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2008-01-312007年,保险中介市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截至12月31日,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331家,兼业代理机构143113家,营销员2014900人。
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1]实现保费收入5793.38亿元,同比增长29.39%,占全国总保费收入[2]的82.34%,同比上升 2.97个百分点。
全国中介共实现业务收入600.6亿元,同比增长47.27%。
全国专业中介机构整体盈利19496.2万元,同比增长96.22%。
整体来说,保险中介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从业队伍素质有所改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销售主渠道的作用得到巩固和提高。
一、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一)基本情况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331家,比上季度末增加34家,同比增加221家。
其中,保险代理机构1755家,保险经纪机构322家,保险公估机构254家,分别占75.29%、13.81%和10.9%。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外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7家[3]。
截至12月31日,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总资产达到78.14亿元,比上季度增长 3.76%,同比增长16.28%。
2007年,保监会共批设346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4]其中第4季度批设了60家。
全年有174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终止经营,第4季度有26家退出市场,占现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总数的 1.12%。
截至12月底,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有工作人员86676人,持证率69.66%。
其中,业务人员69591人,持证率73.7%。
代理机构持证情况最好,达到73.74%;经纪机构和公估机构持证率分别达到56.11%和44.52%。
经纪机构持证率提高幅度最大,同比提高了10.38个百分点。
(二)业务情况2007年,全国经代渠道[5]实现保费收入共357.46亿元,同比增长53.24%;占全国保费 5.08%,同比提高0.95个百分点。
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保费收入190.58亿元,同比增长50.51%;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 2.71%,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
从业务结构来看,保险代理公司实现财产险保费收入高于人身险,分别占全部代理保费收入的70.72%和29.28%。
与上季度相比,两者之间差距增加了 1.14个百分点。
保险经纪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66.88亿元,同比增长56.47%,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 2.37%,同比提高0.48个百分点。
其中,实现财产险保费135.51亿元,占全部经纪保费收入的81.20%,占同期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 6.78%;实现人身险保费27.48亿元,占全部经纪保费收入的16.47%,占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的0.55%。
咨询和再保险业务类保费收入 3.89亿元。
保险公估公司评估估损金额136.36亿元,同比增长9.14%。
(三)经营情况2007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实现经营收入48.87亿元。
总体盈利19496.2万元。
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21.48亿元,同比增长52.01%。
其中,财产险手续费收入16.46亿元,同比增长44.64%,占全部代理手续费收入的76.63%;人身险手续费收入 5.02亿元,同比增长82.55%,占全部代理手续费收入的23.37%。
全国保险代理公司全年亏损4830.08万元。
保险经纪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0.19亿元,同比增长41.39%。
其中,财产险经纪佣金收入15.36亿元,同比增长47.83%,占全部经纪业务收入的76.08%;人身险佣金收入 1.89亿元,同比增长34.04%,占经纪业务收入的9.36%;再保险和咨询类佣金收入 2.94亿元,同比增长18.55%,占全部经纪业务收入的14.56%。
全国保险经纪机构全年盈利22053.07万元。
保险公估公司实现公估服务费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66.28%。
其中,财产险公估服务费收入为7.17亿元,人身险公估服务费收入约300万元。
按照险种划分,公估服务费收入的构成为:机动车辆险 3.88亿元,占53.89%;企业财产险 1.79亿元,占24.86%;货运、船舶险7715万元,占10.72%;建筑、安装工程险3084.01万元,约占 4.28%;其他合计4501万元,约占 6.25%。
全国保险公估机构全年盈利2273.21万元。
二、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一)基本情况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国共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143113家,比2006年末增加1835家。
(二)业务情况截至12月底,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242.02亿元,同比增长40.71%,占总保费收入的31.87%,同比上升 3.63个百分点。
(三)经营情况2007年,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107.58亿元,同比增长47.86%。
三、保险营销员(一)基本情况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国共有保险营销员2014900人,比2006年增加456811人,增长29.32%。
其中,寿险营销员1767024人,增长28.42%;产险营销员247876人,增长36.1%。
4季度末,全国保险营销员持证率为99.2%,同比提高 3.77个百分点。
其中,产险营销员持证率98.55%,上升 3.14个百分点;寿险营销员持证率为99.29%,上升 3.86个百分点。
(二)业务情况截至2007年末,保险营销员共实现保费收入3193.9亿元,同比增长20.48%,占总保费收入的45.4%。
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2596.19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597.71亿元,分别占同期全国人身险保费和财产险保费收入的51.53%和29.92%。
(三)经营情况2007年,保险营销员共实现业务收入444.15亿元,同比增长46.91%。
其中,寿险营销员佣金收入为395.16亿元,人均年收入 2.24万元;产险营销员手续费收入为48.99亿元[6],人均年收入 1.98万元。
四、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一)市场发展特点1.中介渠道保费贡献度稳步提高。
2007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5793.38亿元,同比增长29.39%,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2.34%,同比上升 2.97个百分点。
近年来,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占比逐年提高,从2002年的67%稳步增长到2006的79%,今年更是按年度统计首次突破80%,这表明保险中介继续发挥着保险销售主渠道的作用。
2.专业中介机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伴随着业务的稳步发展,专业中介机构的盈利能力也不断提高。
2007年,全国专业中介机构共计实现盈利19496.2万元,同比增长96.22%。
特别是保险经纪机构,全年实现盈利22053万元,同比增长104.74%,为历史最好水平。
3.保险中介市场进退秩序平稳。
2007年共批设346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74家终止经营。
新设机构与退出机构比例约为2:1。
进退机构数量的相对稳定,一方面反映出社会投资渐趋理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准入、退出市场化机制已经形成。
保险中介机构退出市场原因主要集中在经营不善、市场开拓能力差等。
这些机构退出有利于中介市场的新陈代谢,保持市场活力。
4.保险中介机构利用资本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保险中介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日益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同时,中介机构也开始积极探求利用资本市场解决发展瓶颈的途径。
2007年10月31日,在境外注册参股国内20多家保险中介的泛华保险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成功上市,募集资金 2.16亿美元,是中国保险中介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第一次尝试。
华康在获得I D 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后,以寿险业务为核心,在全国10多个省投资设立保险代理机构,并推出了伙伴代理人制度与内外勤股权激励方案,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业务管理模式。
5.保险营销队伍整体实力增强。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国保险营销员数量首次突破20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营销员的持证率继续保持在99%以上。
本年度,全国营销员渠道共实现保费收入3193.9亿元,同比增长20.48%。
随着营销实力的增强,各保险公司更加重视保险营销员队伍,加大了投入,全年共支付佣金444.15亿元,同比增长了46.91%。
(二)存在的问题2007年,全国各保监局共检查保险中介机构520家,其中专业中介机构349家,占全国专业中介机构总数的15%,兼业代理机构171家。
对125家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其中专业中介机构101家。
同时,延伸检查保险公司47家(其中产险公司32家,寿险公司15家)。
对8家保险公司进行处罚。
本年现场检查共计对保险中介机构实施警告65家次,对个人警告28次,吊销许可证7家,不予换发许可证10家,注销许可证1220个,监管谈话86人次,下发监管意见函197份。
从各地现场检查和行政处罚情况来看,保险中介市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些保险中介机构虚假宣传,误导投保人,侵害保险消费者利益;有些中介机构出现收取营销人员入门费等违规活动;个别保险代理公司盲目追求业务开拓,为跨区域展业的保险公司代办业务、超越保险公司授权范围经营,伪造和变造保单或未经被保险人同意办理有效保单的退保手续;部分中介机构虚开保险中介统一发票,为保险公司套取费用或向投保人支付额外利益;还有一些机构虚列成本,造成利润不实,或是设立账外账,大量资金交易脱离监管。
兼业代理机构无证经营,未按规定建立业务台账、保费专用账户、缴纳监管费现象依然存在。
专业中介机构分布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
2007年全国保险中介机构中,专业主体数量达2331家,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数量最多的北京地区有277家,其他数量超过100家的地区包括上海、广东、江苏、深圳、辽宁和山东,上述7个地区中专业中介数量占全国专业中介总数的47.15%。
而宁夏、青海等西部地区机构数量少。
2007年3月,西藏雪域众成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成立,成为西藏地区第一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结束了西藏地区专业中介空白的历史。
五、二〇〇八年保险中介监管政策取向2008年,中介部将按照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定富主席讲话要求,紧密结合保险业和保险中介实际,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市场化导向,全心全意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利益,维护市场信誉,树立市场信心;全心全意促进保险业发展,夯实保险中介制度基础,提高中介行业竞争力,构建一个市场体系完善、服务诚信规范、核心竞争力强和健康规范和谐发展的保险中介市场。
(一)加强基础建设,建立服务型监管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出台《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的修订和颁布实施工作;完成《兼业代理机构管理规定》;借鉴国际上保险营销管理制度经验,建立保险营销员分级分类管理制度,重点是建立适合农村保险营销员特点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