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序号
灯泡两端 的电压U/V 通过灯泡 的电流I/A 灯泡消耗 的功率P/W
1 3.0 0.15
2 2.0 0.5
3 1.0 0.05
4 0.8
0.04
授课人
备课时间 6.4 上课时间 6.12
执教班级 课 题
《电学实验二》专题复习
教学课时
1
教学课型(新授、复习、
习题、实验等)
复习
教学 目标
1、根据学生所完成的电学实验练习题,巩固电学实验考查的各方面的知识。
2、让学生掌握电学常规方面的考查,以及平常不练习的方面,如电学实验的实验步骤,表格设计等等。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等
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等。
难点:
实验的评估,实验的表格设计。
媒体运用
班班通
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
23、某实验小组做“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所用的器材有:电压为3V 的电源,待测电阻Rx ,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和开关.图(甲)是没有连接完整的实物电路.
(1)实验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为了检查电路故障,他们借助一根检测导线进行检测,当该导线两端分别接不同点时.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电路发生的故障是
----------------- 检测导线接点 现象 a 、b 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 a 、c 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 a 、d 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 c 、d
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
(2)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2.4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时电流为 0.3A ,
2 他们利用此组数据即得出该待测电阻Rx 的阻值,结束了实验.你认为他们这种做法有何不妥? (3)右表是某实验小
组两位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事后 他们分析,发现其中一组数据不合理,
28、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刚一组,所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
(1)利用上面的电路测小灯泡的电阻,小刚记录了三组数据并已经计算了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请你帮小刚将表中的空白格补充完成;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 2.5 2.0 1.5 电流(A )
0.3
0.27 0.23 电阻(Ω) 8.3 7.4 灯泡亮度
亮
较亮
暗
处理完数据后,小明和小刚发现三次测得的灯丝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实验组的同学交流时发现各组基本是类似的情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2)在“测定导体电阻”的实验中,电源使用二节新干电池,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5欧,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5A”.电路连接正确,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其中一组数据有拼凑的嫌疑,请指出并说明判断依据 ---------------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压/伏 0.6 1.2 1.8 2.4 电流/安 0.12 0.24 0.36 0.48
(3)在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中小强在完成电路图连接后,开始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至 B 端(填A 或B ),使连入电路中电阻最大. 第二步:闭合开关S ,调节滑片P 的位置,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第三步:断开开关S ,根据电压值和电流值,求出R .从实验步骤看,存在的主要缺陷是 -------------
(4)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的电路如图12所示,通过移动导线夹可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实验采取了如下操作步骤,其合理的顺序是 (填序号); A 、将导线夹移到某一适当位置;
B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一适当值;
C 、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用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D 、连接电路;
E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
F 、闭合开关;
G 、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再测量几次;
31、下面是小明同学完成实验后所写的一份实验报告,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实验名称】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 R =U/I 【实验器材】 画出所需器材(温馨提示:不需画出电路图) 【实验步骤】(略) 【实验数据】
电压U/V 2.0 2.5 2.8 7.5 电流I/A 0.26 0.30 0.3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