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第一单元

大学语文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洛神赋 曹植
精移神骇: 殊观: 觌(dí ): 无乃是: 曜: 飘飖(yá o ): 回: 迫: 灼: 渌波: 秾纤得衷: 约素:一束白绢,形容苗条。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洛神赋 曹植
雾绡(xiāo)之轻裾:一种由轻薄丝织品做成的裙子。绡,生丝做
微幽兰之芳蔼: 纵体: 采旄:五彩的旗帜。采,同“彩” 桂旗: 托微波而通辞:通过目光来传递内心想表达的言语。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风骚二则:
招 魂 屈 原
《楚辞》是续《诗经》之后,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一 部诗歌总集,是战国至秦汉时期南方楚文化孕育出的诗歌杰作。 屈原则是这种诗歌体裁的开创者和最杰出的作家。由于楚辞和汉 赋之间的渊源关系,所以屈原的作品又有“屈赋”之称。 《招魂》由引言、正文、乱辞三部分组成,以宏美的屋宇、 奢华的服饰、艳丽的姬妾、精致的饮食以及繁盛的舞乐,招徕楚 怀王的亡魂。诗歌反映了屈原强烈的忠君爱国情绪,具有宏阔的 题旨、庞大的结构、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表现力。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诸子六章:
《论语》三章
輗(ní ):古代用牛拉的车叫大车,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驾牲 口的地方。横木两端要固定在车辕上,起关联作用的木销子(榫 子)叫輗。 軏(yuè ):古代用马拉的小车。把横木两端固定在车辕上,起关联 作用的木销子(榫头)叫軏。 不以其道得之:“得之”应改为“去之”。自古即如此,不必强改。 克己复礼:克,克服、战胜。己,自己的私欲。复,回复、返回。
大学语文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北 京 出 版 社
大学语文
第一部分
阅读欣赏
章节目录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第五单元 情感世界 第七单元 山水田园 第九单元 理想信念 第二单元 风土人情 第四单元 历史漫步 第六单元 艺术天地 第八单元 自然科学 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风骚二则: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诸子六章:
《论语》三章
为政第二(第二十二章)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 行之哉?” 里仁第四(第五章)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 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 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颜渊第十二(第一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章节目录
七 月《诗经· 豳风》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章节目录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风骚二则:
七 月《诗经· 豳风》
流火:大火星偏西下行。火,星宿名,也叫“大火”,就是心宿。周 代夏历六月黄昏时分,心宿出现在正南方最高点。
授衣:把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妇女们去做。
一之日:指周历一月,就是夏历十一月。下文“二之日”、“三之 日”、“四之日”分别指夏历十二月、夏历一月(正月)、夏历二 月。 同我妇子,馌(yè )彼南亩:我的妻子、小孩一起送饭到田里。馌, 送饭。
大成若缺(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 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诸子六章:
《老子》三章
徼(jià o): 廖: 强为之名: 人:此与下句“人居其一”的“人”原均作“王” 弊: 冲:空虚。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诸子六章:
《老子》三章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大 同《礼记· 礼运》
节选自《礼记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二十一。
《礼记》是战国秦汉之间儒家思想文献的汇编, 以对古代礼制的讨论与阐发为主要内容。其中保存了 孔子及其弟子的许多思想,并被他们的后学传承或发挥。 相传西汉经师戴得和其族子戴圣各自辑录了《礼记》。 前者所辑通称《大戴礼记》,原有85篇,今存39篇。 后者所辑即通行本《礼记》,计49篇,《礼运》是其 中的第九篇。同,和,平。大同,这里指儒家理想中 上古尧舜时代的和平状态。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风骚二则:
招 魂 屈 原
乃下招曰: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 处,而离彼不祥些!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长人千仞,惟 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归 来兮!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 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 往来儵忽,吞人以益其心些。归来兮!不可以久淫些。魂兮归来! 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渊,爢散而不可止些。幸而得脱, 其外旷宇些。赤螘若象,玄蜂若壶些。五谷不生,藂菅是食些。 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
洛神赋 曹植
《洛神赋》收入我国著名诗文总集《文选》,是中国古典文 学中久享盛誉的辞赋佳作。 《洛神赋》熔叙事、抒情、描写于一炉,充分表现了汉赋雍 容典雅,讲求辞藻,排比铺陈的艺术特色。而通篇精心结构,人 物形象丰满,情节曲折变化,感情起伏交错,跌宕多姿,给辞赋 创作赋以新的生命活力。全赋“缘情猗靡,仙骨姗姗,尚有凌虚 御风之气”。就赋作语言而言,此文文字优美,语言畅达,绚丽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大 同《礼记· 礼运》
著有过:用礼来揭露过失。
刑仁讲让:把仁义当作规范。刑,同“型”,规范,法则。讲让, 提倡谦让。 市民有常:用礼向民众昭示一切都有常规。 在势者去:在位的人将被罢黜。势,权势。 众以为殃:人民以次(不用礼)为祸害。 小康:小安,康,安康。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大 同《礼记· 礼运》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诸子六章:
《论语》三章
《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今本《论语》共二十篇,比 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始终如一地 贯穿了这一思想,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孔子的这一思想特征。 《论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非常广泛,诸如如何做人、如 何学习、如何塑造君子人格、如何务政、如何治国安邦等等社会 人生问题都有论述,孔子高尚的道德境界和深厚的诗、礼、乐修 养,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的构建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产生过重大 影响。今天,我们学习研究《论语》,要做到“古为今用”,汲 取孔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运用于我们自身的思想建设和道德建 设。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礼记· 礼运》论述了 礼的起源、发展和礼的社会意义和功能,是一篇极为 优秀的古典哲学论文。
这篇作品的文字气势恢宏,铺张扬厉,语句谐韵, 视野开阔,气势充沛,流露出对人类历史的深刻思考 和对人类命运的关爱之情。可谓情理并重,典雅崇高, 很多文句已成为格言。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风骚二则:
招 魂 屈 原
上:君主,指楚怀王。
长离殃:长遭祸患,指怀王不察己德,不听劝谏,遭受祸殃。
上帝其命难从:指执掌占梦之法的天官,所以让巫阳来卜招魂魄。 何为四方些:为什么离开躯体远去四方呢?些,句末语气词。 长人千仞:东方有长人之国,国人高千仞。仞,七尺。 流金铄石:金石皆被熔化,极言其热。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大 同《礼记· 礼运》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 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 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 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 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 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 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 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 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章节目录
《洛神赋》熔叙事、抒情、描写于一炉,充分表现了汉赋雍 容典雅,讲求辞藻,排比铺陈的艺术特色。而通篇精心结构,人 物形象丰满,情节曲折变化,感情起伏交错,跌宕多姿,给辞赋 创作赋以新的生命活力。全赋“缘情猗靡,仙骨姗姗,尚有凌虚 御风之气”。就赋作语言而言,此文文字优美,语言畅达,绚丽 多彩,前人评曹植“文才富艳”、“词采华茂”,当非虚誉。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诸子六章:
《老子》三章
道可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 有物混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 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大 同《礼记· 礼运》
昔者仲尼与(yù )于蜡(zhà )宾:昔者,从前,当初。仲尼,孔子。 与于蜡宾,参与蜡,作为陪祭人员。与,参加。蜡,古代天子诸 侯举行的年终祭祀。宾,陪同祭祀的人。 言偃: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45岁。 大道之行:指广大无私的时代,这里指尧舜时代。 天下为公:天下的一切都是公共的。这里指君主的选举方法。天子 选择贤人并将王位禅让给他,而不传给自己的子孙。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无妻之夫。寡,无夫之妇。孤, 孤儿。独,无子女的老人。废,残废的人。疾,生病的人。有所 养,得到供养和保障。 以考其信:用礼来成就合乎信义的事。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洛神赋 曹植
《洛神赋》收入我国著名诗文总集《文选》,是中国古典文 学中久享盛誉的辞赋佳作。通过描写幻想的意境,运用铺张扬厉 的手法,刻画了一位空灵缥缈、美丽动人的洛神形象,展现了一 幕动人心魄的人神恋爱悲剧。曹植在赋中极写对洛神的追求与幻 灭,表达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