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 (3)1 项目提要 (3)2 编制范围和依据 (4)3 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 (5)4 研究结论 (6)5 问题与建议 (6)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 (8)1 项目区基本情况 (8)2 项目建设背景 (11)3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必要性 (12)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6)5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奋斗目标 (19)6 搬迁农户的确定 (20)7迁出地基本情况 (21)8 搬迁人员经济发展思路 (23)第三章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规模 (24)1项目场址现状 (24)2场址建设条件 (24)3项目建设规模 (30)第四章项目设计方案 (32)1 设计概述 (32)2 设计依据 (33)3 规划设计方案描述 (33)4 建筑方案 (37)5 道路设计 (40)7 给排水设计 (55)8 燃气设计 (63)9 电气设计 (63)10 暖通及空调 (71)11 消防设计 (72)12 环保设计说明 (77)13 节能设计说明 (78)14 无障碍设计说明 (80)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82)1 编制依据 (82)2 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82)3 污染因素 (83)4 环境影响初步分析 (83)5 环境保护措施 (84)6 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86)7 环境影响评价 (86)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87)1 安全依据 (87)2影响劳动安全与卫生的因素 (87)3 安全设施 (87)第七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89)1 组织机构 (89)2 人力资源 (90)3 项目实施进度 (91)第八章工程招投标 (96)1招标范围 (96)2 投标程序 (96)3 招标基本情况表 (97)4 招标方式和投标划分 (97)第九章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贷款偿还 (98)1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98)2 投资估算编制范围 (98)3 估算依据及说明 (98)4 本项目投资概算 (99)5 资金筹措 (101)第十章社会评价 (102)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 (102)2 生态评价结论 (102)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103)1 实施方案总体描述 (103)2 结论和建议 (103)附件:1.《##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县2013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息府办通[2012]91号);2.##县2013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审查意见;3.##县人民政府关于对2013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用地及资金的承诺;4.关于解决##县2013年生态移民人口就业问题的专题会议纪要;5.迁入点土地情况说明;6.项目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7.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8.地质灾害情况说明;9.项目环评保护申请书;10.迁入点污水处理情况说明;11.迁入点建设情况说明;12.迁入点供电情况说明;13.迁入点供水情况说明;14.迁入点通讯、闭路电视接入情况说明;14搬迁贫困户情况说明;15.移民工程迁出点情况统计表;16.搬迁入户调查统计表;15.迁出点位置图;16.迁入点现状图。
第一章总论1 项目提要1.1 项目名称: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1.2 建设性质:新建1.3 项目地址:该项目位于##县小寨坝镇。
1.4 主管单位1.5 项目主管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主管单位定代表人:。
1.6 项目规模贵阳市##县2013年度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6271.95m2,建筑占地面积为5080.2m2,总建筑面积为29030.7m2。
其中:居住面积为20999.0㎡,商铺建筑面积为8031.7㎡。
总安置户数为228户718人。
1.7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基础设施、生活设施三个部份。
(1)生产资料部分:调整建设用地54亩,新建移民商铺8031.7m2。
(2)基础设施部分:供水工程拟建输水管道2km,其中主输水管道0.45km、配水管道1.55km;供电工程拟建10KV供电线路0.5km、220V配电线路5.5km;拟建道路0.45km,行车道路宽7m,路面为砼、沥青结构;平整建设场地36271.95m2;配电房和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
(3)生活设施部分:新建移民住宅718套共19390.1km2。
1.8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1)项目总投资贵阳市##县2013度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4546.90万元。
其中:建安工程投资4035.35万元;建设工程其他费295.03万元;预备费216.52万元。
(2)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4546.90万元。
①住宅部分:中央及省12000元/人;合计861.6万元;。
②基础设施部分:5000元/人(贵阳市、##县按照1:1匹配),共计359万元;○3征地及前期工作经费:1000/人,共计71.8万元(由市、县财政补助);不足部分资金3254.5万元,由其他部门整合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解决。
1.9 项目工期:本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
2 编制范围和依据2.1 实施方案编制范围本实施方案主要研究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工程方案、项目与管理和项目效益分析、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内容,并最终得出实施方案及建议。
2.2编制原则(1)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应能满足##县建设“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项目”规划要求。
(2)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当地民风民习,建筑除满足使用功能外,体现区域民族风格和特点。
(3)功能设施设计,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技术规范要求。
2.3编制依据(1)《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2012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12〕14号;(2)《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3)《贵州省关于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意见(讨论稿)》;(4)《贵阳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5)《贵阳市##县扶贫开发十年规划》(2011—2020年);(6)《小寨坝镇扶贫开发十年规划》(2011—2020年);(7)项目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实施方案的委托书;(8)国家有关部门关于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文件、意见及规定,以及与本项目“可研”有关的其他相关文件;(9)有关行业规范、规定、标准;(10)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3 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总用地面积为36271.95m2;建筑占地面积为5080.2m2;总建筑面积为29030.7m2;A户型6013.5 m2(60户,住房73.72㎡/套,门面24.0㎡/个,12 户/栋,1202.7㎡/栋(含门面),共计5栋,总建筑面积为6013.5㎡);B户型19584.0 m2(144户,96.3㎡/套,门面29.0㎡/个,12 户/栋,1632.0㎡/栋(含门面),共12栋,总建筑面积为19584.0㎡);C户型3433.2m2(24户,112.42㎡/套,门面26.0㎡/个, 8 户/栋,1144.4㎡/栋(含门面),共3栋,总建筑面积为3433.2㎡)。
容积率:0.8;建筑密度:14.0%;绿地率;40%;户数:228;商铺:228个。
4 研究结论##县2013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方针,符合《贵阳市##县扶贫开发十年规划》(2011—2020年)和《小寨坝镇扶贫开发十年规划》(2011—2020年)。
该项目抗风险能力强,实施周期短,配套条件好,工程设计方案可行,社会效益显著。
方案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建设切实可行。
5 问题与建议优化设计,降低投资;加强地勘,严防地质灾害发生;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保证资金及时到位,使项目能按期完工。
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1 项目区基本情况(1)##地处贵州省中部,省城贵阳市北郊,贵州第一大河——乌江南岸。
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7′29″至06°53′43″,北纬26°57′42″至27°19′45″。
东临开阳,南接修文,西北与遵义、金沙两县相望。
县城南距省会贵阳66km,北距历史名城遵义87km,是黔北及重庆、四川两省市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
2010年全县常住人口为212879人,人口密度为205人/km2。
下辖4镇6乡,161个行政村,7个居民委员会。
(2)历史沿革##县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秦朝时属新象郡且兰县,隋时属牂牁郡牂牁县。
因地处黔中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火不断。
公元1682年,明朝廷派兵平息战火,驻兵县境,筑坚城一座,崇祯皇帝取“平##火”之意,赐名“##”。
明建##于襄千户所,隶属贵州都指挥司。
清撤卫所并入修文县。
公元1914年,##正式建县。
(3)自然资源##县总面积1036kn2,境内峰丛山地与丘陵、小盆地相间,海拔最高1749.6m,最低609.2m,相对高差1140.4m,南望山、西望山两大山脉东西排列,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
全县土地面积10万公顷,其中有耕地3.3万公顷、林地4万公顷、园地0.03万公顷、草地1万公顷,水域0.17万公顷。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磷、铝、硫铁、褐铁、硅、水晶、重晶石、高岭土等,其中尤以煤、磷储藏最丰、品位最高。
(4)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已查明的树木有104科263种,野草61科227种,药用植物110科227种,水生、陆生和两栖动物数百种。
县境北濒贵州省储水量第一的乌江库区,境内河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7.8km,流域面积大于20km2的河流有12条,多年平均流量5.85亿立方米,平水年常年保有储水量4.65亿立方米,水资源十分丰富。
主产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籽、烤烟、花生、茶叶。
有机械、化工、食品、建材、采矿等工业。
##河网密度大,水资源丰富,并已建成了青山湖、下洪马、板厂等一批中小型水库,现县城已建成日供水总量达3万吨的3个水厂,小寨坝、温泉、西山等工业区供水设施配套,为引进企业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建设的日供水2万吨的一期供水工程已投入使用,城乡生产生活用水供应充足。
(5)旅游资源##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丹霞地貌特征明显,山、水、林、泉、洞等各种景观齐备,具备“江南园林”应有的精华。
有可饮可浴、被誉为“天下第一神汤”的##温泉;有山奇石异、林茂竹丰、庙宇林立,被称为“南来佛教第一山”的西望山;有风光旖旎、深蕴长征文化的乌江峡;有以多缤洞、龙滩洞为代表的瑰丽多姿的溶洞群,还有深山湖泊青山湖、温泉天台原始丛林、团圆山“陨石坑”……(6)交通条件##县地处黔中要塞,川黔铁路、210国道和连接四川、重庆南下出海通道的贵遵高等级公路南北纵贯全境,乌江库区峡谷有62km的过境航道。
川黔铁路过境段总长50km,纵跨东部两镇一乡,县境内还有3条铁路支线深入工矿区,有客货站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