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疲劳综合症

慢性疲劳综合症

慢性疲劳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
心理方面的症状
表现为心情抑郁,焦虑不安或急躁、易怒,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思绪混乱,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信心,犹豫不决。

身体方面的症状
表现为容颜早衰,面色无华,过早出现面部皱纹或色素斑;肢体皮肤粗糙,干涩,脱屑较多;指(趾)甲失去正常的平滑与光泽;毛发脱落,蓬垢,易断,失光。

运动系统方面的症状
全身疲惫,四肢乏力,周身不适,活动迟缓。

有时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
关节痛等,
消化系统方面的症状
表现为食欲减退,对各种食品均缺乏食欲,尤以油腻为著。

无饥饿感,有时可能出现偏食,食后消化不良,腹胀;大便形状多有改变,便秘、干燥或大便次数增多等。

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
表现出精神不振或精神紧张,初期常有头晕、失眠、心慌、易怒等;后期则表现为睡眠不足、多梦、夜惊、中间早醒、失眠等,甚至嗜睡、萎靡、懒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泌尿生殖系统的症状
出现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

此外,生殖系统症状,在男子出现遗精、阳痿、早泄、性欲减退;女子出现月经不调或提前闭经、性冷淡等。

感官系统方面的症状
表现为眼睛疼痛,视物模糊,对光敏感等;在听觉系统则主要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等。

三、病因病机:
1.饥饱失常,酒食过度,忧思过多,思虑伤脾,导致脾伤中亏,肢体乏养。

2.工作压力大,或喜怒不节,谋虑过度,情绪心理的改变超过肝的调节能力导致疲劳。

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云:“肝者罢极之本”,明确指出肝脏功能失调是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

肝藏血,主疏泄,肝能藏魂,魂与神密切相关,可影响心理活动。


3.谋虑过度,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噪音或紧张导致心伤神扰,肢体无主,不耐劳累,
4.素体禀受不足或久劳久病,导致肾伤阴亏,肢体无养,出现肢体酸懒、耳鸣、精神昏愦、记忆力减退、或有腰膝酸软,足跟酸痛。

五、中医辨证分型:
1 .心脾两虚:面色不华,怠惰嗜卧,疲劳而不耐劳累,心悸、多梦,大便泄泻,懒于言语,恶食纳少,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细。

2.肝阴虚:疲倦乏力,肢软少动,运动减少,或有低热口干,五心烦热,或目赤易怒等,
舌质偏红或苔薄少,脉细弦或滑。

3.肾阴虚:肢体酸懒、耳鸣、精神昏愦、记忆力减退、或有腰膝酸软,足跟酸痛。

舌质偏淡、苔薄少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或濡细。

六、西医治疗方法:
1.休息治疗
2.心理疏导
七、中医治疗优势:
调理体质,内调外养。

无药物的毒副作用。

八、中医治疗经络、穴位
1.督脉—百会,大椎至至阳。

命门
2.膀胱俞---,心俞,脾俞,胃俞,肾俞,志室
3.任脉---膻中,中脘至下脘,气海至关元
4.心包经---内关,神门
5.胃经---足三里至条口
6.肾经---涌泉
7.脾经---血海,三阴交
九.调理重点
补益心脾,滋补肝肾。

十、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避风寒,适寒温。

2.调饮食,戒烟酒
3.慎起居,适劳逸。

4.舒情志,少忧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