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常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含答案
【常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含答案
24.解不等式组 ,并求出它的所有整数解的和.
25.补充完成下列解题过程:
如图,已知直线 、 被直线 所截,且 , ,求 的度数.
解: 与 是对顶角(已知), ()
(已知),得 (等量代换).
_________().
(已知),得 ().
________(等量代换).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详解】
解: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
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错误,应该是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的距离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
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不等式恰好有两个负整数解,即-1和-2,再结合不等式计算即可.
【详解】
根据x的不等式x-b>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可得x的负整数解为-1和-2
综合上述可得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非整数解,关键在于非整数解的确定.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定义判断即可.
【分析】
根据4.84<5<5.29,可得答案.
【详解】
∵4.84<5<5.29,
∴2.2< <2.3,
∴1.2< -1<1.3,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 ≈2.236是解题关键.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利用要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内从甲地到达乙地建立不等式即可解题.
18.【解析】【分析】用所有学生数乘以样本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详解】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1200×=400(人)故答案为:400【点
解析:【解析】
【分析】
用所有学生数乘以样本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详解】
【解析】
【详解】
设可打x折,则有1200× -800≥800×5%,
解得x≥7.
即最多打7折.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此类题目时注意利润和折数,计算折数时注意要除以10.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求出打折之后的利润,根据利润率不低于5%,列不等式求解.
6.B
解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
【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点,用第二个方程减去第一个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②-①得m+n=-1.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殊解法,关键是利用加减法对方程变形,得到m+n这个整体式子的值.
2.A
解析:A
【解析】
.故选A.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19.某电视台组织知识竞赛,共设20道选择题,各题分值相同,每题必答.如表记录了4个参赛者的得分情况.在此次竞赛中,有一位参赛者答对13道题,答错7道题,则他的得分是_____.
参赛者
答对题数
答错题数
得分
A
19
1
112
B
18
2
104
C
17
3
96
D
10
10
40
20.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两个角分别是(2x-10)°和(110-x)°,则x=_____.
三、解答题
21.“安全教育平台”是中国教育学会为方便学长和学生参与安全知识活动、接受安全提醒的一种应用软件.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和学生参与“防溺水教育”的情况,在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作调查,把收集的数据分为以下4类情形:A.仅学生自己参与;B.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
C.仅家长自己参与;D.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
A.10°B.15°C.18°D.30°
5.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
A.6折B.7折
C.8折D.9折
6.黄金分割数 是一个很奇妙的数,大量应用于艺术、建筑和统计决策等方面,请你估算 ﹣1的值( )
A.在1.1和1.2之间B.在1.2和1.3之间
C.在1.3和1.4之间D.在1.4和1.5之间
7.小明要从甲地到乙地,两地相距1.8千米.已知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90米/分,跑步的平均速度为210米/分,若他要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内从甲地到达乙地,至少需要跑步多少分钟?设他需要跑步x分钟,则列出的不等式为( )
解析:81
【解析】
【分析】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
∵9的平方根为 ,
∴ =9,
所以a=8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定义.
14.3【解析】找到立方等于27的数即可解:∵33=27∴27的立方根是3故答案为3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用到的知识点为: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
【分析】
直接利用三角板的特点,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45°,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由题意可得:∠EDF=45°,∠ABC=30°,
∵AB∥CF,
∴∠ABD=∠EDF=45°,
∴∠DBC=45°﹣30°=1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一点是解题的关键.
5.B
解析:B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
22.某运输公司现将一批152吨的货物运往A,B两地,若用大小货车15辆,则恰好能一次性运完这批货.已知这两种大小货车的载货能力分别为12吨/辆和8吨/辆,其运往A,B两地的运费如下表所示:
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1200× =400(人),
故答案为:400.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得样本中不少于6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19.【解析】【分析】设答对1道题得x分答错1道题得y分根据图表列出关于x和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详解】解:设答对1道题得x分答错1道题得y分根据题意得:解得:答对13道题打错7道题得分为:13×6
目的地(车型)
A地(元/辆)
B地(元/辆)
大货车
800
900
小货车
400
600
(1)求这15辆车中大小货车各多少辆.(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
(2)现安排其中的10辆货车前往A地,其余货车前往B地,设前往A地的大货车为x辆,前往A,B两地总费用为w元,试求w与x的函数解析式.
23.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请同学们以“两条平行线 , 和一块含 角的直角三角尺 ( , )”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
(1)如图(1),把三角尺的 角的顶点 放在 上,若 ,求 的度数;
(2)如图(2),小颖把三角尺的两个锐角的顶点 、 分别放在 和 上,请你探索并说明 与 之间的数量关系;
(3)如图(3),小亮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 放在 上, 角的顶点 落在 上.若 , ,请用含 , 的式子直接表示 与 的数量关系.
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详解】
∵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x≥-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1,
在数轴上表示为: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
4.B
解析:B
【解析】
【常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则m+n的值是( )
A.1B.0C.-2D.-1
2.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叠,如果∠1=130°,则,∠2=()
A.100°B.130°C.150°D.80°
3.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4.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则∠DBC的度数为(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 ,
故答案为−2⩽x< .
16.【解析】试题解析:∵()2=3∴3的平方根是故答案为:
解析:
【解析】
试题解析:∵( )2=3,
∴3的平方根是 .
故答案为: .
17.2【解析】分析: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与y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①+②×3得:17x=34即x=2把x=2代入①得:y=1把x=2y=1代入方程7x+my=16得:14+m=16解得:m
A.210x+90(15﹣x)≥1.8B.90x+210(15﹣x)≤1800
C.210x+90(15﹣x)≥1800D.90x+210(15﹣x)≤1.8
8.下列四个说法: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