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活中的线条》,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阐述。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生活中的线条》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4课的内容,属于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的“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教材的要求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线条,体会直线与曲线带给人们的动与静的感觉。
这是一堂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于一体的美术课。
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的丰富表现力,体验用线条作画的乐趣。
而且能够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领进缤纷的艺术世界。
我计划用1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改的精神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学生能够体会不同种类的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而学生能用曲线与直线表现出动与静的感觉就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学生能在对不同的作品观察和创作中提高分析能力和造型能力。
(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感受线条的动与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够运用曲线或直线表现出动与静的感觉。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依据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为主,以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范例等直观教具。
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这就是我这节课所用到的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与教法不能分割的是学法。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科学的学习是一把开发学生智慧的金钥匙。
四年级学生属于高年级阶段,认知能力相对较强,基于以上学情分析,在学法指导上我结合(音乐)等相关学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采用欣赏、游戏、讨论、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生活中的线条》,教具上我准备了资料丰富的多媒体课件,
而在学具上则需要学生准备画纸、彩色笔或水彩颜料等。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美术学科特点,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下面我将着重来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主要有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约2分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我将以师生互动游戏(猜一猜想一想)进行导入:四开大的两张画纸上分别画上直线和曲线。
请学生说说你看到这条直线想到了什么,再请一位学生说说看到曲线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说出直线联想到地平线,曲线联想到海面。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直线和曲线,就像我们今天的课题《生活中的线条》(揭示课题:卡纸书写好的课题)
这里面就有非常多的线条,我们一起来看看。
环节二:情趣教学,形成认知
1.请学生观察课题,并说出课题中出现了哪些线条。
总结我们看到的线条有:直线、曲线、折线、虚线、斜线、螺旋线……还有细心的学生发现了,我们的线条里面有粗的,也有细的,有密的,还有疏的。
我会表扬细心观察的学生,带领着全班同学一起认识这些线条。
2.不同线条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身边的直线带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课件展示):我校教学楼、教室里的窗户、电线、我们学习用的课桌、家乡的大桥等。
看完了我们身边的直线,再来看看身边的曲线(课件展示):绽放的烟花、舞动的线条、美丽的鲜花、甜美的水果、流动的河流、可爱的斑马等。
同学们从这些景致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如果是你会怎样表现这些线条呢?板书(粗、细、密、疏)
3.接着进行(我来说,你来画)的游戏。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学习的知识在练习纸上尝试画出以下事物:1、水平如镜的湖面。
2、微风吹拂的水面。
3、雨滴落到平静的水面。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
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1、直线:给人静止、简洁、力量的感觉2、波浪线给人运动、流动的感觉;3、虚线:给人断断续续的感受;)。
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事物尝试进行,为了使画面更加生动,还可以加上喜欢的色彩。
引导学生画礼花的线条极富有弹性,适合用弧线来表现;斑马身上的线条较有规律,适合用较粗、整齐的线条来表现;彩带的线条流畅而有节奏,可用富有动感强的线条表现。
同学们画完了,现在老师带领大家来欣赏现代画家晁楣、林平两位大师的作品(课件展示作品图片)晁楣的作品是运用静止的直线表现版画《春醒》林平用的是柔和的曲线表现中国画《天水牧歌》。
我们不得不惊叹画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
接下来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怎样用丰富的线条表现美术作品。
(通过游戏、探索认知、师生绘画、欣赏名作,让学生知道曲线与直线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用时约12分钟)
环节三:创作实践,扩展想象
(1)、我将用(城市景象)作为课堂绘画主题请学生尝试创作。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看到的城市是怎样的?(播放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城市,然后请学生说
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些该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现。
启发学生运用各种粗、细、疏、密的直线、曲线进行创作。
比如要表现屋顶时可以用粗、细相间的静止感觉的直线来表现;花草可以运用运动感强的弧线、波浪线表现。
学生创作时播放优秀学生作品和一些轻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创造美、展示美。
我会巡视辅导并对构思新颖的学生进行奖励。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作。
提醒学生在绘画时注意线条粗、细、疏、密,色彩的运用。
画完要及时整理课桌,回收物品,养成良好习惯。
(本环节在练习的过程中播放音乐,可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创作所带来的乐趣,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我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创作。
用时约18分钟)环节四、评价欣赏,提高审美
创作结束,我组织学生将作品悬挂展示。
学生自愿分享作品,说说给大家听。
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图、线条运用、色彩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老师鼓励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并提出建议,给学生指引方向,提高审美能力。
通过学生投票,选出大家心目中最喜欢的作品,装饰我们的教室,美化我们的生活。
(本环节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促进他们交流学习使美术教学与生活融合。
用时约5分钟)
环节五:课后拓展,归纳总结
科学有趣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
在课即将结束时,提问:“孩子们,这节课你快乐吗?”鼓励学生课后把这份快乐传递下去,课后与家人朋友共同感受生活中不同线条带来的美感,体验发现的乐趣。
例如:家中的窗帘、床单和衣服上的图案都可以用到奇妙的“线宝宝”。
下周上课与同学们分享,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本环节让学生回顾快乐,加深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印象同时又是对本节内容的归纳总结。
用时约3分钟)
接着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的意义在于明确、简洁的表达课文内容,设计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做到教学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
课题:生活中的线条
基本特征示意图学生作品展示区
静止的线条--直线
运动的线条--曲线
粗、细、疏、密
最后,我以卡尔威特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说课:绘画可以使孩子一生更加富于色彩。
使孩子更能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并使孩子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以上就是我今天全部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