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一)根据巴彦县至万发镇公路巴彦镇至兴隆镇段通乡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
(二)巴彦县至万发镇公路设计图纸及资料。
(三)通过现场考察了解的现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质、当地料场,水源、通讯、道路、交通及地方民情的情况总结归纳所得资料。
(四)交通部颁发国家现行的公路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五)我公司多年来参加公路施工的经验。
二、工程概况(一)工程建设的意义巴彦县至万发镇公路工程是国家实施中西部大开发战略,解决制约中西部发展的“三农”问题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全面开创了哈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新局面,使全市路网技术状况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气象、水文及地质情况本标段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温暖多雨,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侵袭,寒冷少雪;春季风大而干燥;秋季凉而湿润。
全年日照时间长,无霜期短。
年平均气温2.6℃,由西南向递减。
一年有5个月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下,7月份以后逐月上升,8月份以后逐月下降。
7月份平均温度22.4℃,极端最高气温35.7℃本标段地层除低丘陵残山生界、古生界地层披露外,绝大部分被新生代第四系地层所覆盖,组成物质基本是第四纪洪积松散堆积物,覆土为0—80米不等。
本路线沿线地区的地震裂度为Ⅵ度。
(三)技术标准三级公路技术标准, 水泥砼路面, ,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行车速度:60KM/h2、路基宽度:8.5米3、路面宽度:7.0米4、行车道宽度:9米5、桥涵设计荷载:汽车—20,挂车—1006、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25(四)、主要工程数量1、路基工程:清理现场4000M2 ,挖除旧路面7350 M2,挖土方4514 M3,利用土方4514 M3,借土填方4676 M3,路肩山砂277M3。
2、路面工程:上基层27713㎡,下基层27713㎡,水泥砼面板25865㎡。
3、桥涵工程:涵洞加长利用4道,长5.5米,直径1米3道,直径1.5米1道。
(五)、工程规模本合同段为第Ⅴ合同段,里程范围为K19+200-K22+895,全长3.695km。
第二章施工总体布置一、施工布署为了统一指挥,便于协调,强化施工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置工程项目经理部作为常设组织实施机构,组织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常驻现场,装备优良的机械设备投入施工,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强化施工管理,狠抓工程质量”的原则,做到机构严密,现场指挥有力,施工方案合理,检测手段可靠,工期安排紧凑,质量把关严格,根据本合同段特点,结合我公司施能力和经验,拟安排一个路基施工队,一个路面施工队,一个综合队。
下设一个实验室,具体职责安排如下:路基队: 负责路基土方工程施工。
路面队:负责路面各结构层混合料的运输、摊铺等项工作。
综合队: 负责涵洞、排水及附属工程施工。
实验室:负责工程试验及质量检测工作。
施工总体平面布置:(见附图)(一)施工用电施工及生活用电等均采用自发电。
(二)用水生活及施工用水利用当地水及井水。
(三)通讯施工通讯采用对讲机、移动电话、程控电话等。
(四)人员配备本着“精干、高效、廉洁”的原则,人员配备如下:设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各1人;工程技术部3人;计划财务部3人;物资设备部2人;安全质量部3人;中心试验室3人,办公室2人。
(五)施工总平面布置项目经理部、作业队及拌和站分别设于道路附近,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工程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03年5月30日。
竣工日期:2003年10月1日。
实际开工日期:2003年5月30日。
竣工日期:2003年9月10日。
三、工程质量创优质工程并满足业主的全线创优规划要求,分项工程优良率达90%以上。
四、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资料、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在接到中标通知后,我公司在半个月时间内组织人员进场、设备到位、资料准备齐全、材料基本备齐,现场项目经理部、临时便道、办公室、宿舍等临时设施均建完。
设备运输: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挖掘机、摊铺机等大型设备及拌和机、发电机组、小型机具由平板车运至工地,动力机械自行至施工现场,拌和机、发电机组、小型机具等汽车运到现场,。
人员:坐汽车到施工现场.材料:汽运到现场。
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一.路基工程:(一)总体安排:本标段采用封闭交通,路基基底处理,采用推土机推腐植土(农田土)于路基边缘存放,做为留用路基防护植被土。
振动压路机碾压基底。
路基土方施工,以筑路机械施工为主,辅助人工配合,注重各阶段土源土质采样检测,选定基床填料,合理调配路堤填筑土类及数量,适宜地采用施工方法。
路基附属:路基坡面防护将在土方填完后陆续完成。
试验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操作a)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b)颗粒大小分析试验c)含水量试验d)密度试验e)相对密度试验f)土的击实试验g)土的承载比试验(CBR值)h)有机质含量及易溶盐含量试验。
(二)试验段:选择K21+800—K22+000做试验段,共200米做试验段。
1、试验目的:确定压实系数和施工工艺。
2、试验内容:验证压实标准的合理性,检验所选用压实填筑机具的实用性及其性能的可靠性;确定经济合理的压实参数;完善铺筑的施工工艺措施;确定填筑施工的实施细则;确定压实的质量检测方法与控制标准。
3、试验方法及步骤(1)平整和压实施工现场。
(2)检验振动压路机工作特性参数。
(3)铺筑填料。
(4)布置方格网点并测量标高。
(5)碾压。
(6)测量压实后的方格网点标高,计算沉降差和压实密度。
对试验进行总结,编写出能分别满足基床表层和底层及基订以下路堤的压实系数,地基系数或相对密度时的各种参数报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用以指导全标段填料及机具配备相同条件下的施工。
(三)路堤填筑A.施工要求:1、一般要求(1)填方路堤前基底应清理、压实。
(2)填方作业不得对邻近结构物和其它的施工产生损坏及干扰。
(3)整个施工期间,必须保证排水畅通。
(4)路堤填料中石料含量等于或大于70%时,应按填石路基施工,小于70%时,按填土路堤施工。
(5)每层完成后,须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下一层。
2、零填挖路基零填挖路床顶面以下0—300m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5%,如不合格,翻松后再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3、填土路堤(1)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方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填料宽度应超出设计300m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500mm。
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
(2)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0mm(不包括路面厚度)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应将表面翻松深300mm,然后整平压实。
(3)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0mm时,应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其压实度不应小于85%。
(4)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且不得小于1m。
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坡,砂类土则不挖台阶,但应将原地面以下200—300mm 的表土翻松。
(5)加宽旧路堤时,应沿旧路堤边坡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所有填料宜与旧路提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
(6)连接结构物的路堤工程,其施工方法不应危害结构物的安全与稳定。
(7)如在路堤范围内修筑便道或引道时,该便道或引道不得做为路堤填筑部分,应重新填筑成符合规定要求的新路堤。
(8)任何靠压实机而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应予以清除或碾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并应均匀分布,以便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9)填土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先填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衔接。
(10)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时,应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正负2%范围内;当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应作成4%的双向横坡;如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11)在土石混合料中不得采用倾填法施工,应进行分层填筑,松铺厚度宜为300—400mm或经试验确定。
4、构物处的回填(1)结构物处的填土应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150mm,结构物处的压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5%。
(2)结构物的回填宜用砂砾、碎石、矿渣、碎石土等;或半刚性材料如石灰土等。
(3)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应使用小型机动夯具压实。
5、排水(1)在地表过分潮湿或水田地段,应在路堤两侧护坡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并应按排水设计施工。
(2)在护坡道外侧的排水沟,应在沟的外侧填筑土埂,防止水流入。
(3)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的横向排水沟,当为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时,应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
B: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土方填筑(1)施工方法采用15T自卸汽车从取土场、路堑段运输土方或由推土机由路基两侧直接推土至路基范围内填筑,用T-140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细平,12-15T光轮压路机或18-21T光轮压路机与振动式压路机联合作用压实,严格控制土方含水量,在土方装车时把好第一关不适于填筑路堤的土方坚决弃掉。
对于过干土采用洒水车洒水,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合,使水均匀地掺入土方直至含水量最佳时整平碾压。
对于过湿土采用五铧犁翻松晾晒,缺口耙和圆盘耙耙细,使含水量达到最佳。
(2)注意事项a.填前处理严格按设计和规范及质量标准施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b.填前排水工作要做好,设计有的截、排水沟、边沟等先行施工,与路堑段及原有排水沟构造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疏干路基。
c.按规范加宽填筑,人工挖土质台阶,确保边部压实强度及边坡稳定性。
d.每层填筑均按设计横坡度施工,以利表面排水。
e.严格控制填筑土质,含水量,压实度,用高于规范的标准严格要求。
2、特殊施工a、雨季施工①小段填筑,小段成型,机群作业。
②按时收听天气预报。
③作好排水和防汛工作。
④加大掺灰及翻晾工作力度。
⑤路基填筑时每层按设计做好横坡度。
⑥对高填方段采用培肩法施工,抵抗雨毁,即在每层填筑时,将两侧边部先填1m宽20cm厚土方,整平后用推土机稳压3~4遍,然后再填筑内部,每层填筑压实完了,必须先培好肩,这样即使遇雨,表面水在压实好的路基表面上纵向流淌,在汇水处用油毡纸做临时急流槽泄水,这样雨水不会冲毁边坡。
b、涵洞两侧填土施工①选透水性好的材料,如砂砾或风化砂砾填筑。
②10cm压实,20cm检测。
③基底应彻底清除杂物,软土,淤泥等,处理范围要扩大,处理深度达到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