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行性传染病预防控制论文

流行性传染病预防控制论文

关于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的探讨摘要: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和开发步伐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自然界的生态秩序和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使得一些流行性传染病得以发生并传播开来,有的已经危及到我们的生命健康。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制定合适的预防、控制措施,并确保防治措施能够得到落实,有效控制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蔓延。

关键词:流行性传染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78-02
长期以来,人类从未放弃同传染病做抗争,到现在为止,人类已能生产多种疫苗,而这些疫苗能有效避免这些流行性传染病传播,如乙肝、天花等。

但是流行性传染病病毒的变异特别快,旧的传染病刚刚得到控制,新的传染性疾病可能又出现了,如普遍流行的艾滋病等,至今仍不能根治或有效控制。

所以,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球、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1流行性传染病的诱因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因为一些地区的经济还处于落后、贫困的状态,可能导致健康不良,人口大量增长和流动等问题,这也将增大流行性传染病发生、传播;大城市中过度拥挤和不良环境状况、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会导致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另外在经济
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可能导致部分人群精神颓废,而产生不正当的性行为、吸毒和不合理饮食结构等问题,这些都可能成为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其次,环境破坏。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全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比如兴修水利,砍伐森林,开垦荒地等行为使原来的生态屏障遭到破坏。

大量的野生动物为了生存离开了它们的原住地,与人类之间的距离缩小,有些动物携带的致病微生物就被传到了人群中。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把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和人的接触也更加频繁,任何国家的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都可能导致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并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传染病预防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第三,我国的监管机构对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测措施都不到位。

但是通过流行性传染病工作者的坚持不懈地努力,使流行性传染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我国一些地区对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和控制措施的松懈,专业预防传染病机构减少,相关防疫人员的专业训练培训不够,可能导致新传染病发生或者传染病发生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及预防方式
2.1常见流行性传染病:我国目前的流行性传染病主要包括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甲型h1n1、结核等,这些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为唾液传染、接触传染和血液传染等。

为了加强预防、控制,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危害,我国对流行性传染
病进行了分级划分:甲类、乙类和丙类。

2.2流行性传染病进行预防
2.2.1接种预防:预防接种,通常称为人工免疫,这种方法主要是把生物药剂接种到人身体内,使机体对流行性传染病产生特定免疫力,这能够有效提高人群的免疫能力,有效预防该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2.2.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能提高大家自我保护意识,也是有效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方式。

健康要从学校教育做起,注重青少年的健康教育。

许多证据表明流行性传染病得以广泛传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人们对健康知识知道得越多,预防传染病的效果越明显,这是一项高效益低投资的措施。

2.2.3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环境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改善饮用水条件,对水要消毒,保证饮水卫生;做好污水、粪便排放的无害化处理;完善致病性的微生物实验室和医院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积极作好各机构、社区、学校消毒、杀虫和灭鼠工作。

3如何对流行性传染病进行控制
3.1加强传染病的监测:传染病监测的监测内容包括传染病发病、死亡;动物宿主种类和媒介昆虫、分布和病原体携带状况;病原体型别及其特性;人体免疫水平和人口资料等。

有时还需开展对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流行因素的研究,并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

目前,国内的传染病监测包括哨点监测和常规报告。

常规报告包括
甲、乙、丙3大类共39种法定的报告传染病。

另外,国家还在各地区创建了上百个艾滋病监测点。

3.2针对易感者采取措施
第一,免疫预防。

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分为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

其中主动免疫又称为计划免疫,是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另外,对于流行性传染病,如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可以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应急接种的方法提高群体免疫力以遏制
传染病的大范围流行。

第二,药物预防。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也可以选择药物预防作为一种应急措施。

然而,药物预防的作用时间较短、效果不稳定,容易产生耐药性,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等。

因此,通常情况下不建议使用药物预防这种措施来预防。

第三,个人防护。

对于需要接触传染病病人的医务人员以及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有机会接触到传染病生物病菌的相关人员必须穿戴如手套、护腿、口罩、鞋套等防护用品,在疟疾流行的地区可以使用个人防护蚊帐。

我们还必须对那些被传染源污染的环境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杀灭病原体。

由于,各种肠道传染病常常通过粪便等渠道污染环境,因此还要强化对被污染物以及周围环境的消毒;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痰传播或呼出的空气来污染环境,因此加强通风和对空气进行消毒也至关重要。

4结论
综上所述,人类对大自然地开发和探索可能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为传染病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必须加强对传染病的研究,从源头切断病源,人类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本文对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进行的简单阐述,应该采取以切断其主要的传播环节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进行流行传染病的预防。

在预防中需要控制每个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并且采用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种流行性传染病。

参考文献
[1]吕元聪,谭春梅.新发现的传染病与应急对策[j].中国热带医学,2005(02):35
[2]雷仙育,李立壮,金忠平.2001~2005年遂昌县法定传染病重点疫情动态分析[j].疾病监测,2006(05):36
[3]李鹏,张秀月,杜娟,等.沈阳市1994~200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07):24-25
[4]刘华雷,王永坤.中国部分地区新城疫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35-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