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英汉语言对比看翻译

从英汉语言对比看翻译

从英汉语言对比看翻译
从英汉语言对比看翻译
摘要: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来进行英汉翻译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从词汇对比、句子结构对比、文章段落对比等方面对英汉语言进行了对比性分析。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我们要善于进行英汉语言的对比,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翻译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英汉比较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翻译的方法与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之间。

因为相同我们才知道,进行互译;因为不同,我们才清楚了再什么地方需要方法和技巧。

而翻译也实践证明,在相同的地方一般比较容易掌握,在不同的地方往往是困难所在。

因此只有通过不同方面的了解、比较英汉语言的不同,才能做好翻译。

(一)词汇对比
(1)构成形态上看,汉语每个词只由一语素构成,是由几个代表不同意思的字构成的词,而英语则是由单纯的字母构成一个词,每个词还可以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示意义或语法功能的变化。

(2)词义上看,英语的词义比汉语更具灵活性,并对文章具有依赖性。

比如uncle一词就可以指伯伯、叔叔、舅舅、表叔、姑父、姨夫。

在翻译中就必须根据文章上下来进行选择。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词本无义,义随人生。

)(《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杨丰宁)这正说明了英语词汇的特征。

(3)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不仅有多个意思,还表现在词类。

一个词常常即能做动词又能做名词。

而汉语往往不行。

就像play做动词是玩、扮演,做名词是比赛,游戏;fire动词是射击、点燃,名词则是火、热情。

(二)句子结构对比
(1)不同语言的基本句子结构具有不同的扩展形式。

句子的扩展指的是基本句子结构随着思维的发展而呈现的线性延伸。

英汉语言具
有不同的扩展方向。

汉语扩展方向一般向左的,而英语的扩展方向是向右。

(2)叙述方式,汉语的叙事方式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逻辑顺序以短句的形式依次交代,句子之间没有过多的形式连接,给人层次感。

而英语则利用关系词将语句进行连接,可以不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用丰富的连接手段表达时序和逻辑关系。

(3)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

在表达多逻辑思维时,英语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事实或描写等在后,即重心在前;汉语则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即重心在后。

英语和汉语的重心在句中的位置有时是不一样的,翻译的时候如果不进行调整,势必给表达造成很大的困难。

(4)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由于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语句子往往比较长,汉语句子则常常比较短。

分清这一区别之后,翻译时会理所当然地摆脱原文的束缚,争取一定的主动,要想顺利完成这种形式上的转变,关键是要做好对英语长句的结构分析,把长句按意群切分成若干个小段。

(5)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稍微细心一点的人都会发现,英语里面经常使用被动结构,而汉语里却很少使用被动结构。

面对这一矛盾,我们当然不能将每一个被动结构都机械地照翻,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

(6)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英语不仅有we、you、he、they等人称代词,而且还有that、which之类的关系代词,在长而复杂的句子,为了使句子结构正确、语义清楚,同时避免表达上的重复,英语往往使用很多代词。

汉语虽然也有代词,但由于结构相对松散、句子相对较短,汉语里不能使用太多的代词,使用名词往往使语义更加清楚。

(7)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

如require一词在英译汉句子中经常出现。

我们的感觉是,这个词明明认识,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含义,或者是明确知道它不是我们已经了解的那个词义。

(三)文章段落对比
英语和汉语在篇章结构方面有不少相识之处,首先篇章的表现形态灵活,可长可短,长可以是长片小说,短可以是小小的公共告示,它们都具有完整的意义和交际功能。

篇章都要求内容一致,结构衔接,意义连贯,英汉篇章都具有有效的衔接手段建句子、段落连成一个整体。

语篇衔接手段大致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类。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衔接手段上的差异不是很大,相同之处多余相异之处。

但在语法手段方面多有差异。

照应手段在英汉语篇中有显著差别,英语有关系代词,而且使用频率很高,而汉语没有关系代词,因此在许多情况下,汉语中人称代词在对应的英语表达中可以用关系代词表示。

同时汉语中代替手段使用频率很低,常常用原词来连接。

而英语常用so,do the same代替。

段落时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段落从形式上看大体相同,但实际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英语一个段落中只能谈论一个主题或中心意义,换一个主题或中心意义,换一个主题或中心就必须开始新的一段。

因此,一个英语段落中如果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话题,这个段落就是不规范的段落。

而汉语往往是根据谈话内容来划分,一个段落可以涉及多个话题,只要每个话题之间的意义相互关联,而非互不相关就行。

在结构上,汉语文章一般是先介绍背景然后再进入主题,而英语文章则是在文章开头便直接切入主题,直接了当有里向外扩展,先表达出中心意思,由此展开,后面的意思都有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

(四)余论
对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试图通过比较英汉语言各自的特点,更好的学习英语,学好翻译。

当我们更好的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在翻译时便能运用所学的技巧,更好的完善翻译的内容,使之更符合中国的文化,更可以避免中式英语的错误。

翻译是沟通人类不同文化的桥梁。

古往今来,翻译在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传承世界文明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没有翻译,
古希腊文明就不可能融于古罗马文化;没有翻译,圣经旧不可能传遍世界;没有翻译,马列主义和西方无产阶级进步文学就不可能进入中国;没有翻译,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就难以引入我国。

翻译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不断实践,发现其差异,可以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和误解,我国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原则,规定了翻译所要求道的标准,其他翻译工作者也都有自己的翻译方法和实际做法,这些都是需要努力学习并加以发扬光大的,除了具有指导意义以外,还给了人们不断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 熊兵.英汉对比与翻译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陈安定.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