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

7
中国移动:
年份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
69422
85534
103779
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 (64117) (54292) (73302)
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
5449
(24688) (2445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 10754
6554
6020
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21821
短期银行借款的增加
9623438
10901425
长期银行借款的增加
7757005
11075836
偿还短期银行借款
(7928938) (10278727)
偿还长期银行借款 支付股息
(19925822 )

(18497783) (1255300)
2004 64125
联通两家的财务报表及市场
占有率可看出两家额价格战
略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同
样的战略在两家企业中产生
了不同的效应。中国移动在
价格策略上采取鲜明的“价
格歧视”战略,即针对不同
话费支出的客户制定差异性

的资费调整政策,变相降低
通话价格,为客户提供更为
丰富的多种收费选择,令客
户更自由、更受益,从而占
据了市场主动权。而中国联
从以上财务指标可以看 出,中国联通的负债程 度较中国移动而言较高, 而且产权比率大大高于 中国移动,其流动比率 较中国移动低,所以其 财务风险比中国移动大, 变现能力也相对较差。
24
中国联通融资业务
2002
行使股份期权所获得之现金

应付联通集团款项的减少 (1393434)
2003 1158 (724127)
16
现在我们来分析每单位营运成本所承载的收入,如下表:
主营业务收入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营运成本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比率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2002年 128561 40576.5 2002年 79765 33252.84 2002年 1.611747 1.220242
2003年 158604 67636.3 2003年 105401 59122.28 2003年 1.504768 1.144007
通公司则利用了其在价格方
面的灵活浮动权,吸引对价
格敏感性强的低端客户。但
中国移动的“套餐”服务隐
晦的降价方式令联通始料不
及,在价格的恶性竞争中越
陷越深。
5
具体分析
现金管理 资产流动性 收入以及成本支出管理
负债政策 会计盈利&股东价值分析
6
(一)现金管理
前段时间披露的苹果审计报告,除了经 营中发生的应付账款、应计费用之外一 份债务都不存在,创造了财务上的奇迹。 而后报道的中国移动已经超过苹果,坐 拥500亿美元现金,马靖昊老师在他的微 博里提到“商业模式一个是靠垄断,一 个是靠市场,中国移动坐拥那么多的现 金并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只能说明 收费太高。”
融资活动所支付的净现金 (11868) (8778) (940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 (3980) (5264) (454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初) 18413
14433
917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末) 14433
9170
4630
8
从数据上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现金流都是相 当的充裕,当然中移动的现金资产过高也引发系列问 题,在此暂不予讨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移动的现 金流的充裕。
12
(三)收入以及成本支出管理
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管理
年份
2002年
2003年
营运收入
通话费
93272
111027
月租费
16901
20666
其他营运收入
18388
26911
营运收入合计
128561
158604
营运支出
电路租费
5287
4914
网间互联支出
12975
12868
折旧
26827
36611
2004年 192381 79331.61 2004年 132647 71375.47 2004年 1.450323 1.111469
17
1.通过对比,可以知道两公司的都在下降, 而中国移动下降的比例要比中国联通下降的 比例要多,因此说明,中国联通正在发挥规 模经济的作用,其通过销售费用(广告方面 的支出)来树立自己的品牌,赢得客户资源, 还有一方面就是通过降价来吸引客户,从而 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中国联通和中国移 动每单位营运成本所承载的收入的差距也在 缩小。2.从长远来看,中国联通要想和中国 移动分庭抗礼,必须从自身的网络建设和服 务研发方面下客户,在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 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自身的 差异化优势。
9
(二)资产流动性
资产流动性是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 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 能力。资产流动性可以用资产流动比率以及 运营资本比率来衡量。
资产流动性
2002
2003
2004
流动比率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98.51% 71.51%
88.88% 50.66%
81.82% 38.71%
营运资本比率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
降价竞争战略分析
1
2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现状
目前,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形
成典型的“双寡头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不完
善的市场结构,存在着串通和
激烈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倾向,
双寡头之间虽然也有竞争,但
同样存在客户或消费者被动接
受过高定价和低质服务的现象。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是价
27387925
40303611
CDMA业务收入
3225347
16623518
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
2793039
3437083
长途业务收入 寻呼业务收入 服务收入合计 销售通信产品收入 营业收入合计
2765723 2161188 38333222 2243303 40576525
2273148 1403053 64040413 3595912 67636325
中国联通
63.77% 40.79%
39.44% 44.80%
33.85% 48.15%
10
1.两家公司的比率都 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但是,中国移动一直 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即一直保持着较好的 短期偿债能力;然而, 中国联通的情况就不 容乐观了,大幅度的 下降,使得其短期偿 债能力也不断下降。
11
2.中国移动呈现下降 趋势,说明运用短 期非付息负债能力 增强;中国联通保 持平稳的趋势,同 时该指标联通低于 移动,可见联通更 善于运用“短期非 付息负债”。
权益资本利润率
移动 联通
2002年
25.47% 11.29% 60.58% 46.40% 11.49% 3.06% 17.19% 4.21%
19.01% 6.88%
2003年
22.42% 6.22% 58.46% 36.69% 11.57% 2.81% 17.23% 4.07%
17.88% 6.04%
工资
6757
7700
其他营运支出
27919
43308
营运支出合计
79765
105401
2004年
128534 24760 39087 192381
3861 12072 44320 9717 62677 132647
13
中国联通——营业收入与成本支出管理
年份
2002年
营业收入(营业额)
2003年
GSM业务收入
就两家公司竞争战略而言,在财务方面,适度降价 不会造成现金流问题。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投资降低单 位成本,以实现降价的目的,如技术、设备方面的研 发投入、更新换代,通讯网的丰富等等。总而言之, 从现金流方面来看,移动联通都可以实施降价竞争战 略,但联通由于负债比例远高于移动,对其偿债能力 要求较高,因而降价竞争的过程中,应警惕因为降价 导致的利润大幅下滑,而最终造成现金流断裂的严重 后果。
2004年
46579235 24219602 3662734
1848009 —
76309580 3022031 79331611
14
营业成本
2002
2003
2004
线路和网络容量租赁 (1583255) (4320382) (7398128)
网间结算成本 折旧和摊销 人工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及其他 销售通信产品成本 营业成本合计
15
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1.目前两家公司均采取了降价竞争的战略, (这是一种成本领先战略)主要是因为这可以吸引更多对价格敏感 的中低端用户,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2.中国联通的总成本要 比中国移动的总成本低一些。但是从更细致的方面来看,中国联通 在电路租费和网间互联租出要比中国移动的高,而在折旧和人工等 方面要比中国移动的低。这主要是从两者的规模体现出来的。3.虽然 两者的规模都呈逐年扩张的趋势,但是联通整体上要比移动要小, 这主要是两公司的发展历史有关,而联通也比移动要年轻。所以, 联通自身网络的建设和销售网点都比移动的要少一些,因此在电路 租费和网间互联支出方面,联通的代价相应比移动的要高。
2004年 21.83% 5.53% 56.20% 34.96% 11.40% 3.01% 16.60% 4.44%
18.02% 6.03%
20
负债管理指标
总资产负债率
移动
联通
权益资产比
移动
联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