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5第五讲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05第五讲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二、勒庞与他的《乌合之众》
1.作者简介
古斯塔夫· 勒庞
Page
14
▲勒庞( 1841~1931)法国著名社 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
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
为著名,被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 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
Page
15
勒庞认为,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的聚
合为特征,在《乌合之众》一书中,
(2)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 ——群体受暗示的左右; ——它把头脑中产生的幻觉当做现 实; ——为何这些幻觉对组成群体的所 有个人都是一样的——群体中有教养 的人和无知的人没有区别。
Page 18
(3)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 ——群体不允许怀疑和不确定;
——它们的感情总是走极端。
Page
19
(4)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 ——群体面对强权卑躬屈膝;
浙江传媒学院传播系《传播学》课程
第五讲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1.群体传播
2.组织传播
主讲人:刘茂华
2008年6月28日“瓮安事件”;
2008年11月3日重庆的哥“罢运事件”;
2009年3月23日东方市感城镇“3· 23”突发性群体
事件;
2009年4月3日河北保定依棉集团数千工人步行沿 107国道进京“旅游” 2013年云南晋宁群体事件。10月22日,该县公安机关
长时间融入群体行动的个人也类似
于被催眠的人在催眠师的操纵下进入
的迷幻状态。被催眠者的大脑活动被 麻痹了,他变成了受催眠师随意支配
的、无意识活动的奴隶。有意识的人
格消失得无影无踪,意志和辨别力也
不复存在。
Page 24
●一些能力遭到了破坏 ●另一些能力却有可能得到极大的强化
●在某种暗示的影响下,他会因为难以
在晋城镇依法传唤2名嫌疑人后,引发约200名村民聚集,
30余辆公务车被打砸,致26名公安民警和1名协警不同程
度受伤。
Page 2
社会科学院发布2013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2
年,国际经济社会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
突出,中国在就业、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社会管理 等方面,仍然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近年来,每年因 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 余万起。社会蓝皮书认为,现阶段中国社会处于矛盾 多发时期,且社会矛盾多样而复杂。据全国总工会统 计,2012年1~8月,全国共发生围绕工资纠纷的规模
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
信息交流层次。
Page
5
2.群体的社会功能 ▲纽带:简言之,即群体是
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 中间纽带。
Page
6
▲社会的组成部分:群体是社会的 中观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个人
在参与社会活动之际,首先是作为局
部社会——群体的一员出现的,一个
人不能做一个合格的群体成员,同样
人之间快得多;
最后,感染或行动在那些具有共
同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的人中间迅速 蔓延。
Page 27
心理学认为,“感染”是群众性的 模仿,意思是感情或者行为从一群人
中的一个参加者蔓延到另一个参加者。
Page
28
●当所有参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 的人或事物上面时,情绪感染便加剧了。 ——如在集会上,人们被一强有力的领导
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集合行为
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
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
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
Page 22
●群体暗示的作用: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的过
程,个人可以被带入一种完全失去人
格意识的状态,他对使自己失去人格 意识的暗示者惟命是从。
Page 23
抗拒的冲动而采取某种行动 ●在群体中,具备强大的个性、足以抵
制那种暗示的个人寥寥无几
Page 25
2.群体感染
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 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 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Page
26
首先,紧张使某一集体的成员非
常容易相信稀奇古怪的传说和谣言;
其次,在朋友之间蔓延比在陌生
也做不了合格的社会成员。
Page
7
▲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群体帮助
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
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调节 和控制个人的行为。
Page
8
▲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群体还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将
分散的个人力量集合起来,能够 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 和事业。
Page
9
3.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 有的意识。 它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 成的。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己的传
播结构,这个结构可以从信息的流量
与流向两个方向释。
Page 10
——信息的流量大,意味着信息覆 盖面广,群体成员间互动和交流频 率高,群体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
Page
11
——信息的流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 的,传播者是特定的少数人还是一般
在百人以上的集体停工事件120多起,发生在19个省、
规模在30人以上的270多起。
Page 3
第一节 群体传播
一、基本问题
1.概念
▲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的共同 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 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Page
4
群体传播,也称作团体传播,小 群体传播,是指人们在“群体”范
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介
他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
个性便被淹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
治地位,对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 情绪化和低智商。
Page
16
2.群体的一般特征
(1)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 所有刺激因素都对群体有支配作 用——并且它的反应会不停地发生变 化; ——群体不会深思熟虑; ——种族的影响。
Page 17
成员都拥有传播的机会等等,对群体 意识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Page
12
4.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
(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
职责——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
合作;
(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
体的自我同一性;
(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Page 13
——一时的革命本能不妨碍他们
极端保守;
——对变化和进步的本能敌视。
பைடு நூலகம்
Page
20
(5)群体的道德
——群体的道德可以比个人高 尚或低劣; ——群体很少被利益的考虑所左 右; ——群体的道德净化作用。
Page
21
三、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1.群体暗示
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是通过间接的示
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