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20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liàng抖擞sǒu清脆cuìB.黄晕yùn宛转wán散步sǎnC.嫩叶nèn应和hè安巢cháoD.披蓑shuāi抚摸fǔ薄烟báo2 .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极一时的《战狼》塑造了冷锋的英雄事迹。
(将“事迹”改成“形象”)B.暑假快到了,我准备去白云山的地方,游览五福天路.飞龙瀑布等景点。
(删去“的地方”)C.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起决定作用。
(“关键在于勤奋”与“勤奋起决定作用”用一个即可)D.“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主要参与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和中毒.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的责任。
(主谓不搭配,去掉“参与”)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清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C.《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是“诺第留斯号”的灵魂。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孙权劝学》就出自于它。
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阴晦(huì)汲取(xí)恪尽职守(kè)强聒不舍(guā)B.滞碍(zhì)扶掖(yè)吹毛求疵(cī)味同嚼蜡(jiáo)C.陨落(yǔn)睿智(ruì)根深蒂固(dì)孜孜不倦(zī)D.侥幸(jiǎo)佝偻(gōu)相形见绌(chù)恃才放旷(shì)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川航机长万米高空突遇紧急情况确保旅客安全的事情成了人们炙手可热的话题。
B.《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C.科学家面对困难不以为然,而是知难而进,孜孜进取。
D.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虚怀若谷。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体的独特性①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的揭示出来。
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②人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DNA,即脱氧核糖核酸。
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
人类DNA中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0.5%就意味着大约有1600万个碱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③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
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
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
当人的面孔被遮档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④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
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
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⑤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
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0%。
⑥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
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⑦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
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⑧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
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原文有改动)6 .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7 . 第⑤段加点词语“至少”能否删掉?为什么?8 . 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9 . 阅读选文,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六个方面介绍人体的独特性的?阅读下文,完成小题①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
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每一代青年的成长都烙刻着深深的时代印记,上世纪50、60年代青年上山下乡的经历,70、80年代改革开放的记忆,90后、00后对网络世界的高度认同等皆是如此。
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
比如对于历史的敬畏,对于民族情感的归属,对于人们美好情感的期待。
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与青年人总是走得很近。
②借助经典,青年人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
生活本来是些没有装点、散落而动人的册页,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
《青春之歌》成功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30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写出了青年一代在国家动乱时期面对亲情、爱情、责任的担当和选择。
《平凡的世界》刻画孙少安和孙少平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的苦难,深刻展示了大时代下普通人的艰难曲折命运。
但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孙氏兄弟在沉重生活枷锁中的自强不息。
生活从来不易,更不会因为你不努力而改变。
经典作品传递出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弥足珍贵。
③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人能够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
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跌倒九十九次,却仍一百次再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人们,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奋勇抗争;只有以人民的福祉为正义性的来源,才能称之为伟大;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迹。
《老人与海》中那位老年古巴渔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这些都代表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④从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丧”文化到“佛系青年”,青年话题总是牵动社会的神经。
有人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认为新一代青年人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却忘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时代投射在身上的印记。
我们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审视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脆弱也许是善良、敏感可能是细腻、自私可能是自我、叛逆可能是主见、冷漠可能是分寸。
虽然这些偏见推远了青年走向我们的身影,但我们仍要辩证地看,积极地引导。
⑤青年的禀赋不是阅历的丰厚,而是敢于筑梦、大胆试错。
当年的《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动我们的,正是那些敢于筑梦的青年形象。
在今天,它们依然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发现自身的缺点,成为我们奋斗赢得未来的指针。
⑥经典或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最好的媒介。
经典似一缕清风,又简如白水,穿透人文之美触摸生命真谛,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
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
阅读的媒介变化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
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驱散路途上的迷雾,引领青年走向更有意义的人生道路。
正如十九大报告强调的,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在这一背景下重新焕发生命力的经典作品,理应成为指引青年精神的灯塔。
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疾呼,“我们要相信: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惘。
然而,青春会生长,迷惘会散去。
太阳第二天都会照常升起。
”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2日24版)10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1 . 文章开头列举各种不同时代的印记有何作用?12 . 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
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
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
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
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
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
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
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
也曾想过,将车停下。
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
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
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
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
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
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
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
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
“我是小萍。
”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
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
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
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
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
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
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
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
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
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
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子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