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质量非常关键。
尤其是建筑行业快速发
展前提下,质量与实际应用要求愈加严格。
通过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凸显建筑
行业在发展中的技术优势,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要求。
预
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打破传统观念限制,应对全新
发展挑战,关注施工关键技术应用,从而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技术
1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优势
1.1有助于提升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
在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过程中,由于相关的构件可以在工厂内进行预制,所以可以为建设单位节约一大笔构件制造的费用,并且具体施工作业流程较为
简单,施工效率也可因此得到提升,所以可以帮助建筑建设单位进一步提高其经济
效益。
除此之外,与传统建筑的施工模式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给排水
工程、采暖工程以及电气工程等环节的施工成本均显著低于传统施工模式,所以预
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节约施工成本方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从结构
构件的重量来看,传统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重量显然大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重量,所
以使得预制装配式建筑对于地基工程的要求大为减少,有助于缩减地基工程的施工
时间,同时也会降低工程的施工难度,对提升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有着显著作用。
1.2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其中大部分结构构件可以在工厂完成大规模的预制,所以可以显著提升构件的预制效率,并且也有助于减少构件预制所需要的能源消耗。
此外,与传统施工模式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节能约15%左右,对
于水资源的消耗来讲,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可进一步缩减水资源在建筑工程
中的消耗,最多可节约水资源约为30%以上。
1.3有助于提升环境质量
相关研究表明,如用工业化的方式来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其可产生的建筑垃圾远低于传统施工方式,并且也不会对施工周边环境的大气质量造成显著影响,同时对
于噪音控制效果也更为显著。
此外,对于预制式装配建筑来讲,其隔音效果也明显
好于传统建筑。
同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施工工艺所存
在的一些弊端,同时也可促进节能减排,提升整个建筑的施工效率与质量,进一步降
低工程投入成本,符合未来建筑工程绿色发展的要求。
2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2.1预制剪力墙
预制剪力墙施工技术,结合预制构件为基础,做好连接处理,从而保证工程施工
质量,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强化建筑工程抗震性能,节省工程施工材料。
预制装配式
建筑结构施工中,剪力墙施工技术应用,主要以螺栓连接为主,注意预制构件之间精
密度,做好预制构件处理工作。
预制构件安装期间,剪力墙施工技术,需要进行下层
板插筋处理,检查内墙预制预留板螺栓孔中全部插入钢筋。
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螺栓孔还要及时固定,灌入水泥砂浆,有效连接剪力墙与不同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而
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
与此同时,预制剪力墙技术中还包括套筒连接技术、浆锚链接技术与机械连接技术。
套筒连接技术:准备好钢筋材料,将其插入到高强套筒内,套筒必须带凹凸槽,随
即进行灌浆,待灌浆樱花之后,整合钢筋、套筒变为整体,进而达到剪力墙传力的目
的。
浆锚连接技术:该连接技术又叫做间接锚固搭接技术。
主要材料为钢筋,将钢筋拉开到要求标准,利用钢筋连接所产生的剪力进行灌浆料传递,并且由剪力传递为
载体,处理好灌浆料、混凝土施工。
机械连接技术:该技术以机械咬合的方式处理钢筋、连接件,进而发挥出钢筋承压作用。
具体是钢筋产生的力不断传递,这样就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预制剪力墙施工技术,十分注意螺栓连接与放置。
将其设立在建筑工程结构的
中心,进而为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够保证剪力墙稳定性与坚
硬性。
预制剪力墙技术有效处理施工材料,预防材料过多或者不够问题,为建筑工
程施工成本控制提供帮助,同时减少施工环境与天气情况对施工的影响,确保施工
工程的顺利完成。
2.2预制叠合板安装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是重要组成,尤其是对工程建
筑施工质量非常关键。
预制叠合板施工期间,必须端正对该技术的重视。
特别是叠
合板安装,控制好与作业层的距离,一般为300mm,明确叠合板安装中心与方向,预留出空间度,这样就可以有效预防安装中出现误差或者问题。
在此基础上,还要处理
好预制吊板安装位置以及方向,做好保护工作,防止安装中出现激烈碰撞,安装调整
过程中也要避免快速递进稳定性下降,叠合板被破坏。
一旦叠合板出现损坏,必须
重新更换,这样一来就会浪费大量叠合板材料,增加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造成预制吊
板质量下降。
预制吊板安装中选择好安装模式,以模数化吊装手段,科学处理叠合
板吊装施工,保证叠合板紧密度。
叠合板底部安装,需要设置临时支架,控制好临时
支架距离,一般为150cm,叠合板吊装施工完成,拆除临时支架,保证叠合板吊装施工
的稳定性与固定性。
某工程一期施工3栋楼,均为剪力墙结构,其中地下为1层,地上为33层。
内墙
结构选择预制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结构。
施工楼每层叠合板为40快,预制构件
重量为0.94t-1.00t,3栋楼总共需要叠合板2394块,叠合板预制厚度要求标准为
60mm,结合工程施工情况,出现局部厚度130mm的情况,现浇厚度必须达到70mm。
具体施工中,首先确定定位线与标高线,检查支撑点,制定好模板工程框架与叠合板
支撑架;其次进行墙、梁侧模标高校正,确定预制板线位控制点,进行预制楼板吊装
与固定;再次完成现浇层的管线预埋与钢筋绑扎工作,埋设斜撑螺杆,对连梁、墙、
现浇板、叠合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是砼养护阶段,完成叠合板安装。
当然叠合板安装期间,还会遇到双层结构安装。
面对这种情况,则需要考察施工
现状,及时对叠合板安装设置双层支架,确保叠合板安装的稳定性。
第一层叠合板
安装结束后,及时开始混凝土浇筑,放置2h-5h之后,检测施工强度,确保强度在70%
之上,才能进入到下一层叠合板安装中。
安装工作结束,拆除双层支架,进而保证预
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3预制窗体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窗体施工技术,主要通过螺栓、吊耳等的设置应用,连接窗体上的螺母,确保窗体稳定性与严密性。
预制窗体施工期间,首先需要检测
窗体上的螺母;其次测试窗体与作业面的距离,要求标准位置为300mm。
随着位置
的确定,窗体螺母与螺栓紧密连接,完成预制窗体施工。
预制窗体施工看似简单,但
是实际操作注意事项较多。
尤其是窗体方向控制与调整,窗体螺栓稳定性,墙板连
接紧密型。
控制好每个施工细节,这样才能保证预制窗体施工技术达到标准,并且
也能够保证预制装配建筑结构施工设计合理,质量达标。
结论
在前文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预制装配这样的建筑结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可以保证施工的节能环保特性,同时更可以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我们综合地发挥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的优势,在施工当中积极应用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在设计和施工中,也需要结构设计部门和施工部门积极配合,从而有效地提高结构体系应用面,为建筑行业的工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文吉.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的分析[J].住宅与房地
产,2018,No.500(15):75.
[2]张永初.预制装配式建筑便捷式防护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建材与装
饰,2017(50):16-17.
[3]孙小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J].建材与装
饰,2018,No.538(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