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

20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到了我们名家论坛的时间了,我今天给大家讲的主题是货币政策的工具。

上一期节目当中我们给大家讲了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我们又谈了中央银行一个相对独立于政府之外,它是政府的一个机构,理财的一个机构,但它又不能完全听命于政府,如果让负责银行的,比如中央银行的银行完全听政府的话,我们的经济就会或者是大起或者是大落,因为中央令一下,咱们快上吧,那就是把钱也配上,说现在太热了,咱们干脆就压缩贷款,就冷了下来。

所以我们经济总是在出现大起大落。

美国经济走了八年的经济的,一直稳定的增长,格林斯潘在90年代,确实为美国的经济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说中央银行在经济生活中这么重要,通过什么去打开水龙头,怎么打开的?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给大家讲的主题,就是货币政策通过什么样的工具来做的?首先我在这儿要跟全国的电视观众朋友们说一句,比较深奥的东西,也比较抽象,但是很重要,有耐心的希望听下去。

大家知道中央银行控制着货币的供给,我说过,中央银行在控制着货币供给的水龙头,打开水龙头这个钱就从而流出来,如果拧紧的话,这个钱就收走。

水龙头怎么打开的?有三个工具,第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法定准备金率。

我们曾经在前两期的节目中给大家讲了法定准备金,什么是法定准备金,就是当我们把钱存进银行的时候,存100块钱,有多少钱必须交到中央银行,如果法定准备金是10%,90块钱可以贷出去,10块钱要交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是5%的话,你可以贷出95块钱,那5块钱必交中央银行。

我们大家知道吗?这些法定准备金率是向下走的情况之下,是不是就是把水龙头打开,带的钱带了,水龙头就打开了。

法定准备金从高向下的时候,钱已经流了出来,就等于拉开水龙头,就好比是给汽车加油了,你车要上路的之前,是不是要加油,经济也如此,把钱放了出来。

但是请问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拧紧了水龙头,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比如中央银行觉得经济有点太热了,放的款太多了,要产生通货膨胀,甚至通货膨胀太高了,它准备拧紧水龙头的时候,你们想从5%-10%的时候,或者是10%-15%的时候,如果升了10%,是不是原来带95块钱现在只能带85块钱了。

可是银行已经把钱贷出去了,银行就按照原来的法定准备金率,把钱都已经贷出去了,以前比如有一个亿,我按照这个数已经贷了,一个亿的95%,可以贷多少?九千五百万。

你现在可以贷多少?八千五百万,要收回多少钱?这时你要企业中必须赶快把钱收回来,我必须交中央银行。

大家知道吗?打开水龙头容易,关上难。

用这种方式关难,这是非常强烈的手段。

等你们哪一天,你们在新闻上在财政新闻上,你们听到了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时候,这就是非常强烈的措施出现了,银行将处于非常困难的状况,因为钱都贷出去了。

所以这个手段不经常使,但是知道,这是一个手段,但是不能经常使。

它向下我们一直在向下,很低了。

说明这个钱一直大量的向下放。

如果这个钱要向上收的情况之下,这时钱已经都放走了,除非银行还没有贷出去,你可以交,如果银行把钱贷出去,等于告诉所有的企业把钱赶快回来,我必须交中央银行。

这样的话就会引起非常强烈的手段。

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的。

中央银行还有第二招,不是就一招。

它招多,还有一招。

比如是,你手中买了一张债券,一万块钱,买了一张短期债券,国债,一万块钱一张,三个月到期,在两个月半的时候,你级想到这笔钱,怎么办?就把这个拿到银行去,叫贴现,银行把这张票收了,但是银行会不会再把买债券的利息给你,不但不会给你,可能还要罚一点钱,因为你没到期,银行把这个钱给你。

到了三个月的时候银行可以兑这个,银行就赚这个差额,这是贴现率。

如果商业银行收了债的票,买的这张债券之后,如果它不需要钱,就会放到那个地方等到三个月的时候,它就兑现了,它就赚后面一道,可是没想到,它也需要钱,它把这张票到哪去?到中央银行去叫再贴现,中央银行就给他一点钱,把这个票收下。

中间也有一个贴现率。

我给你多还是给你少?我要给你少,我告诉你我的货币政策是紧的,就看我给你贴现率的高和低。

我们中国叫再贷款利率,大家听过这个词吗?就是说企业找你贷款,找银行贷款,银行给一个贷款利率,如果商业银行缺钱了,找中央银行贷款,再贷款也给你一个利率,就看它给你高和低?如果现在给你一个特别合适的利率,说明它想把钱放出来呢,当给你高利率的时候,是不是你也给企业高利率,你不能高价来低价出?它也在敬业。

所以中央银行贴现率,是它一个控制货币供给闸门的一个手段之一,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贴现率。

我们说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做什么,就在做这件事,重要的做这件事。

利率是由谁来决定的?在市场经济的过程,利率不是由国家来决定的,也不是由政府来决定的,是由市场来决定的。

不是中央银行来决定利率,中央银行不能决定利率?为什么?大家知道,这个利率是由市场来决定,我们讲市场经济价格最基本的,我们从一开讲的时候就讲过,有一个看不见的手,所有的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你们说美元的利率,以前是不是高的,为什么现在这么低?如果大家都抢美元,你们看美元的利率会不会就高呢?就高,在美国也如此,如果大家都不要的话,利率就低,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那么联邦中央银行做什么?中央银行只能决定一个贴现率。

也叫联邦基准利率。

你们有时在电视上看到出现过一个联邦基准利率这一块,就是说,它只能做什么?当你找我借钱的时候,商业银行如果钱不够找我借钱的时候,我给你规定一个利率,这个利率要是高,如果很高,5%,我就是等于告诉你,花钱谨慎着点,向外贷钱的时候,就得向5%以上贷,你想赚1%,你也得6%向外贷,如果给你一个10%,说明现在的通货膨胀很严重,我不准备把钱发出去,如果你找我借钱,我就给你一个高利率,如果10%要拿到这笔钱的话,向外再贷的情况下,是不是得10%以上,成本这么高,大家就不去贷钱了,大家看这个经济过热是不是就压了下来?企业也不去贷了,你要再越来越高,他就不贷了,所以中央银行只能干这样一件事,在货币政策上面,它决定的是贴现率,当商业银行找我借钱的情况下,我给你一个利率,高和低,我要给你一个高利率,告诉你经济现在太热了,我不决定把钱放出去,我的水龙头不打开,如果它给你一个低利率现在经济有点冷,便宜点,向外贷。

我们又说了,我们银行根本就没打算把钱贷出去?当然那不可能,银行就不干了,就自己留好了准备金,留了很多,就是保守的银行没有贷那么多,但是自己有。

在这种情况下,储户来取钱有钱,贷款有钱,这些银行不就不影响了吗?它只能影响哪些银行?想找它贷钱人,但是全社会现在都看这个杠杆,美联储主席每月例会的时候,一定决定利率的升和降,我们说利率的升和降,实际上它另外一个名词叫贴现率,也叫做再贷款利率,找它借钱的是给一个什么样的利率,全世界都看这个,知道它把利率一提高,经济就开始通货膨胀,把利率一下降,说明经济太箫条了。

它爱利率不动的情况下,不冷不热。

我们一定要这样看,我们一定要看美国,动还是不动,你们看战争打起来,如果战争打起来的话,当然我们不希望战争打起来,我们希望世界和平,我们希望通过坐下来谈判的方式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真的要打起来的话,大家来看,美国美联储的利率是升还是降,它的升和降都告诉你信息了,如果它不动也告诉你信息,所以大家知道这个手段也应该经常使。

这个手段也是比较强硬的一个手段,也不经济使。

一般情况下不做,因为动利率,会影响到很多。

大家想一下,如果利率升上去,是不是企业贷款就困难了,企业贷款困难了,经济就放慢了?一般情况下不经常动。

最常使的是什么?就是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操作。

它在公开市场上去买进和卖出债券,有三个月的,半年的,一年期的,五年期的,今天你企业手中有一笔闲钱,既没想投资,也没想做投资,不想再扩大生产了,觉得差不多了,规模经济了,也不想进股市,觉得风险太大了,有一点闲钱,那咱就买一点债券吧。

债券的利息高于银行的利率,同时风险又小于在股市中买的股票,所以就了债券。

如果你有短期的闲散的资金可以去买债券,大家都可以去买了。

那么,中央银行做什么?中央银行如果决定现在发现经济太冷了,就像美国今天一样,就打开水龙头,怎么打?就是公开市场上去买进或卖出债券。

现在美国经济已经有点冷了,已经到了今天了,很冷的情况之下,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的业务上,是究竟怎么打开水龙头,是买进国债还是卖出国债?观众:我感觉是卖出国债,因为国债一旦流入市场,会在市场上找到资金,这样企业的以后,就可以有充足的资金来发展经济,这样的话,经济就可能给热,有可能热起来,我感觉是这样。

韩秀云:还有谁怎么看?观众:我认为应该是让它回购国债,把资金放出去,让企业去发展。

韩秀云:这是货币银行学非常了一点。

也是西方中央银行的操作的它说这项工具使用最频繁的,一个是买进,一个是卖出。

但是知道,当经济太冷的时候,流通领域中需要的是什么?是钱。

经济太冷了需要的是钱。

比如现在我们说,要是卖出国债的情况之下,大家想,你把国债卖出,你收回的是不是钱?如果你买进的话,你从民间,从社会上买进这个国债,你放出的是什么?放出的是现金,是不是把水就放出来了。

大家知道在公开市场业务上,中央银行是这样做的。

它发现经济太冷了,经济太冷了,东西都卖不出去,如果手中有钱,不是都去消费了吗?你们不就去投资了吗?我收购你们手中的国债,卖给我吧,合适卖给我,我把钱放给你们,你们去消费、投资买股票,再什么都行,只要在合法的范围之内,就是它买进,何时卖出?我们说的是中央银行何时卖出?当它发现经济现在太热了,热到了只要有机会就能赚钱,大家拼命想投资和消费,经济中出现了泡沫,利润升得太过了,赚钱赚得太快了,有问题的情况下,膨胀率也在向上的时候,经济太热了,要照这样下去,我们的供给不够,因为需求太旺了,大家想,当需求太旺,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这时就出问题的。

通货膨胀上来了。

那么,中央银行在这时就卖出国债,把国债卖出了,大家手里把钱给了它,我们那手里拿的是什么?拿的是那张国债票,给你的利率也比较高,可是那张票你不是不能消费吗?你要消费可以贴现,一贴现就损失了。

不能随便贴现。

大家来看,公开市场业务,这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最经常使的一个手段,因为对经济进行微调。

不会产生大的动荡,是微调;买进和卖出。

大家知道,在经济通货膨胀时期,卖出债券,回笼货币在箫条的时期是买进,向市场投放货币,让货币供给增加,来刺激需求。

这三种工具当中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是公开市场业务,因为这项政策比较温和,对经济起微调,而法定准备金率和贴现率,都是相对强硬的手段。

因此,当我们看到,观众同志们当你们看到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和贴现率在改变的时候,一般都被看作是宣布货币政策有重大的变化。

非常情况之下不怎么使这两种。

大家知道你们看没看在9.11之后的美国,贴现率,也就是联邦基准利率,一年调了11次,向下11从2.5的存款利率,一直降多了1.75,今年又降到了1.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