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一、常见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常见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1、点号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内点号和句外点号。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顿号(、)、逗号(,)、分号(;)、冒号(:)4种;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的停顿,有句号(。

)、问号(?)、叹号(!)3种。

各种点号的停顿时间的长短排列如下:、﹤,﹤:;﹤。

?!2、标号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见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____)二、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1、顿号(句子内部并列词语或短语的停顿)1) 数字并列表省略时用顿号,表概数时不用顿号。

如:三年级二、三班的同学今天下午劳动两三节课。

(表省略)(表概数)2)停顿较短的并列成分(如:锅碗瓢盆交响曲)或集合词语(如:工农兵中小学生公安干警)之间不用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不用顿号,改用逗号。

如: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

4)并列的分句做句子的成分时,使用顿号;各自独立成句时则使用逗号。

如:难道说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就可以不顾工程的质量而随意改变设计方案吗?(作句子的成分)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各自独立成句)5)如果大的并列成分里包含着小的并列成分时,那么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如:克隆羊、克隆牛的诞生,“神舟的五号的发射、回收,标示着我国科学发展的新水平。

小并列大并列小并列2、逗号(略)3、分号(复句内部并列分句的停顿)1)复句内并列分句的停顿使用分号。

如: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反映正确就是客观的;反之,就是不科学的。

(前后正反对照,构成并列,当使用分号)如果表承接关系则不然。

如:我们高兴得大笑,笑得从马背上栽下来,躺在深雪里还是止不住的狂笑,直到笑得眼睛里流出了泪水。

(几个句子构成承接关系,当使用逗号,不能使用分号)2)并列分句内有逗号存在时才可打分号,否则只能打逗号。

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分句内有逗号)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分句内无逗号)3)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关系处也可用分号。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分号前不能使用比它停顿时间更长的句号。

如:一、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将分号改成句号,或将句号改为逗号。

)5)分项列举其中有逗号时才可采用分号,分行列举则不然。

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是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在人们的消费中占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大众化。

(分项中无逗号,故分号要改为逗号)我们学习要做到:一、勤奋刻苦;二、不懂就问;三、善于总结。

(因是分行列举,故可直接打分号)4、冒号(表示句中较大的停顿,可以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1)表提示性话语后面,如称呼语、说、问、想、是、讲、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词后面一般要加冒号,如不需要较大停顿以示强调的也可用逗号。

如: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表明:金钱的占有量不是衡量幸福与否的标准,而且从来也不是。

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表总结的话语前面要打冒号。

如:教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的学:师生关系十分融洽。

3)不是独立的引文前,不能用冒号,改为逗号或者不用。

如: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这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古人不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吗?4)不是直接引述别人的话,而是转述的,则“某某说”后面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如:他说,他要走了。

5)冒号的作用一般要管到句末,管到的地方一定要打句号,否则就不要打冒号,改成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如: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姗在一起谈笑风生。

(冒号只能管到“程乃姗”处,此处不能打句号,所以将冒号改为破折号或不用。

)6)同一句话中不能连用两个冒号,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如: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两个冒号任意改一个为逗号)7)“某某说(问、道、讲、答)”在引文前,用冒号;在引文中,用逗号;在引文后,一定要打句号。

如:他说:“我要走了。

”“我要走了,”他说:“明天还要上班。

”(冒号改为逗号)“我要走了。

”他说,于是就出去了。

(逗号改为句号)8)冒号后面不宜再用“即”“如”等一些提示下文的词语。

如:这项人类社会活动兼有一系列特有的专业特性:即普遍性与特殊性,思想理论性与行为艺术性。

(将“即”去掉,也可将冒号改为逗号)5、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1)有些句子虽有疑问词但并不是疑问语气时,句末不打问号。

如:我不知道他道车站去接谁。

2)倒装问句,问号打在句末。

感叹号也如此。

如:怎么啦,你?你放着罢,祥林嫂!3)选择问句只在句末打一个问号。

如:她是从四叔家出去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婆子家然后成乞丐的呢?4)问句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时,不打问号。

如:整治马家沟河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非常关心这条河怎么治理?里的两岸居民将怎么办?(两个问句成为“关心”的宾语,成为陈述句,前一个问号变成逗号,后一个变为句号。

)5)连续发问的独立的问句每一个都要用问号。

如:这个问题该不该解决呢?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来解决呢?6、引号1)如果引文是完整独立的话,则前引号前用冒号,引文末尾的点号放在后引号内。

如: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2)如果引文只是作者话的组成部分(句子的成分),则前引号前不能用冒号,只能用逗号或者不用;后引号前不能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因它们除表停顿外,还可表语气)。

如在句末,点号当放在引号外。

如: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这是大部分北京人的心态。

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去掉冒号,句号放在引号外。

)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不大的队伍便冒着雨出发了。

7、省略号1)省略号后不宜再用“等等”“及其”等词。

如: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省略号与“等”保留其一。

)2)省略号后不宜再使用除引号之外的其他点号。

如: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将逗号去掉)8、括号与破折号1)句内括号是表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里某些词语的,当紧贴在被注的词语之后。

括号前不能再有点号,括号内的话的末尾不能再加点号(问号、叹号除外),如在句末,括号当放在点号前。

如:出版社除了出《读书生活》和《认识》两种杂志外(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

后一种杂志只出了两期,已很少为人注意。

),还出了若干译著。

(括号应紧贴在“杂志”后,“注意”后的句号去掉。

)要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自学《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括号当移到句号前面)2)句外括号是注释整个句子的,当放在句末点号之后。

括号内的话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它的末尾可用点号或者不用。

)如: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3)表解释说明的话能到句末就要用冒号,只能到句中就用破折号、逗号或者不用。

如: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大会理事。

(表解释说明性的话到了句末,所以破折号要改为冒号。

)汉字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和其他文字大不相同之处是有超越时空的特色。

(表解释性的话只到“假借”处,没到句末,故将冒号改为破折号。

)4)破折号前后不宜再采用“即”“如”“就是”等表解释说明性的词语。

如: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将“即”去掉,或者将破折号改为逗号)9、书名号(表各类作品)1)书名号只能用于表各类作品的名称如: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剧作名、雕塑名、摄影作品名、邮票名、歌曲名、图画名、讲话名、讲座名、简称名等。

但研讨会、座谈会、作品展览的名称,比赛活动、调查活动、征文活动的名称,课程、学科、课题的名称,培训班、报社、出版社的名称,奖品、奖状、商标的名称均不能使用书名号,有时为了表示强调可以使用引号。

如:“刘少奇与中国”专题研讨会“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今天下午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我校开设了图书发行学概论、图书发行企业管理、图书市场信息学等十几门课程关于“两保两挂”的多视觉理论思考联合课题开设高等电子自控专业班人民日报社荣获“最佳印象”奖2)还没写的文章用引号,不用书名号。

例:请写一篇题为“凝聚”的文章。

我刚写完一篇题为《凝聚》的文章。

以“凝聚”为题,写一篇文章。

怎样正确使用书名号1.怎样正确使用书名号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和法规文件等的名称,例如:《中学生》、《语文报》、《涛声依旧》。

使用书名号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用双内用单,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在书写时不能放在一个格子里。

《读〈石钟山记〉有感》(二)书名与该书中的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

《苟子•劝学》《史记•项羽本纪》(三)写文章时,题目不要加书名号。

(四)和“序”有关的书名号,如《<农村调查>序言》,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该文只是序,而非正文。

如果正文与序同时存在,则应该这样写,如:《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这两个书名号都是正确的,如果写成《<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或者《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都是不正确的。

(五)使用书名号时,必须弄清楚,句子本身是否在强调需要加书名号内容的名称性,如果强调其名称性,则用书名号,如果侧重强调题目的内容,那么需要加引号而不是书名号。

如:我刚走进电影院,就看见屏幕上赫然投着“生死抉择”四个字。

这篇文章,题目为“梅花岭记”,其实是在赞颂明末抗清殉国的史可法。

上句如果把引号换成书名号就不妥当,因为从句子的本身看,原句是在强调题目的内容,意在与“其实是在赞颂明末抗清殉国的史可法”形成对比。

再看一个句子:大家都知道赫赫有名的《铁道游击队》,但你知道它的真实的政委是谁吗?上句中的书名号的使用是不对的,从后半句可以看出,此处的“铁道游击队”并非电影名称或者小说名称,而是指“铁道游击队”这支队伍,应该把书名号换成引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