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长虹应收账款案例

四川长虹应收账款案例

为四川长虹对美出口最大的经销商,这实在是一 个巨大的风险。
• 终于,在2004年12月28日,四川长虹发布了年度 预亏提示性公告。在公告中首次承认,受应收账 款计提和短期投资损失的影响,预计2004年度将 出现大的亏损。 • 2005年4月,四川长虹披露的年报报出上市以来的 首次亏损,2004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38 亿元,同比下降18.36%。全年亏损36.81亿,每股 收益-1.701元。截至2004年底,公司对Apex公司 所欠货款按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约 25.97亿元,该项会计估计变更对2004年利润总额 的影响数约22.36亿元。同时,截至年报披露日, 公司逾期未收回的理财本金和收益累计为1.83亿 元。
• Apex事件让四川长虹经历了上市以来的36.81亿元 的首次巨亏,但在充分释放了风险后,2005年, 四川长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61亿元,比2004 年同期增长30.53%;净利润2.85亿元,比2004年 同期增长107.74%。2006年实现净利润3.10亿元, 比2005年增长7.32%。同时,2006年12月,长虹发 布资产置换关联交易公告透露,上市公司将对美 国Apex公司的4亿元债权和近12亿元存货悉数甩给 母公司,长虹集团将长虹商标和土地使用权置入 上市公司进行资产置换。随着此次公告的出台, 一直困扰长虹的“历史遗留问题”—Apex纠纷终 于与上市公司无关。
• 2004年,四川长虹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对APEX公司 货款余额4.6亿美元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了坏账 准备计3.14亿美元;2005年,APEX公司向四川长虹 提供了包括不动产、APEX公司以及中华数据广播 控股有限公司和APEX商标等三部分资产抵押,作 为其部分欠款的担保;2006年,四川长虹与APEX达 成《和解框架协议》并与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 公司(下称“长虹集团”)实施了资产置换。 • 2008年,四川长虹APEX应收账款余额为27.16亿元, 计提坏账22.92亿元之后,账面净值仍有4.24亿元, 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 同时,在2004年12月14日,四川长虹以一 组与Apex于2004年10月签订的一系列协议 为据,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高等法 院申请临时禁止令,要求禁止Apex转移资 产及修改账目。长虹在上报法院的资料中 称,按照“协议”,Apex共欠长虹4.72亿 美元货款。自此开始了漫长的追讨历程
• 2005年3月,四川省绵阳市在新闻发布会上 透露,长虹已经从Apex追回1亿美元。2005 年7月,双方达成协议,Apex公司向长虹提 供三部分资产抵押作为其部分欠款1.5亿美 元的担保。Apex公司抵押的三部分资产: 一是Apex公司的不动产;二是Apex及其总 裁季龙粉持有的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中 华数据广播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权;三是 Apex商标。三部分资产的抵押登记手续于 当月办理完毕。
• 从表1中可看出,来自Apex的长期拖欠款使四川长 虹的应收账款年年创出新高。应收账款在主营业 务收入中的比例也与年俱增。截至2003年底,应 收账款的期末余额高达50.84亿元,而在这笔巨额 应收账款中,仅来Apex公司一家的欠款就高达 44.51亿元。大量的应收账款集中于一家经销商, 其风险不言而喻。而在2002年年报时,Apex公司 拖欠四川长虹的货款金额为38.29亿元,当时就已 经受到市场很大的质疑,而公司2003年年报应收 Apex公司的欠款不仅比年初时增加了6.22亿元, 同时还出现了9.34亿元账龄在一年以上的欠款。 四川长虹虽已经为此计提了9338万元的坏账准备, 但应收账款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已经开始显现。
四川长虹应收账款案例
• 四川长虹是1988年6月由国营长虹机器厂独家发起 并控股成立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同年7月经中国人 民银行绵阳市分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普通股 3600万元。1994年3月11日,四川长虹在上海A股 上市,每股发行价1元,但上市首日开盘价达到 16.80元,收盘为19.69元。在1997年5月一度达到 66.18元的历史最高位。 • 长虹的净资产从3950万元迅猛扩张到133亿元,曾 为“中国彩电大王”,“长虹”品牌也成为全国 驰名商标。
• 四川长虹称,公司与APEX贸易纠纷案,至 今仍通过各种方式向对方追讨欠款,2010 年长虹集团承诺将购买此笔净值4.24亿元 的坏账资产,以改善股份公司(即四川长虹) 的资产状况。 • 通过此次交易,四川长虹表示公司可以 彻底解决APEX公司应收债权等相关遗留问 题,并可获得4亿多的现金流,资产结构和 质量得到优化,财务指标将明显改善。
• 截至2006年4月22日,长虹发布信息披露,已于 2006年4月11日与美国Apex公司及季龙粉三方签署 协议,约定Apex公司承担对长虹的1.7亿美元(约 13.6亿元)债务,三方由此终止在美国的所有诉讼。 该协议经双方确认无异议于4月20日生效。而资料 显示,截止2005年末,四川长虹应收Apex公司的 货款为4.576亿美元,累计计提坏账准备3.138亿 美元。这意味着,如果Apex公司偿还了长虹1.7亿 美元的债务,那么在财务上,长虹将会增加约 13.6亿现金流入,同时公司还能冲掉已计提的坏 账准备,此部分保守估计超过2亿元,意味着长虹 的每股收益将增加0.11元。这对于夕日龙头企业 的发展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推进。此外,长虹集 团以其持有的公司2.66亿股股份,抵偿其已形成 的对公司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资金占用利息 11.95亿元。2006年4月11日公司直接从长虹集团 股票账户上将定向回购股份予以注销。公司注册 资本相应减少,这样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结构, 提高收益的水平。
• Apex公司1999年底才在美国市场亮相,公司由季 龙粉与徐安克共同创建,主要销售Apex品牌的DVD, 但仅用一年时间就超越了索尼和松下等知名品牌, 成为美国DVD市场的新霸主。然而,Apex公司虽然
表面辉煌,实际经营上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 主要通过小额交易建立信誉,然后用赊账的方式 与供应商交易,拖欠了国内多家DVD制造商数千万 美元的货款。如此一家劣迹斑斑与美国Apex Digital Inc公司进行了商谈。四川长虹自2001年7月开始 将彩电发向海外,由Apex公司在美国直接提货。 然而彩电发出去了,货款却未收回。按照出口合 同,接货后90天内Apex公司就应该付款,否则长 虹方面就有权拒绝发货。然而,四川长虹一方面 提出对账的要求,一方面继续发货,直到2004年 初,四川长虹又发出了3000多万美元的货给Apex。 而且,在四川长虹的海外销售额中, Apex公司作 为四川长虹对美出口最大的经销商,一直占有较 高的比例(见表1)。
• 四川长虹上市之初的好景并没有持续太长,从 1998年开始,彩电价格战愈演愈烈,使得彩电业 的利润很快被稀释掉,而且市场上已出现了供大 于求的局面,此时四川长虹的经营业绩开始直线 下降,1998年、1999年、200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20亿元、5.3亿元和2.7亿元。 • 为遏制经营业绩的下滑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股价下 跌,2001年2月,原长虹集团总经理倪润峰再度出 山,选择了走海外扩张之路,力求成为“全球彩 电霸主”,欲为四川长虹寻找一个新的利润来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