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历史上所有的邦国
莱因邦联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
1806年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一世Napoleon I解散德意志王国(即俗称的「神圣罗马帝国」),同年7月12日成立莱因邦联,以作为联合德意志诸邦的政权机构,并自任邦联的「护国主」。
不过本邦联并未包括所有德意志邦国(两个最重要的邦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便不是本邦联的组成邦),因此从一开始它就缺乏认受性,仅仅作为拿破仑一世控制德意志诸邦的工具。
在1813年「第六次反法兰西联盟」击败法兰西,推翻法兰西在德意志之统治后,本邦联便失去存在的基础,於同年10月19日正式解体。
德意志邦联 German Confederation
拿破仑一世战争后,为了在德意志重建旧秩序,欧洲列强在1815年6月20日促使德意志诸邦组成德意志邦联,并由奥地利担任盟主。
由於德意志由中古时代起便长期陷入封建分裂,本邦联只是徒具形式,连共同的行政机构也没有。
在「欧洲1848年革命」期间,各邦革命派曾在法兰克福Frankfurt召开国民议会,成立临时中央政府,企图统一德意志,但很快便告失败。
其后随著普鲁士推动统一德意志的运动,本邦联作为奥地利控制德意志诸邦的工具,日益成为德意志统一的绊脚石。
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战败后,本邦联最终在同年8 月24日解体。
北德意志邦联 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
北德意志邦联是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一种过渡政权形式。
1866年「普奥战争」后,普鲁士虽然取代奥地利成为德意志诸邦的盟主,但除了少数德意志邦国(如拿骚、汉诺威、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萨克逊-劳恩堡等)被合并外,普鲁士一时未能兼并其他邦国,因此在1867年7月1日与德意志北部诸邦组成本邦联,以作为迈向统一的过渡形式。
本邦联由普鲁士国王和首相兼任主席和首相,实际上已确立普鲁士的统治地位。
当普鲁士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兰西后,德意志统一的最后障碍已被扫除,在1871年1月18日本邦联各邦最终与南德意志各邦实现统一,合并为「德意志帝国」(参见「历代联邦 (1789-19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