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清华经管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12
清华经管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12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CTMRingBiblioteka 李庄案与重庆打黑• 并非只是“腐败分子”
– 雨果《悲惨世界》冉阿让:“当一个人内心充 满黑暗的时候,他就会犯罪,有罪的不是犯罪 的人,而是制造黑暗的人。”
• 幺宁,“办成铁案”“红色恐怖” • 法治与法制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 吉利根:女性不是以某种 非个人的、抽象的道德准 则来思考道德的,而是倾 向于用个人的道德责任来 思考道德。当男性把试验 者提出的一种道德两难理 解成一个或对或错的问题 时,女性则把它视为一种 需要解决的人际冲突。.. 除了基于康德和科尔伯格 所描述的抽象原则的道德 思维,还有一种更偏阴性 但同样有效的..
点在于不具备正义感,这主要是因为女人在推理和思考能 力上有缺陷
• 波伏娃:《第二性》 • 20世纪60-70年代,女权运动拒绝男人和女人之间 有(心理)差别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 英文是什么区别? – 精神实质的差别(伦理上)?
•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从重从快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平等
• 平等和自由是现代道德价值观念系统中的 一对孪生概念。 • 自由和平等之间的(内在)紧张:谁是最基本 的社会价值、先定的人类事实?
– 自由主义 vs. 较激进的平等主义思想阵营 – 弱势。非主流。社会思想边缘的批判者 – 次要、从属的、派生的价值地位
• 平等,是个人际概念,群落、社会概念
– 自由,有着较为明确的个人价值取向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平等主义
CTMR:远处和近处的人们
• 关怀伦理:聚焦小范围的个人关系;没有 这样的关系,关怀就不会发生。
• 关怀的关系仅在被关怀者与关怀者产生互 动的情况下才存在,在最低限度上接受个 人的、一对一偶然相遇的关怀。 • 如果关怀没有在对方那里完成的可能性, 也就没有义务像一个关怀者那样行动。我 们没有义务去帮助“在远处需要帮助的陌 生人”。
3. 寻求认可取向
4. 遵守法规取向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 为是对的。 遵守法律等社会规范,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 项是不能改变的。
5. 社会法制取向 了解行为规范是为维持社会秩序而经大众同 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范是可以改变的。 6. 普遍伦理取向 道德判断以个人的伦理观念为基础。个人的 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具有一致性与普遍性。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有问题吗?
• 乐事薯片广告
– 广告内容:女员工的电脑死机了,向男员工求 助,男员工解决了电脑问题,被女员工桌子上 的薯片吸引,为其装了很多游戏直到吃完薯片 !
• 福临门天然谷物调和油广告
– 广告内容:爸爸与儿子为妈妈拍摄DV,妈妈使 用该产品做饭,爸爸与儿子享用,儿子给妈妈 颁发金牌。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关怀”:另一种伦理进路
• Nel Noddings: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 关怀:伦理学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进路
• “平等”从一开始,便是一个关系性的概念。
• 可以有个人主义的自由,但却很难有个人主义的 平等。
• 自由首先是个人人权和权益要求的表达,而平等 则始终指向人际伦理和人类社会道德规则。
• 平等主义更有道德理想主义的色彩,在社会现实 生活中远不如自由主义的影响深刻和持久。 • 实践中受到“平均主义”构成的干扰,带来某些 消极有害的社会后果。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人人生而平等
是,IS 应,OUGHT TO, SHOULD • 社会平等的概念
– – – – 经济 政治 文化 道德生活
• 人格(人际,尊严) • 国际(人类普遍平等)
– 沙文主义 – 殖民主义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 在这则故事之后,科尔伯格要被试回答:你认为海先生偷药救 妻得行为对不对?如说他对,为什么?如说他错,为什么?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六阶段 道德认知发展
1. 避罚服从取向 2. 相对功利取向 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威, 旨在逃避惩罚。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行 为的好坏。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CTMRing:平坟复耕
• 平坟复耕是在2012年3月周口市委、市政府发布的“1号文 件”《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指示下开 始的。文件要求,用3年时间完成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 ;火化率100%;彻底遏制偷埋乱葬和骨灰二次装棺;不再 出现新坟头,逐步取消旧坟头。2012年5月底至6月初,河 南周口试点平坟复耕工作周口商水县投入一千多万元,在 28个行政村试点平坟复耕,几个月时间内,这些行政村的 坟头全部被平掉。 • 县长:殡葬改革“已经到了没有任何退路、非改不可、必 改不可、改不好不行的关键时期”“是与几千年封建陋俗 彻底决裂的伟大壮举。”
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Session 12 杨斌,yangb@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不只是艾滋病
CTMRing:艾滋病日反歧视
• 公益短片《永远在一起》
...其中一位N-G-O负责 人提到,在有的地方,防 艾组织组织活动,宾馆不 提供场地,gong-an也 会干涉。 李ke-qiang追问:“为 什么?”这负责人说:“ 可能是因为出于公共安全 ,担心引发公众恐慌。” 耿乐说: “李ke-qiang当时的表 态让他至今难忘:‘一切 以公权力为借口的歧视都 要严格追究责任!’”...
• Virginia Held(弗吉尼亚-赫尔德) • 关怀、移情、同情他人,对其他每个人的 情感的敏感,这些都可能在实际的情境中 ,比抽象的理性规范或者理性的算计更好 地指导人们理解什么是道德所要求的,或 者至少它们是适当的道德的必要元素。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CTMRing:截访
(访民林丽萍等正准备睡觉,有人在敲门。) 林丽萍问:“是谁?” 对方回答:“查房。” 开门进来后,四个穿特警制服的安元鼎“特勤”说:“身份证拿来。 ” 接着又说:“手机拿来。” 一一收缴之后,指着外面说:“收拾东西,跟我们走。” 林丽萍问:“你们是谁?” “无可奉告。” “你们要带我们去哪里?” “无可奉告。” (每个女人都由两名男特勤押送到门外的安元鼎护送车上,上车后, 特勤们拿着金属探测器在这些女人身上照来照去。) 林丽萍忍无可忍,问道:“你们到底要干什么?” “无可奉告”,特勤们神情严肃地回答。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不同的声音
• 女性的基本道德导向是关怀其他人——以个 人的方式关怀其他人,而不是一般意义上 的关心人——并满足他们的需要。 • 对他人需要的敏感引导女性专心于他人的 意愿超越了她们自己的,把他人的观点容 纳进她们的判断。 • 女性表现在道德判断上明显的冗长和凌乱 的道德弱点,与女性的道德勇气,以及对 关系和责任超越一切的关心是不可分的。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思考线索二:进化论伦理学
•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 • 所有生命形式间的历史关联
– “物竞天择”:延续,过度生产,“生存竞争 ”,变异,适应性,物种形成 – 许多传统道德规范要求动物和人类之间存在着 本质区别(人类尊严)
在当代中国值得关注…
所有制 • 国进民退 • 自主创新 • 政治利益与政治诉求 城乡 • 户籍制度 • 城镇化 • 政治权利
• 曾经的干部/工人差别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思考线索一:男女平等
• • • • 亚里士多德:女性不像男性那么理性 康德:女人缺少公民个性;理性存在(?) 卢梭:男人与女人拥有不同的品德 叔本华:女人终其一生都是孩子…女性性格最根本的弱
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 Tsinghua SEM
劳伦斯· 科尔伯格, Lawrence Kohlberg
• 高中毕业后不顾家庭反对自愿当一名商船机务士,从 事协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犹太难民通过英国海防 偷渡到以色列的工作。这次经历让科尔伯格对一个问 题产生了终生的兴趣,即:在什么时候,一个人不服 从法律和法定权威时,从道德上是有道理的,这为他 日后研究道德发展奠下了基础。 • 这次经历还给他带来了终身的疾病:他被抓住过,并 在塞浦路丝的一个军营里关押过一阵子,他虽逃脱了 ,但却没能逃过一次寄生性肠胃感染,从此以后,这 个毛病时不时地烦他,终生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