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级护理管理制度

分级护理管理制度

分级护理管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护理模式,即根据患者的医疗需求和疾病情况进行分类,提供不同级别的护理服务。

分级护理是现代医疗服务中应用较广泛的管理模式之一,可以提高医护质量、减轻医护负担、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和提高医疗水平。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实施分级护理,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护理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份分级护理管理制度的中文版本,供大家参考。

一、总则
1.1 本制度规定了医疗机构分级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旨在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减轻医护负担,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院各科室、病区的护理工作。

1.3 分级护理应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和医疗需求进行分级。

二、分级护理原则
2.1 首诊护理优先原则。

对每个新入院患者进行初步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制定和护理重点确定。

2.2 个性化服务原则。

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和护理需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护理服务。

2.3 计划护理原则。

护理按计划进行,定期评估和修改护理计划,保持护理质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4 细节护理原则。

对细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2.5 协调护理原则。

协调医疗、护理、社会服务等各方面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3.1 分级原则
① 一级护理:对病情稳定、仅需基本常规护理的患者实施。

分级程序如下:
(1)根据患者疾病情况、病情稳定程度、医疗需求等,确定分级护理等级。

(2)在护理评估中,明确护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实施对应级别的护理服务。

(3)针对不同的护理需求,设置不同的护理指标和措施。

(4)定期进行护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改和完善护理计划。

3.3 护理措施
根据不同的护理级别,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
(1)一级护理:常规体征观察、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小便排空、库存用品检查、头部保护等。

(2)二级护理:监测体征、护理转移、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干预等。

(3)三级护理:护理转移、监测生命体征、营养支持、特殊药物给药、加强病情观察和干预等。

4.1 护理实施和管理负责人
由病区或科室护理负责人负责护理实施和管理。

4.2 护理管理系统
建立分级护理管理系统,保障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3 护理质量监控
定期对分级护理的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做好护理质量记录和整理工作。

根据护理质量监控结果,及时反馈给护理人员,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

五、其他
5.1 本制度解释权归本院护理部门所有。

5.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该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贯彻和实施分级护理,提高医护质量和医疗水平,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和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

同时,也需要各科室、病区的护理人员认真执行该制度,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