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殚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节选自《纪念刘和珍君》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殚dàn 目睹dǔ 干练坚决liàn B.下劣liè 消亡xiāo 百折不回zhéC.临难nán 苟活ɡǒu 陨身不恤yǔn D.从容cónɡ 愤然fèn 阴谋秘计mì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这样如此如是B.如此这样如是C.这样如是如此D.如是这样如此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B.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C.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D.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答案】1.B 2.A 3.C【1题详解】A.“不殚”中“殚”应为“惮”;C.“临难”中“难”应读“nàn”,“陨身不恤”中“陨”应为“殒”;D.“愤然”中“愤”应为“奋”。

故选B。

【2题详解】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这样”,指性状、方式和程度。

“如此”,像这样。

“如是”,如此,这样,事物的本来面目。

本句话中用“这样”来做“凶残”的状语,表示凶残地程度。

“如此”做“下劣”的定语,像我们看到的这样。

“如是”做“从容”的定语,也表示对中国女性的肯定。

故选A。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这一次”是做“意义”的定语,所以应放在“寻求”之后,排除AD;前文强调的是寻求意义,所以下一句“意义”做主语和前文衔接更紧密,排除B。

故选C。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仔细观察了公园里的那棵长了几百年的大柏树。

B.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充分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作用。

C.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D.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这颗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C. 搭配不当,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谓语“被采用”。

“出色工作”与谓语“被采用”不能搭配。

故选C。

5. 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②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③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A.拟人对偶比喻B.拟人比喻排比C.比喻拟人对偶D.比喻拟人排比【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①是比喻,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②是拟人,“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是把浪花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动作情感;③是排比,四个“它是……”构成排比。

故选D。

6. 对文化常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A.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周。

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主张“天人合一”和“兼爱非攻”。

B.“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语出《论语》,《论语》是叙事体散文集,与《中庸》《孟子》《大学》并称“四书”。

C.“造化钟神秀”这句诗出自杜甫的五言绝句《望岳》,“造化”指“大自然”。

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庄子……主张……‘兼爱非攻’”说法错误,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墨子“兼爱非攻”。

B.“《论语》是叙事体散文集”说法错误,《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C.“五言绝句《望岳》”说法错误,应是五言律诗。

故选D。

7. 下列每个选项中,不都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②聊乘化以归尽B.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②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C.①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②悦亲戚之情话D.①视为止,行为迟②弟子不必不如师【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①“上报”,古义:报恩;今义:报告上级。

句意: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

②没有古今异义词。

句意: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

B.①“故事”,古义:旧事、前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句意: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

②“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泛指读书人。

句意: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

C.①“往往”,古义:处处;今义:经常。

句意: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

②“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句意: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

D.①“行为”,古义: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句意:目光因为有这个交错聚结的地方而集中在那里,动作也因此而缓慢下来。

②“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句意: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

故选A。

8.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

译:对内订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具,对外采取连横的策略和山东诸侯进行斗争。

B.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译:祸患常常在极微小的事上积累,而智慧和勇气多被所沉湎溺爱的人或事物困住,难道只有伶人才如此吗?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译:诚实却被怀疑,忠诚却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屈原写作《离骚》,就是因为怨恨啊。

D.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译:苏武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开会讨论虞常的事情,想要通过这个让苏武投降。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A.“斗”,动词使动用法,使……相斗。

翻译:对内订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具,对外采取连横的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

B.翻译正确。

C.“盖”,大概;“怨生”,由怨愤引起。

翻译:诚实却被怀疑,忠诚却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屈原写作《离骚》,大概是由怨愤引起的。

D.“会”,一起、共同;“论”,审处。

翻译:苏武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要通过这个让苏武投降。

故选B。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

B.“迢迢”二字极言银河的辽阔,从而更加凸显了相思之苦;“暗度”二字紧扣一个“恨”字,让欢乐的相聚带上了一丝悲愁。

C.“忍顾鹊桥归路”一句,承上启下,既是“佳期”快乐的延续,又为下文的议论张本,使得本诗构思巧妙,浑然天成。

D.本词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哀乐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答案】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承上启下,既是‘佳期’快乐的延续”说法错误,应该是上文的转折,“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

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所以不是“佳期”快乐的延续。

故选C。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10.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虽董之以严刑A.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B.震之以威怒C.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D.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必固其根本根本:树根B.人君当神器之重当:主持,掌管C.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大D.虽董之以严刑董:懂得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知足”“知止”两条是戒骄躁,劝皇帝要恪守本分,勤于政事,不要劳民伤财B.作为一名君主,奖赏和刑罚都不能从个人的喜好和怨怒出发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即“用人”“纳谏”策略D.治理天下要任人唯贤,放手让百官自己去处理职责内的事务,不必干涉。

【答案】10.B 11.D 12.A【10题详解】本题中,例句“虽董之以严刑”是状语后置句,“以严刑”状语后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