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测定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测定

出凝血3.1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测定(第四版)
出凝血3.2 原理:
在37℃条件下用激活剂(糅花酸)激活因子XII和XI,以脑磷脂替代血小板提供凝血的催化表面,在因子IX的参与下,测定贫血小板血浆的凝固时间。

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测定(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实验。

标本处理:
患者处于休息状态下,采空腹静脉血(急诊病人除外)。

采血者应技术熟练,“一针见血”,以防止组织损伤,使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标本。

最好不与其它实验一起采集而使血液停留在针管的时间延长。

采完血后,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试管,避免产生气泡;然后迅速将血液和抗凝剂轻轻颠倒混匀,避免用力震荡。

全血要在1小时内分离血浆。

分离乏血小板血浆时,要在室温下3000rpm离心10分钟,室温下可存放4小时。

全部试验不能在4小时内完成,应将乏血小板血浆分装在0.5~1.0ml的小试管中快速冷冻,储存于-20℃冰箱中。

冷冻过的标本不能再次冷冻,否则结果会不准确。

冷冻血浆融化时,应将盛冷冻血浆的容器置于37℃水浴中,并轻轻摇动,使其迅速融化。

出凝血3.4 试剂:
APTT试剂:试剂购于天津威士达公司。

德灵Actin试剂(试剂盒代号B4218-1)。

每瓶试剂内含磷脂(从兔脑中提取),1.0×104mol/L糅花酸,稳定剂共2ml。

0.025M氯化钙:实验室自制。

试剂从冰箱中取出,室温平衡15min后上机分析。

出凝血3.5 仪器:使用Sysmex公司的CA-7000型全自动血液凝固仪。

出凝血3.6 操作:按仪器操作步骤执行标准操作。

出凝血3.6.1开机:按下机器侧面的POWER 按钮。

开机后机器进行自检,当屏幕上边显示“Ready:”时可以进行试验。

出凝血3.6.2检查消耗品:
1、准备反应杯:打开仪器上盖装反应杯的盖子查看反应杯是否够量,不足时,需及时添加。

(一次性最多可放1000 个杯子)
2、准备试剂:按照仪器对试剂的要求,把试剂准备好,放到仪器内相应位置,注意查看试剂的量和有效期。

如还不熟悉试剂位置时,可在主屏幕上选Reagent Setting,按屏幕显示放置试剂。

3、查看仪器的洗液瓶和废液瓶
出凝血3.6.3准备标本:将样本放入样本架,再将样本架放到仪器进样器上。

出凝血3.6.4输入检测项目:主菜单上按下Work List 键,进入工作菜单,输入APPT项目。

出凝血3.6.5输入样本号:按屏幕下菜单的ID No.键,按顺序输入样本的序号。

出凝血 3.6.6开始检测:录入完所有测试信息,按下屏幕右上角START 键,开始检测。

出凝血3.7质量控制:使用德灵公司的leve11质控品做质量控制。

每批质控品的值不超过2SD。

(详见出凝血1质量控制)
出凝血3.8 计算:仪器自动计算出结果。

出凝血3.9 参考值:23s~33s,由DADE BEHRING公司推荐。

出凝血3.10 临床意义: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实验。

APTT延长:见于凝血因子VIII、IX、XI、XII、V、II减低或缺乏,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抗凝物质存在等。

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等。

出凝血3.11 参考文献:
1)主编王鸿利.止血与血栓检验技术.(第一版1992.6)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主编李家增王鸿利韩忠朝.血液实验学.(第一版1997.10)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主编邓家栋杨崇礼杨天楹.临床血液学.(第一版1985)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主编邓家栋杨天楹杨崇礼.血液学实验诊断.(第一版1985)天津出版社.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一版 1991).东南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