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与位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实施方案山西中自星通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十一月目录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1)第二部分项目意义及必要性 (4)第三部分项目实施规划 (8)第四部分项目融资说明及投资预算 (10)第五部分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1)第六部分项目产学研用情况及发展规划 (15)第一部分项目概述随着我国北斗二号系统建成以及区域服务能力实现对东南亚区域的全覆盖,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已被国家列入发展新兴产业的“十二五”规划, 未来国家将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多项政策支持实施“大众工程”来推动导航产业快速发展,将以位置服务为主线,以汽车制造业和移动通信业快速发展为契机,重点推动卫星导航功能成为车载导航和智能手机终端的标准配置,促进其在社会服务、旅游出行、弱势群体关爱、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多元化应用,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品的产业化,形成终端产品规模应用效益。
作为北斗卫星导航民用服务商的“山西中自星通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资金实力以及多年北斗项目建设与运营经验,拟与太原市政府合作,共同建设“山西北斗导航与位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配合国家卫星导航发展战略,探索积累北斗导航城市综合应用创新经验与模式,应对巨大的位置服务市场需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宗旨,推动北斗导航在太原城市建设中的综合应用,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省北斗导航应用模式的成熟与发展,大幅提升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加速推动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
“北斗导航及位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北斗卫星导航为核心,以位置信息服务为内容,以位置服务产品、3S行业解决方案开发平台和终端产品开发平台为支撑,搭建北斗智导车辆位置服务平台,自行研制具有车辆OBD转接口的北斗智导接收机,以实现对各类车辆信息管理、实时监控、车辆调度以及运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一方面促进了用车单位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方面有效达到了对车辆安全监控、调度管理,有效提高车辆使用率和降低油耗。
项目平台采用具有军民两用全功能的北斗导航核心技术,不断自行研制开发出多款卫星导航智能接收模块,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将项目平台的技术优势变为创新型产业化优势。
为产品链的产业化进行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易用性,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满足北斗导航接收机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GPS广域差分功能,未来将会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项目平台计划融资5000万元,分三个阶段于2014年12月前完成融资。
资金主要用于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营销费用、固定资产投入等方面。
2014年为项目建设期,主要以物流运输业务需求为项目发展重点,积极开拓车机市场,主要完成项目设计中心的装修改造,设备安装调试,完成生产准备,引进生产人员并完成相关生产培训,为次年产品投产和开拓市场做准备。
自2015年起,项目进入投产期,依据北斗二代卫星系统的实施进度,完成“北斗导航与位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开发工作,重心完全转向民用市场细化领域开发,并市场成长状况逐步实现25%、50%、70%的达产规模设计,开始相应规模市场开拓。
依据国内外行业经济形势预测,2015年底将完成计划内至少5个系列项目平台的开发测试工作,项目平台盈利规模达到1000万,车机产品年销量为3000 台,将实现含税收入13250 万元,获得利润总额2489 万元;2016年项目平台至少在全国10个城市范围内大规模销售展开,完成10套以上销售目标,可完成3000万盈利预期任务,同时展开军用管理平台等高端领域开发工作。
车机产品年销量为5000 台,将实现含税收入22040 万元,获得利润总额4356 万元;2017年“北斗导航与位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北斗系统的技术平台和市场运作皆已成熟,项目在至少30个一线城市同时展开深度销售,至少可以完成5000万元的盈利目标,同步开展海外开发运营业务,车机产品年销量为8000 台,将实现含税收入28420 万元,获得利润总额5971 万元。
项目未来的产品和技术将向低成本、高性能化、高集成度、高可靠性方向进一步发展,填补我国卫星导航自主产品在民用领域应用的缺口,逐渐取代GPS 进口产品,促进北斗卫星导航定位产品在各类专业市场上的应用,以创新行动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同时,项目平台将积极寻求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立足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创新发展之路,将公司发展成为以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平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略尽绵薄之力。
第二部分项目意义及必要性2.1项目背景2010年12月18日4时2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至此,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技术运用核心系统完成所有工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国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现已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优于20m,授时精度优于100ns。
2012年8月22日,国家科技部发布了《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计划在“十二五”末,直接形成1000亿以上的与导航与位置服务相关联的规模产业,初步建立5个高新技术位置服务产业化基地,培育30家导航创新型企业,形成10个左右的示范和试验应用的高新智导企业。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公布,标志着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的船舶运输、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渔业生产、水文测报、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等众多行业以及军队、公安、海关等其他有特殊指挥调度要求的单位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实现了北斗卫星系统对东南亚区域的全覆盖。
2013年1月14日,国家交通运输部要求江苏、安徽、河北、陕西、山东、湖南、宁夏、贵州、天津9个示范省市区80%以上的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今年3月底前80%以上安装上北斗车载终端。
6月1日后,凡未按规定安装北斗导航的车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
这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项启动后首个民用示范工程。
该项目作为全国北斗应用的“试验田”,计划用2年时间,在9个示范省市区建设7个应用系统和一套支撑平台,安装8万台北斗终端。
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将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多项政策支持推动导航产业快速发展,北斗卫星导航将是重点支持发展对象。
《规划》指出,要通过实施“大众工程”,以位置服务为主线,以汽车制造业和移动通信业快速发展为契机,重点推动卫星导航功能成为车载导航和智能手机终端的标准配置,促进其在社会服务、旅游出行、弱势群体关爱、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多元化应用,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品的产业化,形成终端产品规模应用效益。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卫星导航被列入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 未来卫星产业有望获得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民用需求向广度和深度的延伸将大幅拉动对北斗终端的需求,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将基本形成,产业应用规模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推广普及,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
2.2北斗导航及位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优势“北斗导航及位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建立在国家鼓励并开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础上,由“山西中自星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应用的集成系统,主要包括北斗智导车辆位置服务平台、集成平台伺服系统、具有OBD转接口的车辆位置服务接收机(OBD北斗智导车机)等各类终端设备,以实现对各类车辆信息管理、实时监控、车辆调度以及运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该平台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促进了用车单位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方面有效达到了对车辆安全监控、调度管理,有效提高车辆使用率和降低油耗。
基于北斗导航技术构建的车辆位置服务系统及其OBD智能导航车机的研发、应用,区别于现有的多系统和单GPS 卫星导航技术,采用具有军民两用全功能的北斗导航核心技术,不断开发出多款卫星导航智能接收模块,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将我们的技术优势变为创新型产业化优势。
为产品链的产业化进行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易用性,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满足北斗导航接收机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GPS广域差分功能,未来将会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项目平台技术具有以下创新:(1)独自研发、生产具有车辆OBD转接口的位置服务车机。
(2)运用北斗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定位精度在10 米,测速精度在0.2m/s,授时精度在20ns 的24 小时不间断位置导航服务。
(3)首款具有军民两用全功能的北斗导航核心技术,区别于现有的多系统和单GPS 卫星导航技术,填补了我国卫星导航自主芯片在专业领域应用的空白。
(4)采用类似GPS 卫星的广播播发方式,接收终端为被动无源定位,用户数量无限制,兼具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将在智能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5)兼容美国的GPS 系统,提高卫星导航数据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可有效的扩展到民用领域,实现卫星导航设备的更广泛使用。
OBD北斗智导车机现已在阳泉煤业集团投入实战应用,通过北斗智能导航车辆位置服务技术平台,为阳泉煤业集团提供了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高可靠的车辆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实现了对运输车辆安全监控、调度管理,有效提高车辆的使用率和降低油耗。
中国拥有极其庞大的物流体系,在广大企业运输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基于北斗导航技术构建的车辆位置服务系统及其智能接收机的研发、应用,有着迫切的需求和海量的应用场景。
第三部分项目实施规划“北斗导航及位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是:依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跟踪国际卫星导航先进技术,瞄准全球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结合本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特点,全力以赴打造以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区域位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技术重大突破,初步建成技术先进的卫星导航技术及应用服务体系。
为政府、行业用户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基于位置的区域化信息服务,提供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支撑。
整合位置信息服务资源,夯实应用服务基础,构建顺畅的位置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高速公路,为用户提供无缝流畅的位置服务体验,为企业运营服务创新提供坚强支撑,为政府宏观决策管理和国防动员提供有效手段,形成企业之间分工明晰、竞争有序的发展格局,推动位置信息服务向正规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