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编经济法教程_刘泽海_练习题问题详解

新编经济法教程_刘泽海_练习题问题详解

文档新编经济法教程第一章经济法导论二、单项选择题说明:第1 版第1、2 次印刷时单项选择题共有20 道题目,2010 年12 月27 日第3 次印刷时,保留了17 道题目,将原第1 版第1、2 次的第33 页中的第14 题(C)、第17 题(D)、第34 页中第18 题(A)删除,题序相应变动。

后延续。

三、多项选择题五、案例分析题案例一1.未届满。

2.该承诺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可以。

案例二1.可以协商解决,可以诉讼解决,也可以事后就纠纷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解决。

2.可提起诉讼要求承担违约责任,也可要求解除合同并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3.法院可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也可要求撤销合同,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第二章企业法律制度二、单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BCE CD ABCBCD BCD BCDE五、案例分析题案例一1.可以。

2.可以,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有经营自主权。

3.不应支持,因为该企业设立时没有明确是以家庭共有财产出资,某应承担无限责任,花某不承担责任。

案例二1.乙的观点错误,理由:合伙企业的部规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2.甲的观点片面,理由:甲认为“本企业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是正确的,而由此推定“会计记录真实与否紧要”则是不正确的,企业无论是否具备法人资格都应该会计记录真实。

3.A 的观点错误。

理由:新入伙的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丁的观点错误。

理由:我国《合伙企业法》第22 条规定:“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

即:合伙人部转让财产份额的无须征得其他合伙人的同意,但应当通知。

5.B 公司的观点错误。

合伙企业违约,应接受定金制裁,即向B 公司双倍返还定金共60 万元,但由于返还的定金足以补偿因合伙企业违约而给B 造成的损失,故无须再支付赔偿金。

案例三1.有效。

2.效力待定。

因为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外,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3.不可以。

4.不可以。

因为没有获得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

5.无效。

因为合伙人之间部转让财产份额须通知其他合伙人即可。

案例四1.合伙人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其他财产权出资的,需要评估作价;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故丁以劳务出资不妥;有限合伙企业名称应标有“有限合伙”字样。

2.甲的观点错误。

理由:合伙人不得以合伙企业的债务抵销合伙人自身的债务。

丙的观点错误。

理由:合伙企业部规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乙的观点错误。

理由:合伙人退伙的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丁的观点错误。

理由:合伙企业的亏损分担应按合伙协议约定处理,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企业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缴出出资比例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担。

光的观点错误。

理由:首先该企业协议只在光与乙之间有效;其次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可以追偿。

理由:合伙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若其中一个合伙人偿还了该笔债务,则该合伙人可以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多偿还的部分。

案例五1.甲、乙、丙、丁的主均不能成立。

甲虽退伙,但对退伙前的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乙、丙作为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应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且投资形式不影响法律责任的承担;丁应对其入伙前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甲、乙、丙、丁均有义务承担全部债务,某一合伙人承担全部责任后可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3.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分担。

案例六1.美国公司投资比例不足,美国公司投资比例应不低于25%即100 万元。

2.合同约定的利润分配不合法;同时,适用法律不明确。

第三章公司法律制度二、单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案例一1.符合我国《公司法》规定的有:甲公司委派某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公司经过招聘,聘任吴某公司董事并经股东会表决通过,聘任徐某担任公司总经理,丁不担任任何职务。

不符合规定的有:乙公司委派周某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兼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原因在于法定代表人应由董事长或经理担任;丙公司委派洪某担任公司董事兼任公司监事,原因在于董事与监事不可兼任。

2.不符合规定的有(1)丁与戊合资设立了白水房地产,丁担任该公司的总经理;原因在于同业禁止。

(2)未经公司同意,周某代表公司与长河水泥厂签订了借款合同,出借人民币300 万元给水泥厂。

原因在于不可作为法定代表,无权代表。

案例二1.公司不设监事不合公司法规定。

2.应办理的手续有:(1)评估作价。

(2)备案。

3.应补足出资额,并对其余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其余股东对外承担连带责任。

案例三1.应由6 家发起企业(发起人)连带承担。

2.6 家发起企业连带承担以下责任:(1)筹备公司设立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2)向已缴纳股款的认股人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案例四1.不合法。

2.应认定为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国《公司法》第条规定,违反《公司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5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200 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

第201 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

3.需要承担。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208 条的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提供虚假材料的,由公司登记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 倍以上5 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书,吊销营业执照。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因其出具的评估结果、验资或者验证证明不实,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除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外,在其评估或者证明不实的金额围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五1.对有效,对外仍须A 公司承担,除非债权人同意。

2.是。

3.不用承担。

4.对外仍由A 公司承担,对由甲、乙承担。

案例六1.丁未作答复视为同意甲的股权转让。

我国《公司法》72 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 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在本案中,丁于7 月10 日收到甲的通知,至8 月16 日未就转让事项作出任何答复,已超过30 日,视为同意转让。

2.由乙、丙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乙、丙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3.应当先由乙补足20 万元的差额,公司设立时的甲、丙、丁承担连带责任。

4.合法。

股东提起盈利分配请求权诉讼只需满足两个条件:(1)公司有可分配利润,(2)股东会决议分配利润。

本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满足。

第四章企业破产法律制度二、单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五、案例分析题案例一该企业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况下,于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前六个月,仍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这违反了我国《破产法》的相关规定。

案例二1.破产财产是500 万元。

2.650 万元。

3.根据我国《破产法》第113 条的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1)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2)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3)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二、单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五、案例分析题案例一1.是要约邀请行为,因为其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且容不够具体。

2.是要约行为,容具体而确定,且表示受要约约束。

3.不成立。

不可抗力指的是因发生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避免的时间,以致不能履行。

而价格上涨不导致不能履行。

4.不承担。

因为合同尚未成立。

5.需要。

缔约过失责任。

案例二1.甲传真订货是要约邀请,乙报价是要约,甲回复报价是承诺。

2.成立。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6 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3.依法诉请人民法院撤销该行为。

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

案例三1.成立。

根据《合同法》第37 条的规定,在签字盖章前,一方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合同成立。

2.合法。

不安抗辩权。

3.合法。

甲公司未按时履行合同义务。

4.对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四1.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1 条、第62 条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依照该规定仍不能确定质量要求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2.符合。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80 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

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3.有效。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

受让人丁取得该债权的质权。

4.乙可通过人民法院向乙主债权或者向丙主实现质权。

案例五1.有效。

王某作为该公司董事长代表签订的合同有效。

2.成立。

基于不安抗辩权。

3.可以。

因为乙公司未提供相应担保,且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

4.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5.应对中止履行所对乙公司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6.享有。

担保法规定,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

7.不能行使留置权。

因为机床已被提走,丙公司丧失对机床的占有,无法行使留置权。

案例六1.不定期租赁。

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未采用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2.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21 条的规定,由出租人负担。

3.无偿合同。

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丁公司作为雇主,应支付工人相应费用。

同时可向甲追偿。

4.乙可以要求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23 条的规定,未经乙同意装修,可以有此要求。

5.可以。

理由自傲与出租人有在租赁期间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的义务。

6.主占有物返还请求权。

案例七1.要约。

2.新的要约。

因为条件已经改变。

3.不必。

不可抗力免责。

4.可以。

因为乙不能履行合同主要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