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混合血浆纠正试验操作流程及结果解读中国专家共识(全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是医疗机构采用的出凝血功能筛选试验,APTT延长常见的原因包括凝血因子缺乏、存在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或凝血因子抑制物等。
明确诊断需检测凝血因子水平,稀释蝰蛇毒凝血时间试验和硅凝固时间检测LA,改良的Nijmegen方法检测凝血因子抑制物。
APTT延长混合血浆纠正试验(以下简称APTT纠正试验)是将患者血浆(patient plasma,PP)与正常混合血浆(Normal Pooled Plasma,NPP)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多次检测APTT,评估混合血浆APTT“纠正”的程度,为确诊试验的选择提供指导。
目前APTT纠正试验的检测时机、操作流程和结果解读方法众多,暂无统一标准,报告模式较为混乱,限制了其应用的普及性。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委会组织出凝血领域专家总结相关实践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文献就该试验的启动时机、操作流程、结果解读、注意事项及报告模式共同编写本共识,以推进APTT纠正试验的标准化,供出凝血领域的医生、检验医师/技师等相关从业人员在处理APTT单独延长的患者时参考。
一、混合血浆纠正试验混合血浆纠正试验是当PP凝固时间不明原因延长时,将PP与NPP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重新检测凝固时间的筛选试验。
一般来说,当所有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在50%及以上时,即可确保APTT维持在参考范围内(不同APTT试剂对于凝血因子缺乏敏感性有差异,参考范围不同,建议先进行相关验证)。
因此当缺乏一种或多种内源性凝血因子的PP与NPP(理论上所有凝血因子活性在100%左右)按1∶1的比例混合后,理论上混合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均应≥50%,APTT检测结果可纠正至参考范围内。
而当PP存在凝血抑制物,如抗凝药物、凝血因子抑制物、抗磷脂抗体等时,混合后APTT不能纠正至参考范围内。
混合血浆纠正试验的目的即是初步判断延长的血浆凝固时间是由于缺乏凝血因子还是存在凝血抑制物所致,指导进一步确诊凝血试验的选择。
混合血浆纠正试验主要应用于APTT,当然也可应用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
二、启动APTT纠正试验的时机APTT不明原因明显超出正常对照时即可考虑启动APTT纠正试验,建议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临床的需求来确定。
在已知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情况下,APTT纠正试验结果是可预测的,然而,当患者疑似正在服用抗凝药,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尚不清楚时,APTT纠正试验可能会成为鉴别诊断策略的一部分,以识别应优先启动哪些后续试验。
建议1 APTT结果不明原因超出正常对照至少5 s,患者有相关症状、体征或临床医生需要进一步了解APTT延长的原因时,可启动APTT纠正试验。
三、APTT纠正试验方法(一)NPP的制备与保存1.建议优先使用商品化正常血浆用于APTT纠正试验,商品化正常血浆的使用和保存应按照制造商说明书进行操作。
2.若无法获得商品化正常血浆,可选择至少20份(男女比例1︰1)常规凝血试验均正常的血浆混合制备(理想凝血因子水平应在80%~120%之间)。
应避免选择感染、肿瘤、创伤、术后、妊娠、新生儿、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人群标本。
个体标本性状要求无溶血、凝块、黄疸和脂血等,从每名供者标本中采集足够的血浆以达到最终所需的NPP量。
理想的NPP包括:(1)至少20份常规凝血试验均正常的血浆混合制备,以便使得每种凝血因子水平接近100%;(2)所有单个血浆标本的血小板计数应<10×109/L;(3)NPP中不含LA。
3.将源自每名供者的等体积血浆(建议等体积)合并到同一容器中,混合后再次离心(离心力1 500×g,时间15 min)。
最好每次做APTT纠正试验前新鲜制备,也可分装至冻存管中冻存(至少-20 ℃),使用时将冻存管取出后在37 ℃水浴中约5~10 min或至完全融化,并轻轻颠倒混匀后进行试验,禁止反复冻融使用。
应避免在37 ℃孵育时间不足或过长,否则可能会因形成冷沉淀或热失活而导致凝血因子活性的损失。
复溶后应重新检测APTT,APTT需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才可进行纠正试验。
4.自制NPP如需冻存时,应放置于非自动除霜冰箱,-20 ℃条件下仅能放置2周,-70 ℃条件下可放置6个月,而-80 ℃深低温冰箱保存则可维持NPP的凝血性质等同于新鲜血浆,保证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的活性,可至少稳定8个月。
保存温度越低,凝血因子的促凝活性保持时间也越长。
(二)APTT纠正试验的操作方法完整的APTT纠正试验包括对混合血浆的即刻测定和孵育后测定两个步骤(图1)。
混合比例通常采用PP和NPP进行1︰1混合,对于低滴度的抑制物可考虑使用4︰1混合的APTT纠正试验。
注:PP为患者血浆,NPP为正常混合血浆▲图1 APTT纠正试验操作示意图1.即刻APTT纠正试验:(1)检测PP得到APTT1;(2)检测NPP得到APTT2;(3)将PP和NPP 1︰1混合后即刻检测得出APTT3。
2.孵育APTT纠正试验:(1)将PP、NPP、PP和NPP1∶1混合血浆的容器封口,置于37 ℃水浴箱孵育2 h。
水浴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水浴超过2 h,有提高假阳性的风险。
(2)待准确孵育2 h后,分别即刻检测孵育后的PP、NPP和1︰1混合血浆得到APTT4、APTT5、APTT6,同时将孵育后的PP和NPP以1︰1混合后即刻检测得到APTT7。
建议2 可根据病情需要、实验室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试验;所有混合后血浆检测APTT均应即刻进行,排除因放置时间过久导致的试验误差。
四、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断及分析(一)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断完整的APTT纠正试验结果解释:(1)APTT3、APTT6均纠正提示凝血因子缺乏,不存在抑制物;(2)APTT3纠正、APTT6延长超过相应的临界值,提示存在抑制物且为时间和温度依赖性;(3)APTT3、APTT6均不纠正、APTT6比APTT7延长不超过相应的临界值,提示存在抑制物,但抑制作用不存在时间和温度依赖性;若APTT6比APTT7延长超过相应的临界值,则抑制作用有时间和温度依赖性;(4)APTT4、APTT5、APTT7分别作为APTT1、APTT2、APTT3的平行对照,以便于对实验条件进行监控。
当后者相比前者明显延长时,则提示实验过程中有不稳定因素,如孵育温度超过可接受范围或者存在pH值的明显变化,那么有理由认为该次试验的结果不可信,需要重新进行孵育试验。
(二)常用的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断方法1.即刻APTT纠正试验:文献报道用于将APTT纠正试验解释为“纠正”(凝血因子缺乏)或“未纠正”(凝血抑制物)的常用方法有4种。
(1)正常参考范围/正常参考区间方法:将检测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normal reference range,NRR)或正常参考区间(normal reference interval,NRI)进行比较。
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指南等建议结果在NRR/NRI 范围即为“纠正”。
该方法主要优点是易于应用和验证,并且不需要制定其他替代的验证方法和临界值;主要缺陷是如果“异常”患者APTT试验结果刚好位于NRR/NRI上限,可能的结果是无论患者血浆中是否存在抑制物,APTT纠正试验结果都在NNR/NRI范围内,此时APTT纠正试验表现出来的“纠正”可能仅仅是由于抑制物的稀释造成。
(2)循环抗凝物指数(index of circulation anticoagulant,ICA)方法:ICA方法也称为“罗斯纳指数”(Rosner index,RI)方法,以该方法的倡导者命名,最初是为LA研究而开发的。
RI的计算公式为:RI=[(APTT3-APTT2)/APTT1]×100%,通常临界值范围为10%~15%。
建议3 即刻纠正结果的RI临界值范围为10%~15%,低于10%提示因子缺乏,高于15%提示存在凝血抑制物,10%~15%为临界值(灰区)。
(3)百分比纠正法:也称为“Chang”法,以该方法的倡导者命名。
百分比纠正法的公式为:%纠正=[(APTT1-APTT3)/(APTT1-APTT2)]×100%,关于临界值的文献报道略有差异。
(4)其他方法:①超过正常混合血浆5 s以内(或延长<15%)为“纠正”;超过正常混合血浆5 s以上(或延长>15%)为不纠正。
②文献[11,20,21]建议将健康人群凝血时间的第99个百分位数设置为纠正与否的临界值,并且应该由本地试剂和凝血仪组合确定。
建议4 以上所有方法存均不能100%区分凝血因子缺乏与凝血抑制物,如需明确诊断尚需结合相应的确认试验进行综合的判断,且宜建立本地实验室的临界值并定期验证。
2.孵育APTT纠正试验(1)APTT6是否纠正的判断方法如下,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与即刻纠正试验对应的同类型判断方法。
①正常参考范围/正常参考区间方法:将检测结果与NRR或NRI进行比较。
CLSI指南等建议结果在NRR/NRI范围即为“纠正”。
②ICA方法:孵育2 h后RI(RI2h)的计算公式为:RI2h=[(APTT6-APTT5)/APTT4]×100%。
③百分比纠正法:百分比纠正法的公式为:%纠正=[(APTT4-APTT6)/(APTT4-APTT5)]×100%。
④超过正常混合血浆5 s以内(或延长<15%)为“纠正”;超过正常混合血浆5 s以上(或延长>15%)为不纠正。
⑤文献建议将健康人群凝血时间的第99个百分位数设置为纠正与否的临界值,并且应该由本地试剂和凝血仪组合确定。
(2)“时间依赖差”的判断方法如下:①将“时间依赖差”定义为“Δ=APTT6-APTT7”,通常该差值Δ>3 s则提示存在时间和温度依赖性抑制物(如FⅧ抑制物)[22,23]。
②若APTT6比APTT7延长超过10%~15%,则提示存在时间和温度依赖性抑制物。
如需明确是否有FⅧ抑制物,应结合凝血因子活性和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建议5 应建立本地实验室的临界值并定期验证。
(三)APTT纠正试验结果分析1. APTT纠正试验结果分析与意义:通过以上方法进行APTT纠正试验结果判定后,可在检验报告单中做相应的解释。
根据CLSI-H47A2,在常用的APTT纠正试验方法中,任一解释为“纠正”的结果均可以算作“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