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10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四法一纲)一、“法规”部分一、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下列哪些原则:(1)独立自主(2)相互尊重(3)平等互利(4)自主量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1)(2)(4) B.(1)(2)(3) C.(2)(3)(4) D.(1)(2)(3)(4)2、下列各点属于《教育法》规定学生的义务有:(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2)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3)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4)遵守法律、法规。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1)(2)(3)(4) B. (1)(2)(4) C.(1)(2)(3) D. (2)(3)(4)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的教育。
()A.绿色环保 B.科学发展 C.安全和谐D.民族团结4、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
() A.岗位设置B.工资标准 C.公务经费 D.财政收入5、下列哪些机构应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图书馆(3)青少年宫(4)儿童活动中心A.(1) B. (1)(2) C.(1)(2)(3) D. (1)(2)(3)(4)二、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对)7、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六十日内,作出处理。
(错)8、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对)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对)10、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没有必要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错)二、“课改理论”部分(一)普教教师必答题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1、下列对“课改目标”叙述不正确的是(B)A.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B.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C.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2、下列对“课程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B.初中阶段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C.小学阶段、初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D.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13、下列对“课程开发与管理”叙述不正确的是()A.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B.教材改革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C.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指定教材出版制度,以保证教材质量。
D.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14、下列对“课程评价”叙述不正确的是()A.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B.建立以学校为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C.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
D.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15、下列对“课程管理”叙述不正确的是()A.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
B.学校必须无条件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C.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D.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6、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
17、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18、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
19、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自主选取学校升学的办法。
2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2011年公共科目填空题:5分1.教育法是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3.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4.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8.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9、教师资格证书10、选择题5分1.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_____( D )。
A、教师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D、校长负责制2.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 A )。
A. 在全国范围适用B. 只在本地区适用C. 只在本校适用D. 在外国也适用3.学校____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 B )A.可以B.不得C.特殊情况可以D.经批准可以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5.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C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6.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 以综合课程为主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7.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8.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D、90%9. 是教师晋升职称,奖励表彰的依据答案:考核成绩10. 评价是新课程的全新理念之一 A.过程性 B. 发展性 C. D.判断题:4分1、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4.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5、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6、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 )7、公民不分国籍、民族、性别、家庭出身、财产依法享有受教育权( )8、简答题:6分1.2010-2020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纲要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2013年泰州市高级教师职称考试试题根据回忆整理沐子一、公共知识(20分)8条选择,6条判断,1条联系实际简答(以四法一纲为主,具体内容略)二、必答题(40分:每题10分)1.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2.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3. 如何处理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请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
4. 学习评价有很多种方法,你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了哪些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