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厚朴1

厚朴1


“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 剥取根皮、枝皮 ,直接阴干。不同部位的商品名称: 筒朴:树干皮; 靴筒朴:靠近根部的干皮。质量最好。又称蔸朴。 耳朴:粗大根的皮,破成碎块状。 根朴:根皮。
枝朴:枝干的皮。
2.温厚朴:采收加工方法与川厚朴一致。 3.厚朴丝: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晒干。 4.姜厚朴: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不断翻动,使吸透,用文火炒干。或取生姜切 片加水汤,另取刮净粗皮的药材,置姜汤中微火加热共煮至姜液吸尽,切丝, 干燥(每100kg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
七、商品特征
1、川朴 干皮-筒朴
◆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2-7mm。近 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 ”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或鳞片状剥落, 皮孔椭圆形;去粗皮者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具细 密纵纹 ◆质坚硬。断面外层颗粒性,灰棕色;内层纤维 性,紫褐色,富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结晶。 ◆气香,味苦带辛辣。
凹叶厚朴
厚朴
四、市场行情
1.厚朴由中国药材公司统一管理,“三木之一”。属于国家计 划管理四种中药材之一。历史上靠野生资源,目前主要来源 于栽培,由福建、四川、浙江、湖北等省提供。属于产销基 本平衡略有不足的品种,后备资源不足。 2.温中下气、燥湿消痰,临床配方、饮片和中成药原料药。 3.自1958 年开始人工种植,目前厚朴商品的主要来源。据调查 野生资源蕴藏量约1400万kg,家种资源成龄树约300万kg,年 需求量为400万kg。
附:厚朴花
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 的干燥花蕾。 【性味归经】苦,微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理气,化湿。用于胸脘痞闷 胀满,纳谷不香。
3、蔸朴 即靴筒朴
一等:靴形。粗糙,内面深紫。下端喇叭口状,纤维性不明显。 气香,味苦、辛。块长70cm以上,重2000g以上。 二等:块长70cm以上,重2000g以下,其余同一等。 三等:块长70cm以上,重500g以上,其余同一等。
4、耳朴
均为统货。呈块片状或半卷筒形,多似耳状。大小不一。
5、根朴
◆贮藏期间,定期检查,保存期不宜过久。发现吸湿受潮,及时翻垛通 风或摊晾阴干,忌曝晒。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厚朴的乙醚浸膏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亦能对抗 由于甲基苯丙胺或阿朴吗啡所致的兴奋作用.厚朴酚及和厚朴酚 也具有显著的中枢抑制作用. 2. 对胃肠道的作用 厚朴及其挥发油味苦能刺激味觉, 反射性的引起 唾液、胃液分泌、胃肠蠕动加快, 而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3. 松弛骨骼肌的作用 实验表明, 厚朴碱有明显的骨骼肌松弛作用, 且无快速耐受现象.有报告指出, 厚朴碱静注与筒箭毒碱静注相 似, 其可能属于非去极化型的肌肉松弛剂.
厚朴
Houpu Magnoliae Officinalis Cortex
草业科学班 -张宇
一、来源
木兰科植物: 厚 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
凹叶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et Wils. 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五、2005-2009年厚朴市场价格趋势
18 17 16 14 12 10 8 6 4 2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4.5 14 13 12 14
10 6.5 7 7.5 8 8
筒朴 枝朴
六、商品种 类
1.川厚朴:4~6月剥取生长15~20年大树的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
外层
内层
川 筒 朴
内 表 面
靴朴(蔸朴)
• • • • 靴形,一端卷筒状,另一端宽 大似喇叭口。 内表面较油润, 断面紫棕,颗粒状,纤维性不 明显。常见发亮的细小结晶。 气香较浓,辛辣味强。
耳朴
块片状或半卷状。
• 根朴 :单筒或碎片;弯曲似鸡肠,称“鸡肠朴”。灰棕色, 横纹及纵皱纹。断面纤维性,发亮细小结晶多。
显微鉴别 粉末棕色。 • 石细胞众多,类方形、椭 圆形或不规则分枝。 • 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
含黄棕色油状物
• 纤维甚多 壁厚胞腔线形
十一、贮藏
◆按规格等级分档装箱、篓。贮存于阴凉干燥避光处。安全水分10-15%
◆含挥发油,易变色,散失气味。商品久存或受高温高湿影响,断面颜
色变深,气味淡薄,品质降低。
一等:卷筒状。内面深紫,质韧,油润。条长70cm,重400g以上。
二等:长短不分,每条400g以下,其余同一等。
九、化学成分
• 挥发油:主含 、-桉油醇,占挥发油的94-98%。 二者具有镇静作用。 • 酚类:厚朴酚及其异构体和厚朴酚;厚朴酚有抗菌 作用。 • 生物碱类:木兰箭毒碱等。
十、鉴别与检查
厚朴纵丝
厚朴丝
厚朴粉
八、规格等级
●部颁标准按来源、产地、部位等将厚朴分为温朴(浙江、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建)、川朴(四川、湖北、云南)、蔸朴、耳朴、根朴等五
个品别;
● 以下再按长度、重量、厚薄、色泽、断面划分等级。
温朴、川朴各分为四个等级; 篼朴分三个等级;
根朴分两个等级;
耳朴为统货。
1、温朴
1-3等为筒朴。
一等:单筒或双筒。灰棕或灰褐,内表面深紫色或紫棕色。断面外侧灰褐色,内 侧紫棕色,颗粒状。筒长40cm,重800g以上。 二等:筒长40cm,重500g以上,其余同一等。 三等:筒长40cm,重200g以上,其余同一等。
四等:凡不合以上规格者以及碎片、枝朴,不分长短大小,均属此等。
2、川朴
1-3 等均为筒朴。
一等:单筒或双筒。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断面外侧黄棕,内侧紫棕,油润, 纤维少,筒长40cm,不超过43cm,重500g以上。
二等:筒长40cm,不超过43cm,重200g以上,其余同一等。
三等:筒长40cm,重不少于100g,其余同一等。 四等:凡不合以上规格者以及碎片、枝朴,不分长短大小,均属此等。
根 朴 小 结 晶
枝朴 :单筒状,皮薄。灰棕色。质脆,断面纤维性。
2、温厚朴 形似川厚朴,色较 深,断面纤维性较 强,气味较淡。
3、厚朴丝 • 丝条状卷曲,宽 3-5mm 。
•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 色;内表面紫棕色或 紫褐色,较光滑
• 切面颗粒性,显油性 ,有时可见少数小亮 星。 • 气香,味辛辣,微苦 。 4、姜厚朴 形同厚朴丝,颜色较深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国家三大木本药材之一。
二、产地
1.主产于四川广元、涪陵,湖北恩施、宜昌,湖南衡
阳等地的为川厚朴,又称“紫油厚朴”;
2.主产于浙江丽水,福建南平,江西、广西、甘肃、 陕西等地的称温厚朴。
以川厚朴质优。
三、厚朴的分类
1.厚朴: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南部。为川厚朴 的来源 2.凹叶厚朴:主要分于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广西 等地。为温厚朴的来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