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管理程序
1、目的:
指导公司的质量改进,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衡量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2、范围:
公司质量管理运行中所产生的一切质量成本的管理。
3、职责
3.1 总经理对质量成本管理负全责。
3.2 分管质量的副总负有具体组织质量成本管理的责任。
3.3 质控部: 1.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制度;
2.组织落实、监督、考核质量成本计划;
3.组织进行质量成本分析, 定期向总经理提供质量成本报告;
4.组织制定质量成本改进计划, 并协调落实。
3.4、财务部: 1.负责制定年度质量成本计划;
2.确定质量成本科目, 收集数据, 并进行汇总、核算;
3.组织进行质量成本经济分析, 定期向总经理提供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和有关资料。
3.5、各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的质量成本计划, 收集并核算本部门质量成本数据, 按期向财务部和质控部抄报, 提出本部门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制定实施质量成本改进和降低的具体措施。
4、术语
质量成本是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费用, 它包括确保满意质量所发生的费用, 以及未达到满意质量而产生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5质量成本的构成:
6、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程序
6.1 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 明确职责, 为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6.2 制定质量成本的管理办法, 使质量成本管理有章可循。
6.3 对各负责人员进行质量成本的知识教育和业务培训。
6.4 实施流程图:
↓
7.质量成本预测与计划
质量成本预测是制订质量成本计划的主要依据。
7.1 质量成本预测分长期、中期和短期质量成本预测。
7.2 质量成本预测工作程序:
7.2.1 收集信息资料
7.2.2 根据信息资料和质量方针目标, 确定质量成本的目标值。
7.2.3 根据质量成本目标值制订质量改进计划, 并预测改进后能获得的结果。
7.3 质量成本预测方法
7.3.1 长期质量成本预测采用经验判断法, 依据已掌握的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料, 由质控和财务组织人员对预测期内质量成本有关项目进行预测和推测。
7.3.2 中期质量成本预测采用比例测算法, 由财务部根据质量成本的历史资料, 预测产品产值、销售收入, 利润等比例来预测质量成本。
7.3.3 短期质量成本预测采用计算分析法, 由财务部负责质控部协助采用一定的科学分析方法, 对质量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预测。
7.4 质量成本计划:
质量成本计划是在预测的基础上, 为满足质量要求所需的费用计划。
( 质量成本计划表见附录A)
7.4.1 编制质量成本计划的步骤:
a、收集资料进行预测;
b、确定质量成本总额及降低率;
c、编制质量成本计划;
d、将质量成本计划目标和措施, 按项目、部门展开落实。
7.4.2 质量成本计划内容
a、总质量成本计划;
b、主要产品质量成本计划;
c、质量成本构成比例计划;
d、质量改进措施和费用计划。
7.4.3 质量成本计划除计划表外, 还应包括:
a、质量成本目标;
b、为完成计划所采取的措施;
c、检查和考核办法。
8. 质量成本核算程序: ( 核算流程图见图一)
8.1.1 按部门建立分级核算制度和核算点。
8.1.2 各级成本核算员负责收集成本核算数据。
8.1.3 由财务部按期编制质量成本报表( 见附录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