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19.4tex细纱工艺设计

C19.4tex细纱工艺设计


65 43
38 ZH
33 28
d2 d3
=
65 43
38 ZH
33 28
27 27
=
67.699 ZH
式中:d2——中罗拉直径(27mm); d3——后罗拉直径(27mm); ZH——后牵伸变换齿轮,有 42,43,44,45,47,48,50,52,54,57,59,62,65。
选取后区牵伸选择为
N1
60 Tt
Nt 10
(1 - 捻缩率) 1000 1000
式中:d1——前罗拉直径(mm); N2——前罗拉转速(r/min); N1——锭子转数(r/min); Tt——细纱捻度(捻/10cm); Nt——细纱线密度(tex)。
资料仅供参考
②定额产量 G 定=G 理×时间效率
细纱工序的时间效率一般为 95%~97%,取 96%。 纺 19.4tex 的纱线,则
每台细纱机每天工作 22.5h,则每台细纱机每天定额产量=22.86×22.5=514.35 【Kg/(台·天)】
讨论
资料仅供参考
提高细纱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① 优选和科学的使用细纱机的专件和器材; ② 合理的细纱生产工艺和工艺措施; ③ 合理的细纱定量和细纱牵伸倍数; ④ 合理的细纱捻系数和细纱后牵伸; ⑤ 适当的细纱隔距快; ⑥ 保证工艺上车要求; ⑦ 创造适宜的温湿度环境; ⑧ 加强设备和工艺管理; ⑨ 设备的周期管理和定期的质量检测; ⑩ 定期对细纱经行质量检测。
资料仅供参考
再见 SEE YOU LATER
粗纱干定量(g/10m) 10 细纱干定量( g/100m)
若细纱线密度为
19.4tex,则
E
实=
542.5 19.4
=27.96(倍)
资料仅供参考
②总牵伸(机械牵伸) 总牵伸为前罗拉表面线速度与后罗拉表面线速度之 比值。
E
机=
123 ZE ZG 65 40 ZD ZF 43
=4.64826
式中:d1 ——前罗拉直径(27mm)。
资料仅供参考
捻度变换齿轮的确定 纺 19.4tex 针织用筒子纱,参考课本 P154 页表 1-6-9,选定细纱捻系数αt 为 300, 则
αt Tt= =
300
=68.11(捻/10cm)
Nt 19.4
初选 ZA 为 40,得
ZC 68.11 40 ZB = 2848.8735 =0.96
三罗拉长短胶圈
牵)
27
每节罗拉锭数
6
罗拉加压方式
弹簧加压摇架,气压加压摇架
罗拉中心距 前~后
143
(mm)
前~中
44
刚领直径(mm)
36,38,40,42,45
升降动程(mm)
170,180,190,200
锭子型号
ZDS5110铝套管
锭速(r/min)
12500~25000
ZB ZC
40 72
64 40
ZA ZB =6.5772 ZC
式中:ZA——捻度变换齿轮,有 34~42; ZB /ZC——捻度成对变换齿轮,有 86/40,80/46,74/52,68/58,64/62,
58/68,52/74,46/80,40/86(其中 ZB+ZC=126)。
资料仅供参考
(2)细纱定量及线密度 所纺纱线设计线密度为 19.4tex,设计细纱标准干定量为
G
干=(1
Nt 8.5%)
10
=1.788(g/100m)
细纱实际回潮率为 6.5%,则细纱湿重为 G 湿=1.788×(1+6.5%)=1.904(g/100m) (3)牵伸计算 ① 实际牵伸
粗纱线密度(tex) E 实= 细纱线密度 (tex)或 E 实=
注:牵伸配合率为经验值,选定为 1.04。
选定
ZE ZD
114 =
46
,则
ZG ZF
=
E机 ZD 4.64826
ZE
=
29.08 46 4.64826 114
=2.524
故选定 ZG= 132,ZF=52。
资料仅供参考
④后区牵伸 EB 后区牵伸为中罗拉表面线速度与后罗拉表面线速度之比值。
EB=

G 理= N1
60 Tt
Nt 10
(1 1000
捻缩率) 1000 =
15894.9 68.11
60 10
19.4 (1 - 2.5%) 1000 1000
=0.0265【Kg/(锭·h)】 G 定=0.0265×0.96=0.0254【Kg/(锭·h)】 每台细纱机 900 锭,则每台细纱机每小时定额产量=0.0254×900=22.86【Kg/ (台·h)】
ZG
总牵伸变换齿轮
132,134
ZF
37~53
ZH
后牵伸变换齿轮
42,43,44,45,47,48,50,52,54,57,59,62,65
细纱工艺单
资料仅供参考
计算细纱机主要工艺参数
(1)速度计算

锭子速度
N1(r/min)=1480×
f 50
×(D3 (d
δ)D1 δ)D2
=1480×
f 50

ZB

64,ZC

62,即
ZB Zc
=1.03,此时前罗拉转速
N2=6.5772
ZA
ZC
ZB
=6.5772
40
62
64
=271.57(r/min)
资料仅供参考
(5)产量计算 ① 理论产量
G 理【Kg/(锭·h)】=πd1 N2×60×Nt×10-6 ×(1-捻缩率)

G
理【Kg/(锭·h)】=
资料仅供参考
任务描述 设计步骤 计算主要工艺参数 讨论
任务描述
资料仅供参考
• 细纱工序是成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其作用是将粗纱纺制成 具有一定线密度和物理机械性能、符合质量标准的细纱, 并卷绕成一定卷装。细纱工序的主要任务是牵伸、加捻、 卷绕成形。
• 细纱工艺设计就是合理配置细纱机牵伸、加捻、卷绕成形 工艺参数,保证成纱质量最优化。

19.4tex
纱,锭子转速
N1
初定为
16000r/min,f=
16000 378.45
=42.28,则
f
选取
42Hz,
锭子速度修正为 N1(r/min)=378.45×42=15894.9(r/min)
资料仅供参考

前罗拉速度
N2(r/min)=1480×
f 50
×
D1 D2
24 56
ZA 72
ZE ZD
ZG ZF
式中:ZE/ZD——总牵伸成对变换齿轮,有 73/87,87/73,101/59,114/46,
126/34(其中 ZD+ZE=160);
ZG/ZF——总牵伸变换齿轮,ZG 有 132,134; ZF 有 37~53。 ③配置牵伸变换齿轮(ZG、ZF 、ZE、ZD) E 机=E 实×牵伸配合率=27.96×1.04=29.08(倍)
表 6-3 钢领与钢丝圈的选配
钢领型号
钢领内径 钢丝圈型号 钢丝圈号数
PG1(边宽 3.2mm)
42mm
BU
8/0
EJM138JLA 型细纱机的传动图见图 6-1,其变换齿轮见表 6-4。
资料仅供参考
图 6-1 EJM138JLA 型细纱机传动图
资料仅供参考
表 6-4 EJM138JLA 型细纱机变换齿轮表
• 我们选择的细纱机是EJM138JLA型细纱机。
设计步骤
资料仅供参考
• 1,分析成纱质量要求 • 2.分析细纱机技术性能 • 3.配置细纱机主要工艺参数 • 4.完成细纱工艺单
1.成纱质量要求
资料仅供参考
• 该纱为纯棉普梳针织纱,按细特乙类配棉,原棉 的色泽乳白有丝光、细长、整齐度好、成熟正常、
1.1
倍,则
ZH=
67.699 EB
=
67.699 1.1
=61.54
故选取 ZH 为 62。
资料仅供参考
(4)捻度计算 计算捻度 Tt 计算捻度为前罗拉一转时锭子的回转数与前罗拉周长之比值。
Tt(捻/10cm)= (D3 δ) 56 72 ZC 72 40 100 (d δ) 24 ZA ZB 40 64 π d1 = (250 0.6) 56 72 ZC 72 40 100 (19 0.6) 24 ZA ZB 40 64 π 27 =2848.8735 ZC ZA ZB
短绒率低、未成熟纤维和疵点少、轧花良好。为 降低成本,选用一定比例的129高级棉和229中级 棉,机检含杂率为2.13%,有害疵点少,线密度差 异不是很大。
• 成纱质量上,要求达到国际(GB/T 398-2008)优 级,条干CV%不超过14.5%,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 数不超过8.5%,百米质量变异系数不超过2.2%, 平均单纱断裂强度不低于16.4cN/tex,一克内棉结 粒数不多于30粒,一克内结杂总粒数不多于55粒。
表 6-2 罗拉中心距配置
前区中心距 45mm 依据
上销长度 33mm,浮游区长度 12mm 前区中心距=上销长度+浮游区长度=33+12=45mm
后区中心距 60mm
后区中心距:针织用纱 48~60mm
(3)罗拉加压 参考课本 P152 表 1-6-4,皮辊加压(前×中×后)选择 150N/双锭 ×100 N/双锭×140 N/双锭。
×(250 (19
0.6) 195 0.6) 195
=378.45f(滑溜率不计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