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会考复习(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史会考复习(第一章)

南京市三十九中2007/2008学年高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卷高二历史2006年6月命题人:刘希宁审核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2.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A.反清复明B.反满兴汉C.反对民族压迫D.反对封建统治3.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最重要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B.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被推翻D.孙中山对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认识4.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宣布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诞生D.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5.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旧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三大政策D.中共民主革命纲领6.甘地之所以被印度人民成为“圣雄”,主要是因为()A.领到土布运动B.提出非暴力主义思想C.消弭了宗教纷争D.领导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7.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B.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等实行普遍抵制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D.逐步进行抗税斗争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A.工人运动的兴起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社会主义思想的高涨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9.列宁称马克思和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A.英、法、美B.英、美、德C.法、美、德D.英、法、德10.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科学”在于()A.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11.以下马克思著作出版的先后顺序是()①《法兰西内战》《②共产党宣言》③《德意志意识形态》④《资本论》第一卷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锐利的思想武器B.《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C.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加了1848年欧洲革命,亲自走上前线,直接参加斗争D.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创办了《莱茵报》,以宣传革命13.马克思被称为第一国际的“灵魂”,是因为()A.为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B.在第一国际内部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流派坚决的斗争C.为第一国际起草了纲领D.促进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14.恩格斯对近代两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进行唯物主义科学论述的著作是()A.《英国工人阶级状况》B.《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C.《共产党宣言》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5.以下指导并推动第二国际成立的是()16.下列各项,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的是()A.没收一切私有企业B.余粮收集制C.租赁制、租让制D.取消一切商品贸易17.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要为工农业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D.要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18.毛泽东的“枪杆子中出政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A.中共三大B.遵义会议C.八七会议D.中共七大19.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的标志()A.毛泽东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批判B.中共七大的召开C.井冈山的开辟D.《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20.邓小平与刘伯承合作指挥的战役不包括()A.百色起义B.百团大战C.渡江战役D.开辟中原战场21.“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A.“文革”结束B.粉碎“四人帮”C.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D.改革开放22.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23.完成物理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大综合的理论是()A.物质不灭定律B.相对论C.牛顿力学体系D.电磁学24.牛顿提出的物体机械运动定律不包括()A.万有引力定律B.惯性定律C.加速度定律D.作用与反作用定律25.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益于他的()A.光电效应研究B.狭义相对论C.广义相对论D.和平主义精神26.因受川西地区地震的影响,奥运圣火在四川的传递作了调整;调整后的四川奥运圣火的传递首站选在广安。

在广安,流传着这样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名额手寿巨擎;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此联跟下列哪位人物有关()A.孙中山B.毛泽东C.邓小平D.李四光27.《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礼乐制度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8.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29.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来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30.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样做()A.交唐太宗裁定B.交门下省审议C.交兵部出兵D.交内阁处理二、材料题:31、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应分配必须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

上集的这部分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当地。

所有其余的粮食应立即并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

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

——列宁签署的《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材料二:(1)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2)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规定各是什么经济政策?各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6分)(2)二者最主要的不同特征是什么?(2分)(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32.在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4分)材料一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

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2007年2月7日京西社区材料二江泽民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05年7月31日中国军网材料三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报告请回答:(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1981年,邓小平在对毛泽东评价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6分)(2)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各是什么?(2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面作了哪些成功的探索?(4分)(4)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所开创的哪些政治、经济路线或政策?(2分)33.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王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是祀,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文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其所守也。

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指也。

无非事者。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者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及是悔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材料四: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史记·周本纪》材料五: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这些诸侯于周天子是怎样一种关系?(5分)(2)材料二、三、四说明授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4分)(3)材料五中“周室既衰……政由方伯”说明了什么?(2分)(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能够实行分封制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三、问答题34、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中国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概括指出这三位科学家的重大科技成果。

分别评价这些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

(6分)(2)综合概括三位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良品质?(4分)35、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怎样的重大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主要内容。

(5分)(2)结合图2和图3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怎样的从理论到实践、实现的伟大历史进程?(4分)(3)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有何不同?(2分)(4)综合以上问答你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