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高中化学组卷1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安全大于天.对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B.电线短路失火时,可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NaOH 溶液洗涤D.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2.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对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B.电线短路失火时,可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NaOH 溶液洗涤D.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醋酸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做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入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不慎碰翻酒精灯导致失火,马上用湿抹布扑灭D.大量金属钠着火要用泡沫灭火器灭火4.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白磷保存在水中B.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C.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5.下列贮存药品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保存在橡胶塞塑料试剂瓶中B.水玻璃保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浓硝酸保存在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D.纯碱溶液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6.实验室里需要480mL 0.10mol/L的CuSO4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12.5g胆矾(CuSO4•5 H2O),溶于500mL水配成溶液B.称取12.0g胆矾(CuSO4•5 H2O),配成500mL溶液C.称取1.0g CuSO4,配成500mL溶液D.称取12.5g胆矾(CuSO4•5 H2O),配成500mL溶液7.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可用于环境和食品消毒.盛放过氧化氢溶液的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C.D.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选择的有机萃取剂,不能与原溶剂互溶且溶质在两种溶剂中溶解性差别要大9.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A.氯水、液氯均属于单质B.纯碱、烧碱均属于碱C.CuSO4•5H2O属于纯净物D.NaHSO4在溶液中能电离出H+,它属于酸10.用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时,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然后用手指头捏紧橡胶乳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B.向烧杯内滴加试剂时,将滴管悬空放在烧杯上方,将试剂滴下C.取液后的滴管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可倒置或平放D.除滴瓶上的滴管外,用过的滴管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11.现有A、B、C三种化合物,各取40g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到18.0g B、49.0g C、还有D生成,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现将22.0g A和11.0g B 反应,能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A.1.00mol B.0.500mol C.0.275mol D.0.250mol12.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NH3,另一个盛有N2、H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数B.分子数C.质量D.密度13.在标准状况下,m g气体A与n 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A与B的摩尔质量比为m:nB.同质量气体A与B气体的分子数比为n:mC.相同状况下,同体积A与B 气体质量比为m:nD.同温、同压下,A气体与B 气体的密度比为n:m14.标准状况下mg气体A和ngB气体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nB.同温同压下,两气体A与B的密度之比为n:mC.同质量的A与B分子个数之比为n:mD.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与B质量比为m:n二.填空题(共3小题)15.现有下列几种物质:(1)铝(2)石墨(3)氢氧化钠(4)BaSO4晶体(5)H2SO4(6)CO2(7)食盐水(8)乙醇(9)熔化的KNO3 (10)泥浆水(11)淀粉溶液(12)氧化镁,请用编号填写下列空格:(1)按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单质的是,属于盐的是.(2)属于分散系的有,其中属于胶体的有.(3)直接能导电的电解质是.16.观察下列仪器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粗盐的提纯需要上面的哪些装置?(填字母符号)(2)分离以下混合物应该选择使用什么装置?(填字母符号)①酒精和水:②食盐和水:③二氧化锰和蔗糖:④花生油和水:.17.根据下列数据确定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1)1.01×105Pa,273℃时气态单质X n的密度为d g/L,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相同状况下,一定体积的X的气态氢化物H m X的质量是等体积NH3的2倍.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a个X原子的总质量为b g,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三.多选题(共2小题)18.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B.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olC.W g该原子中含有个该原子D.由已知信息可得:NA=19.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数B.质量C.分子数D.电子数四.解答题(共3小题)20.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称取粗盐滤液精盐(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2)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3)第④步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4)若先用盐酸调pH值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2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种品牌味精中食盐的含量.下面是该小组所做的有关实验步骤:①称取某品牌袋装味精样品10.0g放入烧杯中,并加适量蒸馏水溶解;②;③;④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⑤将沉淀干燥、称量,测得固体质量4.90g.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在上面的空格内补齐所缺的实验步骤②、③;(2)实验步骤③所用的玻璃仪器有:;(3)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4)若味精标签上标注:“谷氨酸钠含量≥80.0%,NaCl含量≤20.0%”,则此样品是否合格?(填“合格”,“不合格”).22.有人设计了一套实验分馏原油的五个步骤: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②连接好冷凝管.把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冷凝管进水口的橡皮管的另一端和水龙头连接,将和出水口相接的橡皮管的另一端放在水槽中.③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放好石棉网.④向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再用漏斗向烧瓶中加入原油,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把连接器连接在冷凝器的末端,并伸入接收装置(如锥形瓶)中.⑤检查气密性(利用给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请完成以下题目:(1)上述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2)所用的主要仪器有.(3)冷凝管里水流的方向与蒸气的流向(填“相同”或“相反”).(4)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位置,以测量的温度.(5)蒸馏烧瓶中放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2017年10月高中化学组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安全大于天.对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B.电线短路失火时,可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NaOH 溶液洗涤D.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分析】A、汽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不能使用水灭火;B、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C、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能够腐蚀人的皮肤;D、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的正确处理方法进行判断.【解答】解:A、由于汽油密度比水小,不能够使用水直接灭火,否则会使着火面积扩大,应该使用灭火器灭火,故A错误;B、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B错误;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湿布擦去,再用水冲,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D、强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及事故处理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要了解常见的实验操作,能对错误操作的后果做出判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对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B.电线短路失火时,可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NaOH 溶液洗涤D.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醋酸【分析】A、汽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不能使用水灭火;B、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C、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能够腐蚀人的皮肤;D、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的正确处理方法进行判断.【解答】解:A、由于汽油密度比水小,不能够使用水直接灭火,否则会使着火面积扩大,应该使用灭火器灭火,故A错误;B、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B错误;C、皮肤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用抹布擦拭,再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03溶液,故C错误.D、强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或稀醋酸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及事故处理知识,题目难度不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要了解常见的实验操作,能对错误操作的后果做出判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做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入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不慎碰翻酒精灯导致失火,马上用湿抹布扑灭D.大量金属钠着火要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分析】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中和碱液;C.不慎碰翻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灯失火,马上用湿布扑灭;D.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解答】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中和碱液,故B正确;C.不慎碰翻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灯失火,马上用湿布扑灭,故C正确;D.泡沫灭火器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钠燃烧后的产物过氧化钠产生氧气,氧气能助燃,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4.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白磷保存在水中B.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C.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分析】A.白磷暴露在空气中会自燃;B.金属钠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与空气中氧气、水反应;C.烧碱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和合性的硅酸钠,容易将瓶口和瓶塞粘结在一起,故烧碱溶液盛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D.烧碱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和合性的硅酸钠.【解答】解:A.白磷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可保存在水中,故A正确;B.金属钠化学性质相当活泼,需要隔绝空气密封保存,由于煤油的密度小于钠,且不与钠发生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B正确;C.硝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C正确;D.烧碱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和合性的硅酸钠,容易将瓶口和瓶塞粘结在一起,故烧碱溶液盛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存放,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常见试剂的性质及保存方法的掌握情况,注意根据试剂的性质特点选择保存的方法,本题难度不大.5.下列贮存药品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保存在橡胶塞塑料试剂瓶中B.水玻璃保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浓硝酸保存在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D.纯碱溶液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分析】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橡胶塞,不能使用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B.水玻璃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磨口的玻璃瓶和玻璃塞以免瓶口粘结;C.浓硝酸见光容易分解,应该避光保存,可以不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D.碳酸钠水解显示碱性,应该保存在带橡胶塞的广口瓶中.【解答】解:A.浓硫酸能够氧化橡胶塞,应该使用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故A 错误;B.水玻璃具有粘性,能将玻璃瓶口和瓶塞黏在一起,故B错误;C.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保存浓硝酸时需要避光保存,通常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C正确;D.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导致玻璃塞打不开,应用橡胶塞,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化学试剂的化学性质及正确的保存方法,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6.实验室里需要480mL 0.10mol/L的CuSO4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12.5g胆矾(CuSO4•5 H2O),溶于500mL水配成溶液B.称取12.0g胆矾(CuSO4•5 H2O),配成500mL溶液C.称取1.0g CuSO4,配成500mL溶液D.称取12.5g胆矾(CuSO4•5 H2O),配成500mL溶液【分析】根据m=CVM计算胆矾或硫酸铜的质量,注意:容量瓶有500mL规格而没有480mL规格的,所以配制溶液的体积是500mL不是480mL.【解答】解:A、m=CVM=0.10mol/L×0.5L×250g/mol=12.5g,所以是称取12.5g 胆矾(CuSO4•5 H2O),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故A错误;B、m=CVM=0.10mol/L×0.5L×250g/mol=12.5g,所以是称取12.5g胆矾(CuSO4•5 H2O),配成500mL溶液,故B错误;C、m=CVM=0.10mol/L×0.5L×160g/mol=8.0g,所以是称取8.0g CuSO4,配成500mL 溶液,故C错误;D、m=CVM=0.10mol/L×0.5L×250g/mol=12.5g,所以是称取12.5g胆矾(CuSO4•5 H2O),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难度不大,注意容量瓶没有480mL规格的,有500mL的,所以配制溶液的体积是500mL而不是480mL,为易错点.7.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可用于环境和食品消毒.盛放过氧化氢溶液的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C.D.【分析】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为常用的氧化剂,故应贴上氧化剂化学品标志,据此解答.【解答】解: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为常用的氧化剂,故应贴上氧化剂化学品标志.A.为易燃气体标志,故A不选;B.为易燃液体标志,故B不选;C.为自燃物品标志,故C不选;D.为氧化剂标志,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难度不大,了解乙醇的性质、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选择的有机萃取剂,不能与原溶剂互溶且溶质在两种溶剂中溶解性差别要大【分析】A.在蒸发操作的过程中,当加热到有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发干;B.温度计测量蒸气的温度;C.活塞到漏斗管口还残留一部分下层液体;D.萃取时萃取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解答】解:A.在蒸发操作的过程中,当加热到有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此时剩下的少量液体可以利用余热蒸发干,故A错误;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C.活塞到漏斗管口还残留一部分下层液体.如果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残留的下层液体会一起被放出,上层液体就不纯净了,故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D.在萃取实验中,萃取剂要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更大,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混合物组分性质的差异性选择分离的方法.9.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A.氯水、液氯均属于单质B.纯碱、烧碱均属于碱C.CuSO4•5H2O属于纯净物D.NaHSO4在溶液中能电离出H+,它属于酸【分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B、纯碱为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C、CuSO4•5H2O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则属于纯净物;D、化合物在水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则属于酸.【解答】解:A、氯水中含有氯气、次氯酸、水等物质,则属于混合物,液氯为单质,故A错误;B、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烧碱为NaOH,属于碱,故B错误;C、CuSO4•5H2O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则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NaHSO4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不全部是H+,还有钠离子,则NaHSO4属于盐而不属于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准确把握常见的物质的分类依据和分类结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用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时,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然后用手指头捏紧橡胶乳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B.向烧杯内滴加试剂时,将滴管悬空放在烧杯上方,将试剂滴下C.取液后的滴管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可倒置或平放D.除滴瓶上的滴管外,用过的滴管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分析】A.根据用滴管吸取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判断;B.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的方法是竖直悬空滴入;C.滴管取液后不能平放或倒置,否则试剂流到胶帽后,会腐蚀胶帽;D.滴瓶上滴管是专用的,吸取液体后不需要清洗.【解答】解:A.使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用手指捏紧橡胶头,赶出橡胶头中的空气,然后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故A错误;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里滴入液体,故B正确;C.取液后的滴管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可倒置或平放,故C正确;D.滴瓶上滴管是专用的,吸取液体后不需要清洗,清洗容易改变试剂浓度,其他用过的滴管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明确胶头滴管使用方法是解题关键,侧重学生对基础实验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1.现有A、B、C三种化合物,各取40g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到18.0g B、49.0g C、还有D生成,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现将22.0g A和11.0g B 反应,能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A.1.00mol B.0.500mol C.0.275mol D.0.250mol【分析】40gA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40g﹣18g=22g,生成的C的质量为49g﹣40g=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的D的质量,根据质量定比定律,计算22gA和11gB反应,哪种物质有剩余,根据不足量的物质利用质量定比关系计算生成D的质量,再根据n=计算生成的D的物质的量.【解答】解:40gA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40g﹣18g=22g,生成的C 的质量为49g﹣40g=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D的质量为40g+22g﹣9g=53g,11gB完全反应需要A的质量为40g×=20g,小于22g,故22gA和11gB反应,B完全反应,故生成D的质量为53g×=26.5g,故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质量守恒定律及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2.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NH3,另一个盛有N2、H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数B.分子数C.质量D.密度【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体积相等的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nN A、m=nM、ρ=及分子构成分析解答.【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体积相等的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A.根据N=nN A知,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时其分子数相等,因为每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相等,所以其原子个数不相等,故A错误;B.根据A知,二者的分子数相等,故B正确;C.二者的平均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根据m=nM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其质量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根据ρ=知,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时,二者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两种容器中气体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其密度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物质的量的公式并灵活运用即可解答,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题目难度不大.13.在标准状况下,m g气体A与n 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A与B的摩尔质量比为m:nB.同质量气体A与B气体的分子数比为n:mC.相同状况下,同体积A与B 气体质量比为m:nD.同温、同压下,A气体与B 气体的密度比为n:m【分析】标准状况下,分子数相同的气体A和B,根据n=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A.根据M=可知,二者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其质量之比;B.根据n=、N=nN A可知,相同质量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C.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二者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D.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解答】解:A.由n=可知,分子数相同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摩尔质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即A与B摩尔质量之比为mg:ng=m:n,故A正确;B.A与B的摩尔质量之比为m:n,同质量时由n=、N=nN A可知,分子数之比=:=n:m,故B正确;C.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A与B的物质的量相同,则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m:n,故C正确;D.相同状况下,V m相同,由ρ=可知,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m:n,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同温、同压、同体积,则气体的分子数相同、物质的量相同及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14.标准状况下mg气体A和ngB气体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nB.同温同压下,两气体A与B的密度之比为n:mC.同质量的A与B分子个数之比为n:mD.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与B质量比为m:n【分析】A、气体的分子数相同,则A与B的物质的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密度之比摩尔质量之比;C、同质量的A与B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D、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与B,二者物质的量相同,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mg气体A和ngB气体的分子数相同,则A与B的物质的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等于二者质量之比为m:n,故A正确;B、由A知,A与B摩尔质量之比为m:n,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密度之比摩尔质量之比为m:n,故B错误;C、由A知,A与B摩尔质量之比为m:n,同质量的A与B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为n:m,故C正确;D、由A知,A与B摩尔质量之比为m:n,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与B,二者物质的量相同,所以二者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m:n,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可借助PV=nRT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二.填空题(共3小题)15.现有下列几种物质:(1)铝(2)石墨(3)氢氧化钠(4)BaSO4晶体(5)H2SO4(6)CO2(7)食盐水(8)乙醇(9)熔化的KNO3 (10)泥浆水(11)淀粉溶液(12)氧化镁,请用编号填写下列空格:(1)按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单质的是(1)(2),属于盐的是(4)(9).(2)属于分散系的有(7)(10)(11),其中属于胶体的有(11).(3)直接能导电的电解质是(9).【分析】(1)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电离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2)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和浊液,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3)含有自由移动的微粒的物质能导电.【解答】解:(1)铝和石墨都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BaSO4晶体、熔化的KNO3 都是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盐,故答案为:(1)(2);(4)(9);(2)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和浊液,(7)(10)(11)属于分散系,(11)淀粉溶液属于胶体,故答案为:(7)(10)(11);(11);(3)电解质是化合物,则(9)中含有自由移动的微粒,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故答案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