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2013年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碱盐(2013年版)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计划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1.5酸碱盐(2013年版)【中考导航仪】【教材放大镜】1、酸碱指示剂⑴概念:跟或的溶液起作用而的物质。

2①浓硫酸具有的特性:a.脱水性;b.吸水性;c.强烈的 ;d.强氧化性。

②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把 沿着器壁慢慢注入 中,并不断 ,切不可将 倒进 里。

⑵注意: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 Cu(OH)2 Δ CuO + H 2O ; 2Fe(OH)3 Δ Fe 2O 3+ 3H 2O②常见沉淀:白色沉淀AgCl ↓、BaSO 4↓、Mg(OH)2↓、3CaCO 3↓;蓝色沉淀2红褐色沉淀:Fe(OH)3↓ 2、溶液的导电性HCl=H ++Cl -水溶液能导电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故酸有相似的H2SO4=2H ++SO 42-化学性质。

NaOH=Na ++OH -水溶液能导电 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故碱有相2=Ca 2++3、中和反应⑴定义: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属于 反应) ⑵中和反应的本质:⑶应用:⑴改变土壤的酸碱性;⑵处理工厂的废水;⑶用于医药,等等。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⑴溶液的酸碱性用 来检验。

溶液的酸碱度用 来表示。

pH 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⑵测定pH 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

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 ,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 值。

⑶酸雨:正常雨水的pH 约为5.6(因为溶有CO 2),pH <5.6的雨水为酸雨23、CO 32-⑴原理:组成里含有CO 32-(或HCO 3-)离子的盐,都能跟 反应生成 气体,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CO 2-例如⑵实验操作:取样,加入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⑶结论:则样品中含有 。

4、复分解反应⑴定义:两种 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的反应。

⑵条件:①反应物:②生成物:有或有或有生成。

(生活必需品:“水电气”)【注意】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吗?!如:2NaOH+CO2==Na2CO3+H2O。

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吗?()56、化肥⑴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①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②大气污染:N2O、NH3、H2S;③引起水体污染: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⑷合理使用化肥:⑴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⑵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

1.浓盐酸敞口放置为什么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2.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必须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3.显酸性的溶液(pH<7)一定是酸溶液吗? 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 举例说明。

4.氢氧化钠固体的潮解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5.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为什么要将其放在烧杯中,且用表面皿盖住烧杯口?6.长期堆放在空气中的块状生石灰为什么会变成白色粉末,时间再长,白色粉末表面又会变硬?7.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它能否干燥CO2等酸性氧化物气体?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做干燥剂?8.盐就是食盐吗? 粗食盐为什么有时会变潮?9.向某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成了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吗?试举例说明。

10.一同学向某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发现生成了白色沉淀,他认为该溶液一定是硫酸溶液,这种认识正确吗?你认为还可能是什么物质的溶液?说明原因。

11.你能说明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吗?【考点新突破】反应物的形状大小和浓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下面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进行探究:⑴配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

实验室用36%的浓盐酸配制成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稀盐酸,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g(精确1g);在浓盐酸稀释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⑵用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分别和碳酸钙粉末、大理石颗粒反应,实验记录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①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写2条);;②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你认为可选取的实验方案(填一实验编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⑶图中可用于制取、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填字母)。

[分析]⑴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计算需要浓溶液的质量,然后用100g溶质质量减去需要浓溶液的质量即可得出所需水的质量;⑵①观察图表可以看出,粉末状固体的反应速率快;溶液浓度大的反应速率快;②选用试验方案要考虑药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还有可否来得及收集;然后写出化学反应式;⑶根据制取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温下的反应选择发生装置;再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易溶于水,选择收集装置.[解答]解:⑴设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稀盐酸,需36%的浓盐酸质量为X。

X×36%=100×14%X=39g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100-39=61g稀释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量筒、胶头滴管外,还要用烧杯作为反应容器。

故答案为:61、烧杯;⑵①观察图表可以看出,粉末状固体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溶液浓度大的反应速率快,说明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完成的时间越短;故答案为: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完成的时间越短;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②选用此试验中的方案,要考虑盐酸要用稀盐酸,否则会造成收集的气体不纯;然后要考虑到反应的时间,不能太短,否则我们来不及收集。

所以应选6号实验.因6号实验中是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也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 ═CaCl2+CO2↑+H2O.故答案为:6、CaCO3+2HCl═CaCl2+CO2↑+H2O;B;又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易溶于水,我们可以用装置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D.[评价]本题考查溶液的配置、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结论、化学反应方案的选取等知识,这就要同学们具有较为综合的化学知识.今年以来,化工原料市场供不应求,各种化工原料价格持续上扬。

某化工厂为了增加效益,计划将一批库存的氢氧化钠投入市场。

如果你是质检员,请你按以下方案抽取样品对该批氢氧化钠进行检验,看是否变质。

【实验方案】【推断和结论】⑴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可能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⑵为了进一步探究该产品变质的程度,再取少量样品,加入的A是过量的CaCl2溶液(CaCl2溶液呈中性),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证明该批产品(填“部分”或“完全”)变质。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分析]⑴根据氢氧化钠的特点考虑: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加入的物质与碳酸根离子能产生气体,来考虑加入的物质;⑵过量的CaCl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把碳酸钠全部消耗,再考虑加入酚酞变色情况。

氢氧化钠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

[解答]解:⑴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由于碳酸根遇到酸能产生气体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的物质是盐酸就行;故答案为:稀盐酸⑵氢氧化钠变质后有两种情况:全变质,部分变质,全变质就是全部为碳酸钠,部分变质是既有氢氧化钠也有碳酸钠,过量的CaCl2溶液把碳酸钠全部反应掉,再加入酚酞变红,说明显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所以部分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直接已经平了。

故答案为:部分、2NaOH+CO2=Na2CO3+H2O。

[评价]⑴依据各类化肥的概念、特性和作用,就能正确解答本小题。

⑵从各类材料的概念和种类,可以得到本小题的答案。

⑶只有熟悉铁生锈的原因、保护金属资源的各种措施,才能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解:⑴“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化肥是氮肥。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共存时能释放出氨气,降低肥效,因此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碳酸氢铵易分解释放出氨气,降低肥效,因此碳酸氢铵不能在较热的地方存放,施用后应立即盖土或灌溉;长期施用硫酸铵易使土壤板结硬化,因此不能长期使用硫酸铵。

故答案为:氮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⑵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合成。

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

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有:有计划的合理的开采矿物,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寻找金属的替代品等。

故答案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评价]本题主要考查各类化肥的概念、特性和作用,材料的种类和判断,铁生锈的原因和节约金属的措施,难度较小。

【中考练兵场】(总分166,自我测试分,正确率百分比%)A.胰液7.5~8.0 B.胃液0.9~1.5 C.血浆7.35~7.45 D.胆汁7.1~7.33. (2分)下列购买的物质中不能作为氮肥使用的是()A.硫酸铵[(NH4)2SO4] B.氨水(NH3.H2O)C.硝酸(HNO3)D.尿素[CO(NH2)2]4. (2分)5. (2分)6. (2分)A.该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水、沉淀或气体B.10gA与10gB反应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一定是20g C.若生成的C和D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该反应可能是氧化反应7. (2分)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是()①X+酸→盐+水②X+水→碱A.CaO B.Fe2O3C.CO2D.NaOH8. (2分)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B.反应前后,Na+和Cl-的数目不变C.反应前后,H+和OH-的数目不变D.反应前后,H2O的数目不变9. (2分)下列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2SO4、Na2SO4、NaOH B.Ca(OH)2、KCl、K2CO3C.NaCl、Na2CO3、KNO3D.CuSO4、NaOH、Na2SO410. (2分)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

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

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⑴物质A是常见的碱,写出A的化学式:.⑵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⑶说出NaHC03在医疗上的一种用途:.⑷反应③、④、⑤、⑥能够进行的原因是.2 319. (6分)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为原料,还可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材料——纳米氧化镁,其简要流程如下:⑴海水晒盐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等过程.⑵写出食盐的一种用途:.⑶A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⑷实验室进行a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20. (6分)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他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⑴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B;C.⑵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量取,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影响.⑶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⑷由实验和查阅资料可知,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若遇到碱性物质,会使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碱雨”中碱的化学式为.21. (5分)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⑴A的一种用途是;⑵B的化学式为;⑶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⑷如图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2.(7分)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成盐,于是她构建了甲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