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社会化详解

第三章社会化详解

像印度“狼孩”这种野兽抚育人类幼童的事例绝不止一件。 1875年时,瑞典著名的生物学家林耐就记载了关于野兽抚育 孩子的事例:如1344年在德国黑森发现的被狼抚育长大的小 孩;1661年在立陶宛发现的与熊一起长大的小孩。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必要性
从个人角度看 从社会角度看
社会化过程对个人早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 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 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 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理解这一概念的三种角度: ① 文化的角度 ② 社会结构的角度 ③ 个性发展的角度
三、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1. 社会强制性 2. 个人能动性 体现: ① 社会化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 个体自身的因素也决定影响着个体的社会
今天我们见到的各位同学为什么具有不同的性 格特征呢?
人之初,性本善吗?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采 取残忍的杀人手段,将4名同 学唐学礼、杨开红、邵瑞杰和 龚博杀死。而据其交代,杀死 同学的起因竟然只是因为打牌 时吵架,对唐学礼等人说他打 牌经常作弊心生怨气,由此产 生杀人念头。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认为,“打牌时的 口角只是马加爵杀人的导火线,事实上,他的杀 人动机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决不是一天两天就 能产生的”。
• 珍妮(1981)在18个月左右,被锁在一间小屋子中, 发现她时已有13岁。不会说话,但没有发现任何生 理上的缺陷,由于长期的社会隔离,剥夺了她说话 的能力。接受治疗一年后,仍不能产生自我。但取 得很大进步,如学会使用厕所,但从未掌握说出一 个完整句子的技能。
社会化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人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 现代社会的知识、信息快速多变 • 就业方式的开放性与选择性
四、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从社会化的基本活动来看
1. 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家庭) 2. 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职业教育) 3. 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4. 明确生活目标 5. 培养社会角色
▪ 时评人张剑撰文指出,这是一场人伦的惨剧,同室操戈 的的毒手,无情地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强制定格;这也是 整个社会的集体疼痛,这些疼痛中包含对凶手作案心理 的强烈不解、对现世教育的集体忧心;这场人造惨案, 正以悲凉的情绪,渲染着整个社会的躁动与不安。
▪ 1995年清华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案,到 2004年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案,再到2007 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
社会学概论
主讲:王荷英 湘潭大学社会学
第三章 社会化
一、社会化概述
二、社会化的主体与过程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人是无羽毛的两 足动物。”
马克·吐温:“人是唯一知道羞耻或者需要羞 耻的动物。”
化学家:“人是碳原子的产物。” 天文学家:“人是星河的孩子。”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性本善。
二、社会化的涵义
波普诺:社会化就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 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
费孝通: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 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社会性的 过程。
杨心恒、宗力:社会化就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 转化为一个能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 履行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
▪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 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 上海警方表示,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 有毒化合物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现 已被警方刑拘。一个生命过早逝去,让人扼腕叹息,到 底是什么样的仇恨让同室者不惜投毒杀害,耐人寻味。
• 三个在极度隔绝的环境中长大的孩童个案:三个孩子是安 娜、伊沙贝尔、珍妮。
• 安娜(1940)是个私生子,母亲由于害羞,生下她后便把 她藏在一间房子里不让人接触。人们发现安娜时,她已六 岁半了,当时还不会走路、说话、自己吃饭,也不会保持 个人卫生。她没有任何情感表达,对人十分冷漠。安娜被 发现后,先被送到一个智残儿童之家,尔后又送到一所育 婴所。在那里,她的社会技能逐渐提高,到11岁她去世时, 她已开始学会说话。
狭义和广义的社会化
狭义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取得社 会成员资格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包括婴儿 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和青年期 五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少年儿 童为主要研究对象)
广义的社会化在认为,个人社会化就是一个 人从生到死的学习和受化过程,“活到老, 学到老”正是对这一过程的形象描述。(20 世纪50年代以后)
化。 3.终身持续性
命贝 运多 休我芬 想要: 使扼 我住 屈命 服运 。的
咽 喉 ,
海伦·凯勒: 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 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
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 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 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 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 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她热爱生活 并从中得到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 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 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 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 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 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赢得了世 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 家政府的嘉奖。
• 伊莎贝尔(1947)也是个私生子,被她的聋哑母亲藏了起 来。尽管没有学会说话,但她与她的母亲可以通过手势交 流。她也是6岁半被发现的。当她被首次发现时,她对别 人的行为就像“野兽一样”。然而,与安娜不同的是,照 料伊莎贝尔的人使她接受了强化训练。只有几年的时间, 伊莎贝尔就获得了与同龄儿童相似的正常发展水平。
图为哈萨克斯坦“狼孩”。1920年, 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 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一种“神秘的 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 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 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 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这两个“怪 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这就是 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一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