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便 血 中 医 疾 病 查 房
便 血 中 医 疾 病 查 房
2020/4/2
辨证要点
•
辨便血的颜色及性状根据便血的颜色及性状,常可为辨别便血病性、病位提 供重要依据。关于这方面,《证治汇补·下窍门·便血》所言甚详:“纯下清
血者,风也;色如烟尘者,湿也;色黯者,寒也;鲜红者,热也;糟粕相混
者,食积也;遇劳顿发者,内伤元气也;后重便溏者,湿毒蕴滞也;后重便
增者,脾元下陷也;跌伤便黑者,瘀也”。此外,便血颜色黯红,或黑而量
的轻重从而预知吉凶. • 得神:目光明亮,面色莹润,言语清亮,反应灵敏,意识清楚是精
气充足神旺的表现. • 失神:眼神呆滞,面色枯萎,言语含混不清,反应迟钝是精气损耗
, 患病或体弱. • 假神:病危患者突然出現精神短暂好转的假象,此为临终之兆.
2020/4/2
四 诊--望 色
• 观察病人的气色,中医认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气血皆上 注於面.
热盛之证
細脉 脉形細小如线
久病虚证
弦脉 脉搏硬而有力,如按琴弦 肝阳亢盛或肝气郁結,疼痛
涩脉 脉搏艰涩不利
气滯血淤,血少或伤精
滑脉 脉搏流利,圆滑有力
痰盛,食滯,发热
结代脉 脉搏或快或慢,时有停止搏动 气血虚衰,血淤,气滞
2020/4/2
问题二 如何进行中医辩证?
2020/4/2
实证体质
2020/4/2
• 【范围】西医学中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出血性糜 烂性胃炎、胃粘膜脱垂、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 应激性溃疡、结肠息肉、肠套叠等病,以及某些血液病、急 性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等出现便血时,均可参照本篇辨证 论治。
2020/4/2
病因病机
• 饮食所伤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醇酒致热积于胃,胃络受损 ,或恣食肥甘厚味,酿湿生热,蕴结胃肠,灼伤胃肠血络 ,或饥饱无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气虚弱,失于统 摄。总之,热灼血络或气不摄血,均可致血溢脉外,下渗 大肠而成便血。
润燥:燥苔或糙苔,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见热盛
伤津或阴液耗损的病证. 滑苔,是水湿內停所致.
淡白舌 主虚症、寒证、 气血不足或阳虚
膩苔202:0/4/2多为湿重的证象. 白膩苔為寒湿,黃膩苔為
四诊--切 診
• 正常脈象:一息(一呼一吸)四至(每分鐘6080次).
不浮不沉,柔和有力,節律一致.
• 切診部位:橈動脈處,分為寸.關.尺三部份
• 面色:青紫:肝,惊风,气血阻滞. 萎黃:脾,寒湿,黃疸,脾胃虚弱. 红赤:心,虚弱,湿热. 苍白:肺,虚寒,气虚. 暗黑:肾,肾亏,阳气不振.
2020/4/2
四 诊--望舌
苔色 白苔 表证,寒证
黃苔 里证,热证
灰苔 湿.热证
黑苔 热盛,寒证
苔质
厚薄:疾病初起,舌苔多薄 病邪传里或內有痰湿 食滞者,舌苔多厚
2020/4/2
辨证分型
(3) 气虚不摄 (脾不摄血) • 症状:便血色红或紫黯,食少,体倦,面色 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弱。 •病程较长,久治不愈,反复出血,血色淡 红 ,神情倦怠,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 苍白或萎黄,纳差, 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益气摄血。 •例方:归脾汤。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 炒、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炒、人参、木香 、2020炙/4/2 甘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心脾
虚证体质
2020/4/2
中医辨证
• 实证:形体壮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 舌质红,苔厚苍老,脉实有力等
• 寒证:怕冷喜暖,手足不温,舌淡苔白, 脉迟等
• 热证:口渴喜冷,身热出汗,舌红苔黄, 脉数
•病位在脾胃,病性属虚。患者因先天禀赋 不足,加之饮食不节出现脾气受损,脾气 亏虚,脾不摄血,血溢脉外,故而解黑便 ;气血生化乏源故而乏力,气血亏虚,胃
传病史、传染病史。 • 发病节气:惊蛰
2020/4/2
辅助检查
• 体格检查 :T:37.3℃ P:87次/分 R:20次/ 分 BP:119/64mmHg 实验室检查:
• 实验室检查:2015-03-06本院急诊血常 规:血红蛋白48g/L,红细胞计数
补3充.1及5*专10科^1情2/况L,红细胞比积20.5%,血
甘草(1克)
煎服方法:上方加水
500ml,煎30分钟,取汁300ml,分两次口服,
2020/4/2
诊疗经过
• 治疗经过:3月8日血红蛋白48g/L,红细胞 计数3.15*10^12/L,输红细胞悬液2.5u改善 贫血。
• 3月9日查血常规 血红蛋白61g/L,红细胞计 数3.39*10^12/L,白细胞5.49*10^9/L,中性 粒38*10^9/L,淋巴细胞2.15*10^9/L,患者咽 痛,予抗感染治疗。
• 左手:寸-心
關-肝
尺-腎
• 右手:寸-肺
關-脾
2020/4/2
尺-腎(命門)
病态脉的种类.状态及常见病证
浮脉 浅浮,轻触即得
表证,外感病初期
沉脉 深沉,重按始得
里证,脏腑疾病,內伤
数脉 脉搏速率快,一息超过五次
( 每分钟超过90次)
热证
迟脉 脉搏速率慢,一息不足四次
( 每分钟少于60次)
寒证
洪脉 脉形粗大,充盛有力
2020/4/2
回病房后点评和讨论
• 护理评估:是否全面?如何评估 • 护理措施符合率 • 健康教育落实情况 • 护理书写符合率 • 病人满意度
2020/4/2
问题一: 中医护理评估方法?
2020/4/2
四 诊--望神
• 《灵枢天年篇》“失神者死,得神者昌”. • 藉由观察病人的精神,可以概括得知五脏精气的盛衰和疾病
2020/4/2
结合该病例辩证及 施护过程报告
2020/4/2
辨证分型
(l)肠道湿热 •[症状] 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 痛,口苦,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 湿 热蕴结肠道,肠道脉络受损,以致便血。肠 道传化失常则大便不畅或稀溏,肠道气机阻 滞,则腹痛。苔黄腻,脉濡数为内有湿热之 象。 •[治法] 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 地榆散或槐角丸加减。地榆散以地榆 、茜草凉血止血;栀子、黄芩、黄连清热燥
• 辨病性便血色黯或紫红或鲜红,伴胃脘灼痛或脘胁胀痛,口苦口干或心烦易 怒,或大便干结,苔黄或黄腻,脉弦或弦数者,病性属实证、热证;便血紫 黯,伴脘腹胀痛,面色晦黯,胁下瘕块,舌质紫黯,脉弦细而干涩者,病性 属实证,为瘀血阻络;便血紫 黯或黑如柏油样,脘腹隐隐作痛或不适,喜温 喜按,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怯寒肢冷,舌淡,脉细者,病性属虚寒。
2020/4/2
治则
• 治病求本、正治反治、標本緩急、扶正袪邪、因時因地制宜 • 便血之治疗以止血为首要。引起便血的原因有“热”与“虚”之分。凡因热
所致者,应以凉血止血为主;因虚引起者,以益气摄血为主,酌加温涩之品 。凡出血者,多有留瘀,因此,在凉血止血或益气摄血同时,均应适当加用 活血止血之品,以祛瘀生新,使血止而不留瘀。 • 调补脾胃、补脾摄血为治则,“归脾汤”加减,目前患者禁食故方药暂缓。
• 自患病以来,神清,精神软,纳可,夜眠欠佳,小便尚调,大便 如上述,近期无明显体重增减。
• 既往史:既往体质良好,既往10年前因“外伤”行“脾脏切除” 时发现“乙肝”,并给予输血。有“肝硬化”病史3年,1年前在 湖州中心医院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否认糖尿病、高血 压病等内科疾病病史,否认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病史,否认食物 药物过敏史。无长期用药史;无可成瘾药物;疫苗接种史不详。
病史汇报
• 床号:10 • 姓名 :姚小明 • 性别:男 • 年龄: 56岁 • 民族:汉族 • 籍贯:湖州长兴 • 住址:雉城镇曹家桥 • 供史者:本人 • 病史可靠程度: 可靠 • 入院日期:2015-03-07 14:07:00 • 记录日期:2015-03-13 10:26:00
2020/4/2
络亦常见。虚证则多为脾胃虚弱。也有虚实并见者。 • 病势 因实热或脾胃虚弱所致之便血,多呈急性过程,但均
易反复发作。反复出血不止者,可导致气血亏虚,甚则气 随血脱之危候。 • 病机转化便血属实证、热证者,若迁延不愈,耗血伤气, 则可成虚实夹杂之证。脾胃虚弱之便血,可因气损及阳, 而致脾胃虚寒。诸因所致便血,日久不愈均可致瘀血阻络 ,从而致热、湿、虚、瘀相兼为犯,缠绵难愈。出血量大 者,可导致气随血脱之危象。
病史
• 主诉: 患者,男,56岁,因“反复黑便三年 ,再发半月”由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 住入院。
• 现病史:患者3个月来反复黑便在本院住院治 疗,最近一次于2014-11-23日至2014-1123日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诊断为“1.上消化 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考) 2.肝硬化失代偿期3.重度贫血(失血性)4. 脾切除术后”,住院期间给予“抑酸护胃、 止血及输血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患者 于半个月前再次出现黑便,颜色呈柏油样, 量中等,每日约1-2次左右,伴有乏力、纳差 、2020/头4/2 晕、胸闷,无恶寒、发热,无恶心、呕
小板计数484*10^9/L.电解质正常。生化 全套:总胆红素38.3umol/L,直接胆红素 14.8umol/L,间接胆红素23.5umol/L
• 特殊检查:2015-03-06本院胸片:两肺 纹理增多增粗,请结合临床。
2020/4/2
概述
• 便血是指血从肛门排出体外,或在大便前后,或单纯下血, 或与粪便混杂而下的病证。常因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感受 湿热之邪等,导致胃溢下渗而成。
• 个人史:出生生长于原籍,居住较长地区:长兴 时间”55年。 否认疫水疫源接触史,无疫区居留史。否认冶游史,预防接种随 社会。有饮酒习惯,酒类:白酒,每天100ml,已饮20余年, 已戒。有吸烟习惯,种类:香烟,每天10支,已吸30余年,未 戒。
• 职业:退休 •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一子,配偶及儿子均体健。 • 家族史:父母无重大病,已故。一兄一妹均体健,否认家族性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