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普鲁士道路
民主制确立——魏玛共和国软弱无力 经济快速恢复 经济危机建立法西斯统治,发动二战 根除法西斯,建立民主制度 经济恢复发展推动欧洲一体, 两极格局下国家分裂 德国重新完成统一
德意志统一
【问题探究4】
德国曲折的现代化道路
结合德国疆域变化地图和图表,提取关于现代化道路 信息并加以说明。
(1) 现代化过程中充满着曲折、挫折、失误。 (2)德国的统一和德国的现代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密 切相联、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 (3)经济的工业化与政治的民主化相互协调,相互 促进,互为保障 (4)要选择一个适合国情的道路方能够反思错误, 。及时做出更正、补救
思考: 根据材料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特点:皇帝掌握最高国家权力,行政权控制立法权,浓厚的专制主义军 国主义色彩
【问题探究3】
普鲁士道路影响
材料五 德国的统一大大加强了国家力量,使其有能力推行所谓的“大陆政策 营建起一种欧陆均势防卫体系。 1888年即位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与首相不和,。 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 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 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
【问题探究2】
推动德国统一因素
材料一 从1800年开始,拿破仑同封建欧洲进行了历时15年的战争。毗 邻法兰西的德意志受战争的打击最为巨大。战争中产生了德意志的政 治民族主义,拿破仑在普鲁士莱茵兰地区推行了资本主义改造,全德 精英分子聚集于普鲁士,共话改革。它不仅发展成为全德的重工业基 地,而且成为德意志自由和统一运动的中心。 • 思考: • 1、结合材料一战争中产生了德意志的政治民族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拿破仑对外战争对德意志产生什么影响? 含义:民主自由和统一 影响: 1、传播大革命思想,动摇德意志封建专制统治 2、激发德意志民主意识和统一的强烈愿望 3、推动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 4、普鲁士成为自由统一运动中心
• 英国: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能形式上任命首相,首相对议会 负责而不对国王负责; • 德意志: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实权,首相由帝国皇帝任命,对 皇帝负责而不向议会负责;
• (三)评价普鲁士道路(1871帝国宪法) • 1、积极性:
①宪法的颁布巩固了德意志的统一 ②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代 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③在以国家政权推动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使德国跻 身世界强国之列。 ④对欧亚一些国家的政治产生影响,特别是日本宪法,清末 新政。
四.脆弱的德国民主
(一)背景:德意志的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
封建割据状态阻碍德意志
统一概况: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要求实现统一
丹麦 法国
1870
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奥地利
普鲁士
1864 1866
1871年 德意志帝国成立
四.脆弱的德国民主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
1.内容:(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
下台原因:和皇帝的矛盾;德国的政治体制;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经济发展 变 化: 由追求欧洲大陆均势到以对外扩张扩张争夺世界霸权
对民众影响:迷信超级国家权力,民主意识的淡漠
• 【问题探究3】
• 威廉二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维多利亚继位时只 有18岁,首相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的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 ,她学会了如何心平气和的与首相共事尊重政府的决策。领导 德意志统一的过程当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和偶像。1890年,因为与威廉二世在外交政策上发生分歧,俾 斯麦虽然一肚子委屈和满腹牢骚但还是被威廉二世解除首相职 务同样作为立宪君主,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
• 2、局限性:
①保留了很多专制主义残余,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 政治权利。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②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 国主义色彩。 ③民众对极端国家主义的崇信和对现代民主观念的淡漠 ④最终导致德国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 难。
Hale Waihona Puke 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线索1、现代化起步: 1871-1914 2、走入歧途 : 1914-1918 3 战后恢复: 1918-1932 3、坠入深渊: 1933-1945 4、改造复兴 : 1945-1990
5、两德统一: 1990-
普鲁士道路确立 国家统一,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经济发展——跃居世界强国。 挑起一战,帝国灭亡,受到宰割
材料一 在16,17世纪,英法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处于欧洲 贸易和交通通道上工商业发达的德意志地区那不可避免的衰结果便是向现代化 社会转变的冲击力只能来自农业领域。封建庄园的容克地主一方面从日益扩大 的粮食贸易获利,另一方面不断扩大自营地,并逐渐将自己的庄园改造成农业 企业。容克也由原来那种仅靠坐收地租致富的地主,逐步变成经营粮食产品的 “农业企业家”,但仍保留有原有的封建权利 材料二 毁灭性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导致德国市民阶层的发展更 加受阻这一方面是由于战争的破坏使工场手工业发展缓慢,其在国家整个经济 总量中所占比重还不到10%,而且它们的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封建王公贵族的 生活消费和政府军队的开支市民阶层未能形成自我意识,也不能构成同贵族抗 衡的政治力量,政治上也依附于贵族 材料三 由于普鲁士兴起较晚,被列强戏称为“铁罐堆中的一只陶罐”, 随时都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危险。普鲁士军队继承了条顿骑士团的军事专制传统 ,普鲁士的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教育素质高著称 历代统治者就把强化军队 作为自己生存发展的主要手段。 每年军费开支每年要花去政府全部预算的4/5 。曾有人这样描述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对其他国家来说,是国家拥有一个军 队;对普鲁士而言,则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鲁士道路和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同之处,德
材料六 德国在经济上实现后发赶超的成就被简单地归功于“国家,”借以使 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同步合法化,使容克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特 权合法化。与此同时,德国统一及现代化巨大成就德国资产阶级和包括工人在内 的各阶层民众也长期迷信超阶级国家政权的存在,造成了对极端国家主义的崇信 心理和对现代民主观念的相对淡漠,并因此而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保守政治。 思考: 1、阅读材料五及所学知识分析俾斯麦下台的原因?威廉二世时期德国的对外 政策发生什么改变? 2、阅读材料六,普鲁士道路对德国民众造成哪些影响?
(2)确定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 国家元首(世袭),掌握最高国家权力,任命官吏、
控制议会,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对外政策、 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②宰相:
③议会:联邦议会:各邦产生,由君主任命,权力较大
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普选产生,权力较小 议会只享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职能,对政府没有 监督权
【问题探究2】
推动德国统一因素
材料二 德意志民族统一的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贴切地描述道:“铁 路系统和关税同盟是连体双胞胎;它们在同一时刻诞生,即把德意志各个部分 联合成一个伟大、文明、富足、强大和不可侵犯的民族。 普鲁士积极推动铁 路建设从而控制了全德铁路网的运营,铁路建设极大地带动了煤铁钢等重工 业的发展。普鲁士从19世纪40年代起,推动关税同盟建立,对内部采取自由 贸易,对外部和外国采取一定的关税保护,这种政策受到大部分资产阶级的 欢迎,也使普鲁士容克阶级大受其利,又逐渐从政治经济上把奥地利排挤出 德意志。 材料三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 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 材料四 团结盟友,孤立对手,是普鲁士最基本的外交策略。普鲁士 财政部长莫茨在给国王的备忘录中对可以预见到的后果这样写道:“这也应当 是真理„„德意志将统一在普鲁士的霸权之下。强大而又野心勃勃的普鲁士 在俾斯麦的运作下,审时度势最终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形式排除了奥地 利,统一了德国。 • 思考: •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有哪些因素推动全德铁路网的建立?铁路和关 税同盟建立对德意志统一有何重要意义? • 3、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推动德国统一的因素。
【问题探究3】
普鲁士道路影响
材料一 俾斯麦出于国防上的考虑,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扩充军备方面 军事工业膨胀又带动了钢铁、机械、冶炼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德国的农 业英国不同,工业化的过程不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相反是在工业现代化的基 础上,农业和工业之间保持一种比较平衡的发展却是德国经济现代化的特点和优 点。 材料二 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 法令。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成立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机构。德国的科研能力飞速 发展,科研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技术的进步,科技人员与工人之比,到1896年已超 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三 俾斯麦的帝国宪法是君主立宪的联邦制宪法,基于该宪法原则建立 起来的统一的德国依靠其强大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并为资产阶级谋得 了巨大的国内外经济利益。 思考: 阅读材料一、二、三,回答普鲁士道路如何推动德国经济发展?列举德国在第 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果。
• (2013· 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 34))下图中①② 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 史发展进程的是( )
• ① ② • A.③②④① C.①④③②
③ B.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④
单元六 近代西方资本 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建立
【问题探究1】
独特的普鲁士道路
意志普鲁士道路形成原因。
• 不同: •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主导下的农业为工 业化服务现代化模式 • 容克贵族掌握政权和土地,自上而下推动农业资本主义发 展逐步向工业社会过渡的现代化模式 • 形成原因: 1、新航路开辟,三十年战争导致德意志工商业的衰落,新 兴工商业资产阶级未形成独立政治力量。 2、德意志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容克阶级资产阶级化,保留 封建特权 3、普鲁士军事专制传统,高效,纪律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