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六西格玛DMAIC质量改进模式
六西格玛DMAIC质量改进模式
◆MSA
☆9.过程能力分析 测量 (M)
◆过程能力指数
Cpk 计算
◆SPC
★ 10. 现状调查(必要 时,还需进行劣质成本 分析)
(1)要弄清楚所选的项目的现状,问题严重到什 么程度、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问题的种类、问 题的特征等等。 (2)通过现状调查,为解决问题找到突破口,为 设定改进目标提供依据,为检查改进活动的效果提 供对比的标准。
☆ 18. 成 本 / 效 益 评价 (必要时,还需进行劣 质成本分析)
◆SPC ◆控制计划 ◆抽样检验技术
◆雷达图
3
★14.确定根本原因
(1)找出影响问题诸因素中最大的因素。 (2)用各种方法确认要因,如现场调查确认,正 交试验法等。
◆现场调查 ◆正交试验法 ◆试验设计 ◆FMEA ◆防差错技术 ◆流程图 ◆质量功能展开 ◆SPC ◆抽样检验技术
★ 15. 制 定 改 进 措 施 ( 含 创建 新的 过 程流 程图)
◆排列图 ◆劣质成本分析 ◆趋势图 ◆直方图 ◆方差分析 ◆假设检验 ◆平衡计分卡 ◆水平对比法 ◆顾客需求分析
★11.确定改进目标
☆ 12. 过程(流程图) 分析
(1)现状调查清楚之后,就要设定目标。通过设 定目标,确定六西格玛团队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 度,也为检查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 (2)对预测目标进行修订,制定出可行性大的改 进目标。 (1)对过程(流程)进行分析,找出过程中的关 键点,找出过程中的繁琐、无用、薄弱环节,为改 进阶段的流程优化打好基础。 (2)通过过程分析,找出过程中的关键点、薄弱 环节,为下一步的原因分析指明重点方向。
(1)检查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过程能力指数
Cpk 计算
◆现场调查 ◆趋势图 ◆SPC ◆劣质成)实际效益=产生 的收益(与改善前相比)—投入的费用。 (2)凡是能计算经济效益的,就应该计算经济效 益,以明确六西格玛团队所做的具体贡献,以鼓舞 团队成员的士气,更好地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3)必要时,进行劣质成本分析,把分析结果与 现状调查时的劣质成本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看有无 改进。 ★ 19. 制定巩固措施并 (1)对确有成效的措施进行标准化,纳入图纸、 实施 工艺、标准及制度中,以防问题再发生。 (2)当作业方式改变时,要训练员工掌握改变后 的作业方式。 (3)为确保所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地实施,应对 过程进行监控(SPC 等) 。 ★ 20. 总结、展望与表 (1)项目完成后,要认真进行总结,肯定成功的 控制 彰 经验,接受失误的教训。一般在达到目标 2~3 个月 (C) 后进行总结。 (2) “有好报,才有好人” ,为了激发大家改进的 积极性,为了鼓励大家持续地参加六西格玛改进活 动,企业应对做出成绩的六西格玛团队成员给予物 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3)对遗留问题经总结后转入下一个六西格玛项 目。 注 1:★表示必须的步骤,☆表示可选择的步骤。 注 2:常用工具仅供参考。
◆流程图 ◆流程优化 ECRS
分析 (A)
★13.原因分析
(1)要把有影响的原因都找出来,尽量避免遗漏。 ◆因果图 (2)原因分析要彻底,但也不是分析的越细越好, ◆系统图 只要分析到能采取措施把问题解决就可以了。 ◆关联图 ◆相关性分析 ◆FMEA ◆方差分析
2
阶段
步骤
要求与说明
常用工具 ◆假设检验
常用工具 ◆流程图 ◆SIPOC 图
☆8.测量系统分析
(1)如果数据失真或误差很大,就有可能导致分 析失效、决策失误、管理失范。所以在现状调查前 要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2)通过测量系统分析,可以得出测量系统是否 有能力满足测量要求的结论。 (1)只有过程能力足够,过程产出的产品才能满 足技术要求。在进行现状调查之前,有必要对与项 目有关的过程的能力(主要是关键过程的能力)进 行调查研究。 (2)过程能力指数 Cpk 计算的前提是过程受控。 如果过程不受控,则说明存在特殊因素。如果过程 能力不足,就应从改善普通因素入手。这样就为分 析阶段寻找问题的原因指明了方向。
1
阶段
步骤 ☆7.绘制过程流程图
要求与说明 (1)六西格玛认为质量改进是通过过程的改进来 达到的,在对项目的现状进行调查之前,应熟悉与 项目有关的工作流程,为分析阶段的过程(流程) 分析做准备。 (2)流程图的内容包括:工作中所有的步骤、步 骤的顺序、源于外部的过程和分包工作、零部件和 中间产品投入点、返工点和循环点、产品的放行点 等。
六西格玛 DMAIC 质量改进模式——5 个阶段 20 个步骤
六西格玛 DMAIC 质量改进模式
阶段 理由 步骤 ★ 1. 确定 改进 项 目及 的关键问题点。 (2)项目应以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质量、降低 消耗、改善管理、增加效益为目的。 (3)要说明选题的理由。 ☆ 2. 了解 顾客 或 相关 方的需求 ☆3.标杆分析 (1) 了解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CTQ 关键质量特性) , ◆顾客需求分析 这些要求和期望是建立改进目标的起点。 (2)改进目标应该高于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1)研究竞争者/绩优公司,找出建立改进目标的 基准依据(标杆) 。 (2)应把竞争者/绩优公司作为赶超的目标。 ☆ 4. 确定 项目 中 的度 量方法 (1)应对目标(量化的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定 义。比如说中转仓将改进目标设为进出差错率,那 么就要对“差错率”的计算进行定义;就应对“差 错”进行定义:比如错发一批只能记一次差错,而 不能以零件的数量作为差错的数量,等等。 (2)必要时,对“缺陷”要进行定义。 界定 (D) ☆ 5. 预测 改进 目 标与 收益 ★6.编写项目任务书 (3)项目中的过程指标的度量方法都要确定下来。 (4)确定度量方法,可以使所有相关方、人员达 成共识。 (1)对改进目标进行预测。 (2)改进目标要量化。 (3)对改进后的收益进行预测。 (1)项目任务书的内容包括:项目的名称、项目 团队成员及其分工、实施项目的过程步骤(含各步 骤的完成时间) 、资源保障等。 (2)团队成员应就项目任务书达成共识。 ◆项目管理 的目标(预测) 、项目的要求、项目的收益(预测) 、 ◆甘特图 ◆平衡计分卡 ◆劣质成本分析 ◆适合企业的计 算公式 ◆水平对比 ◆SIPOC 图 要求与说明 (1)项目要符合公司的经营方针,应是公司面临 常用工具 ◆顾客之声 (VOC) ◆头脑风暴法
(1)针对要因制订改进措施。改进措施中要使用 防差错技术。 (2)措施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并规定完成日 期。
★16.实施改进措施 ★17.效果检查 改进 (I)
(1)按改进措施计划要求贯彻实施。 (2)要做好实施过程中的记录。 是否稳定。 (2)若没有达到目的,则需进一步查找原因重新 制订改进措施。 (3)效果检查要以数据、事实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