表面粗糙、干脆有条纹。
缺铁或某些氨基酸紊乱所致的营养障碍,多见于缺 铁性贫血,偶见于甲癣及风湿热。
杵状指(趾):鼓槌状指,手指或足
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
支扩、先心:肢体末端慢性缺氧导致血流丰富,软 组织增生,末端膨大。
指关节梭形肿大畸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
可出现关节僵硬、肥大、畸形、痛风石、溃破。
● 病理反射
● 脑膜刺激征
1.浅反射(皮肤、粘膜反射)
●角膜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跖反射
角膜反射:
被检查者向内上方注视,医师用细棉签毛由角 膜外缘轻触病人的角膜。正常时,被检者眼睑迅速 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
刺激一侧角膜→对侧出现眼睑闭合反应→间接 角膜反射。
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 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
直接叩击法
用手指或叩诊锤直接叩击各脊椎棘突
间接叩击法
病人坐位,医生左手掌置与病人头顶,
右手半握拳用小鱼际肌部叩击左掌背。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阳性
病因:脊椎结核
椎间盘突出
脊椎外伤/骨折 腰背肌纤维炎/劳损
二.四肢与关节检查
▲ 视诊与触诊相互配合。 ▲ 观察四肢关节的形态、位置、 活动度等。
匙状甲(反甲)特点为指甲中央凹陷,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