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409)一、舞蹈学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舞蹈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西方舞蹈的引入,在中国近代史上,开创了舞蹈事业新的篇章。

1926 年唐槐秋在上海开设了由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舞蹈教学机构“交际跳舞学社(南国高等交际舞跳舞学社)”;1931 年秋,中国近现代舞蹈早期代表人物吴晓邦在上海成立“晓邦舞蹈学校”,是第一所专业的舞蹈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舞蹈教育最高学府的北京舞蹈学院于1954年成立,标志着我国舞蹈教育又前进了一大步。

我区是舞蹈大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舞蹈传统,在老一辈贾作光等大师的努力下,内蒙古的舞蹈事业尤其是蒙古舞享有盛誉。

我院舞蹈学专业开设于2004年,蒙汉合班招收本科生。

在不断研究完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进行了作品创作和舞蹈表演的实践。

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奖。

并获华北五省区市舞蹈比赛金、银奖,多次参加各种晚会和演出。

目前,本专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我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专业目标、课程结构和体系、教学方式和方法日趋成熟和完善。

我们秉承既往之长,发挥地区优势、民族特色,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以适应社会对舞蹈学专业人才需求,并使得本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日趋科学合理。

通过不断研究完善教学模式、内容与方法,培养出能演、能教、能编的舞蹈专门人才。

二、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艺术、品德及其能力素养、艺术审美,具有较为宽阔的艺术文化视野和艺术知识结构,掌握舞蹈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技能,具备舞蹈教学与实践能力,具有艺术创新精神,从事舞蹈教学、编导及表演的高级舞蹈专业专门人才。

三、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1、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完成学业。

2、毕业标准: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毕业标准》要求,准予毕业。

3、授予学位: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评定工作细则》要求,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4、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知识, 熟悉我国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系统地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和舞蹈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掌握分析和研究舞蹈作品的方法,具有专业舞蹈表演及科研能力。

(1)素质结构要求①在艺术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使学生在舞蹈学专业学习中,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艺术理论、基本观点以及基本立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艺术理论和实践问题。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艺术观和艺术价值观。

②在文化素质方面,使学生具有宽厚的舞蹈艺术文化修养、良好的舞蹈人才心理素质,同时具有良好的舞蹈艺术工作交往和协调能力,具有合作意识。

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广泛的艺术修养。

③在专业素质方面,比较系统地掌握舞蹈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比较全面的舞蹈知识素养,掌握主要舞种的分析和技术;有较为丰富的中外舞蹈及多元文化的知识及学科综合素养;具备较强的审美、鉴赏及表演素养;具有舞蹈创作、评论的基本素养;了解国内外舞蹈创作发展动向,具有初步的舞蹈教学和研究素质;掌握科学的舞蹈理论和方法,熟悉了解舞蹈创作的一般规律。

④在身心素质方面,掌握艺术、舞蹈表演人才应具备的体育、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的基础知识,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热爱舞蹈艺术事业,具有良好的艺术、舞蹈表演人才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2)能力结构要求①具有较强的舞蹈艺术专业自我深造能力,基本的专业外语使用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或以上水平。

本专业常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多媒体计算机基本技能及电脑音乐制作的基本技术。

具有应用一定的现代化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搜集探究的自学和科研能力;②具备比较全面的舞蹈知识素养,掌握主要舞种的分析和技术;有较为丰富的中外舞蹈及多元文化的知识及学科综合能力;具备较强的审美、鉴赏及表演能力;具有舞蹈创作、评论的基本能力;③具有艺术创新意识,具备根据现有条件,处理与艺术、舞蹈表演和创作相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①掌握一定的舞蹈学专业外语知识;具备本专业需要的网络、办公软件等计算机操作知识;掌握基本的艺术文献检索方法和方法论、舞蹈表演和创作等方面的知识;②使学生掌握舞蹈学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论和了解研究的前沿动态。

四、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五、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六、学时与学分比例表七、教学计划总表七、教学计划总表七、教学计划总表七、教学计划总表七、教学计划总表(注:实践环节填写专业实习、学年论文、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八、实践环节及课程学时统计表(统计内容包括实验课程、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学年论文、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九、教学计划中英文对照表十、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芭蕾基本功训练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216学时课程学分:10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一年级课程内容:芭蕾基本功训练是以芭蕾基训系列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

主要解决学生自身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技巧问题。

规范学生的上肢、躯干和腿部的基本形态、及腰、腿、肩、髋部位的柔韧和软开度,强化基本能力和技巧训练,强调动作的协调性和学生的表现能力。

让学生掌握芭蕾的开、绷、直、立。

考核方式:汇报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古典芭蕾舞学科系列先修课程:无课程名称: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360学时课程学分:12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二、三年级课程内容: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是以中国古典舞基训系列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

主要解决学生自身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技巧问题。

规范学生的上肢、躯干和腿部的基本形态、及腰、腿、肩、髋部位的柔韧和软开度,强化基本能力和技巧训练,强调动作的协调性和学生的表现能力。

让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形、神、劲、技。

考核方式:汇报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中国古典舞学科系列先修课程:芭蕾基本功训练课程名称:中国舞蹈素材组合训练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432学时课程学分:20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一、二、三年级课程内容:第一学期汉族民间舞蹈;第二学期藏族舞蹈;第三学期汉族舞蹈;第四学期维吾尔族舞蹈;第五学期内蒙古三少民族舞蹈;第六学期傣族、朝鲜族舞蹈。

考核方式:考核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先修课程: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名称:舞蹈剧目分析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72学时课程学分:4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课程内容:舞剧是舞蹈的最高形式,通过舞蹈名作赏析和蒙古族舞蹈赏析的学习后,让学生学习欣赏舞剧,使学生对舞蹈有了更全面、更高层次的提高。

在欣赏了中外多部经典舞剧之后,使学生了解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灯光、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使学生舞蹈欣赏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

考察方式: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选修课程:舞蹈名作赏析蒙古族舞蹈赏析教材:(光盘)《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黄明珠,2001年考核方式: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课程名称:舞蹈编导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108学时课程学分:5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二、三年级课程内容:“编”和“导”的紧密结合和高度统一。

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情节内容,塑造典型形象。

在舞蹈创作中,创作者从深入生活捕捉舞蹈形象、创造和组织舞蹈语言、编排设计舞段,到将其艺术构思通过排练最终由演员体现于舞台之上。

考核方式:考察先修课程的主要要求:课程名称:舞蹈编导理论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24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课程内容:通过相关理论学习,讨论如何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情节内容,塑造典型形象。

从理论上解决舞蹈创作者如何从深入生活捕捉舞蹈形象、创造和组织舞蹈语言、编排设计舞段,到将其艺术构思通过排练最终由演员体现于舞台之上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考核方式:考核先修课程的主要要求:课程名称:现代舞蹈技术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三年级课程内容:现代舞(Modern Dance), 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

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象一辛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考核方式:考察先修课程主要要求:课程名称:中国舞蹈简史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课程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我国数千年的光辉灿烂的舞蹈艺术,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社会状况的了解,理解不同时期的舞蹈艺术风格,并讨论其发展的规律。

考核方式:笔试先修课程的主要要求:无课程名称:外国舞蹈简史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二年级课程内容:了解世界各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认识不同舞蹈文化之间的差异,扩大艺术视野,树立多元的文化观点,掌握世界舞蹈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考核方式:笔试先修课程的主要要求:中国舞蹈简史课程名称:舞蹈概论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36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三年级课程内容:本学科科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舞蹈艺术的特点和规律的理论。

从舞蹈的起源、舞蹈的艺术特征。

舞蹈的功能、舞蹈的发展、舞蹈的形式与结论。

舞蹈创作人审美规范。

舞蹈表演中的审美规范等多方面的内容。

使学生了解舞蹈理论中最基本的基础知识。

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有所帮助,起到积极的作用。

理论来源于实践,舞蹈理论是舞蹈实践的经验概括和总结确定。

科学的舞蹈理论又能反过来推动促进舞蹈实践健康、成熟的发展。

考查方式:期末闭卷考试教材:《舞蹈概论》隆荫培、徐尔充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先修课程:舞蹈名作赏析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72学时课程学分:4 学分修读对象:舞蹈学专业本科三年级课程内容:《艺术概论》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是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艺术史论专业的学生来说,则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艺术概论,顾名思义,就是概括地、简要地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

是运用特定的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观点对艺术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及社会作用等问题进行的研究所得出的最基本原理。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绪论、艺术本质论、艺术门类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等。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