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必考题】数学中考试题带答案
【必考题】数学中考试题带答案
尺,竿长 y 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 )
x y5 A.{1 x y 5
2
x y5 B.{1 x y+5
2
x y5 C.{
2x y-5
x y-5 D.{
2x y+5
a
k
3.定义一种新运算: n xn1dx an bn ,例如: 2 xdx k 2 h2 ,若
b
h
m
x2dx 2 ,则 m ( )
【详解】
解:cos45°= 2 . 2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几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2.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易知:∠CAB=45°,∠ACD=30°. 若旋转角度为 15°,则∠ACO=30°+15°=45°.
∴∠AOC=180°-∠ACO-∠CAO=90°. 在等腰 Rt△ABC 中,AB=4,则 AO=OC=2. 在 Rt△AOD1 中,OD1=CD1-OC=3,
则该同学这 6 次成绩的中位数是:
=95 分;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 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 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 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边 AB=4,CD=5.把三角板 DCE 绕着点 C 顺时针旋转 15°得到△D1CE1(如图 2),此时
AB 与 CD1 交于点 O,则线段 AD1 的长度为( )
A. 13
B. 5
C. 2 2
D.4
二、填空题 13.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B=∠D=90°,AB=3, BC=2,tanA= 4 ,则 CD=
如图所示,路径一:AB 22 (11)2 2 2 ;
路径二:AB (2 1)2 12 10 . ∵ 2 2< 10 ,∴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2 2 .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中的最短路线问题;通常应把立体几何中的最短路线问题转化为平面
几何中的求两点间距离的问题;注意长方体展开图形应分情况进行探讨.
试题解析:∵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7, ∴x=7, 则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3,5,7,7, 中位数为:5. 故选 C. 考点:众数;中位数.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89 分,90 分,95 分,95 分,96 分,96 分,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A.原式不能合并,错误;
B.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C.原式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D.原式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 A 错误; B.(a﹣b)2=a2﹣2ab+b2,故 B 错误; C.( 2x 2 )3=8x 6,故 C 错误; D.x8÷x3=x5,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及积的乘方,以及同底数幂的除 法,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也考查了矩形的
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
9.D
解析:D 【解析】
解:原来所用的时间为: 960 ,实际所用的时间为: 960 ,所列方程为:
48
x 48
960 960 5 .故选 D. 48 x 48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关键是时间作为等量关系,根据每天多做
,然后设 y=x+ .再把原方程换元求解,用种方法可以成功地消去含未知数的 奇次项,使方程转化成易于求解的双二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均值换元法. 例:解方程:(x﹣2)4+(x﹣3)4=1 解:因为﹣2 和﹣3 的均值为 ,所以,设 y=x﹣ ,原方程可化为(y+ )4+(y﹣ )4 =1,
去括号,得:(y2+y+ )2+(y2﹣y+ )2=1
1
x=
.
19.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 2x 2 c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1 c 的值 a
等于_______.
20.从﹣2,﹣1,1,2 四个数中,随机抽取两个数相乘,积为大于﹣4 小于 2 的概率是
_____.
三、解答题
21.计算: 31 2 1 2sin45 (2 π)0 .
24.已知 n 边形的内角和 θ=(n-2)×180°. (1)甲同学说,θ 能取 360°;而乙同学说,θ 也能取 630°.甲、乙的说法对吗?若对,求 出边数 n.若不对,说明理由; (2)若 n 边形变为(n+x)边形,发现内角和增加了 360°,用列方程的方法确定 x. 25.材料:解形如(x+a)4+(x+b)4=c 的一元四次方程时,可以先求常数 a 和 b 的均值
48 x 48
48
48 x 48 x
48 48 x
10.如A.
B.
C.
D.
11.cos45°的值等于( )
A. 2
B.1
C. 3 2
D. 2 2
12.把一副三角板如图(1)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主视图是从正面看这个几何体得到的正投影,空心圆柱从正面看是一个长方形,加两条虚
竖线,画法正确的是:
.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关键是找准主视图所看的方向.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蚂蚁有两种爬法,就是把正视和俯视(或正视和侧视)二个面展平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求 其对角线,比较大小即可求得最短路程. 【详解】
x 套,结果提前 5 天加工完成,可列出方程求解.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
【详解】
解:从上边看是一个圆形,圆形内部是一个虚线的正方形.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求解.
16.分解因式:x3﹣4xy2=_____.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函数 y= k (k>0,x>0)的图象经过菱形 OACD x
的顶点 D 和边 AC 的中点 E,若菱形 OACD 的边长为 3,则 k 的值为_____.
3x 2x 4
18.不等式组
x
1 2
1
x
的整数解是
∵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AD=BC=6,CD=AB=4, ∵Rt△AEF≌Rt△CDF, ∴FC=FA,
设 FA=x,则 FC=x,FD=6-x,
在 Rt△CDF 中,CF2=CD2+DF2,即 x2=42+(6-x)2,解得 x= 13 , 3
则 FD=6-x= 5 . 3
故选 B.
【点睛】
22.如图,Rt△ABC 中,∠C=90°,AD 平分∠CAB,DE⊥AB 于 E,若 AC=6,BC=8, CD=3.
(1)求 DE 的长; (2)求△ADB 的面积. 23.已知点 A 在 x 轴负半轴上,点 B 在 y 轴正半轴上,线段 OB 的长是方程 x2﹣2x﹣8=0
的解,tan∠BAO= 1 . 2
∵矩形 ABCD 沿对角线 AC 对折,使△ABC 落在△ACE 的位置, ∴AE=AB,∠E=∠B=90°,
又∵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AB=CD,
∴AE=DC,
而∠AFE=∠DFC,
∵在△AEF 与△CDF 中,
AFE=CFD
E=D
,
AE=CD
∴△AEF≌△CDF(AAS),
∴EF=DF;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设索长为 x 尺,竿子长为 y 尺,根据“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 托”,即可得出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详解】
设索长为 x 尺,竿子长为 y 尺,
x y5
根据题意得:
1 2
x
y
5
.
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得到 AE=AB,∠E=∠B=90°,易证 Rt△AEF≌Rt△CDF,即可得到结论
EF=DF;易得 FC=FA,设 FA=x,则 FC=x,FD=6-x,在 Rt△CDF 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关于
x 的方程 x2=42+(6-x)2,解方程求出 x 即可. 【详解】
y4+y2+ +2y3+ y2+ y+y4+y2+ ﹣2y3+ y2﹣ y=1
整理,得:2y4+3y2﹣ =0(成功地消去了未知数的奇次项)
解得:y2= 或 y2= (舍去)
所以 y=± ,即 x﹣ =± .所以 x=3 或 x=2. (1)用阅读材料中这种方法解关于 x 的方程(x+3)4+(x+5)4=1130 时,先求两个常数 的均值为______. 设 y=x+____.原方程转化为:(y﹣_____)4+(y+_____)4=1130. (2)用这种方法解方程(x+1)4+(x+3)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