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文原创于2009年5月,原标题为《揭秘八仙山大佛千年传说》,以游记形式发表于网络,反响不错,后不断有网络作者引用此文部分精彩段落。
2015年屏山县作家协会到龙华采风,由于本人未曾参加,为完成作业,遂将这篇上万字的游记改写成了小说参加2015年5月25日的县作协笔会,并得到了屏山本土知名作家喻强老师(曾是《知音》杂志的签约作家,在国内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40余万字)的好评和精彩点评。
八仙山大佛的传说作者:杨贵传说在唐初,蜀山出了一位得道的造佛名匠,世人都尊称他为吾量尊者,他的匠艺在全川首屈一指,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无数的人都想拜他为师,但都无法通过他的七七四十九关考验。
在吾量尊者退隐前,为让自己的技艺后继有人,他主持了万里挑一的人才选拔。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数月里,吾量尊者从来自五湖四海的千万人群中终于挑得两位天资聪慧、身手敏捷的年轻小伙子,一位叫栖鸾,一位叫醉八,他们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不仅通过了吾量尊者的重重考验,也最终有幸成为了他的关门弟子,羡煞天下人。
栖鸾和醉八尊师重教、潜心学艺数十载,并得师父真传,技艺超群。
这一天师父要放他们下山,唯一的回报就是让他们游历四川名山大川,选两处胜境雕两尊世人称颂的佛像,让师父的技艺能发扬光大,让大佛能度化更多的世人,从此自己可以退隐江湖、安枕无忧。
两师兄弟三拜九叩、依依不舍地拜别了师父,他们在私下以任务为赌注,十年为期限,看谁景选的好、佛造的好,并被更多人所称颂,赢者则享有在全国被邀造佛的优先权。
话说师兄弟俩下山后,栖鸾寻泯江方向而去,醉八则溯金沙江而上,开始寻找各自心目中的仙境胜地,造像立佛,大显身手,以期早日功成名就,回报师父的再造之恩。
栖鸾翻山越岭,经过千辛万苦和千挑万选,最终相中了嘉州(今乐山)泯江边上的凌云山。
此山高耸入云,丹崖巉岏,中有一凹如坐椅,并直耸滚滚泯江之水,气势恢宏,再加上山上古树参天,早晚氤氲叆叇,身在其间,犹如凌云之上,不失为一处仙境。
地点确定后,栖鸾开始精心设计。
其实藏在他内心的佛像岂止百尊,他想造的只有一尊,而这尊大佛必须是天下无双、举世无争的大佛。
然而纵观天下大佛,虽各有特点,但多为接引立佛,能被世人称颂的寥寥无几。
而根据凌云山特殊的山势、地理特点,“绝壁坐佛”高、大、上的形象已经了然于心,于是一场百年的造佛历程就此开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三十年光阴一晃而过,栖鸾却用尽了毕生的精力,但因绝壁太高,岩石太硬,佛像设计太大,工具太过落后,加之求胜心切,终因积劳成疾,以至于三十年过去了仅完成了佛像的三分之一。
而他和醉八的十年之约早已过去了二十年,但关于醉八的情况也是杳无音讯,胜负自然无从定论。
栖鸾因“绝壁坐佛”之举在嘉州名声大振,也因此未老先衰,疾病缠身,造佛也开始变得力不从心,但为了完成这尊师父期待、万人瞩目的佛像,他早已经淡忘与师弟的赌约,把毕生所学的技艺传授给了自己的儿子,再由他的儿子传授给了他的孙子,历时三代近90年,一尊高71米,肩宽24米的“绝壁坐佛”终于大气磅礴地坐立在了泯江之滨,他稳坐凌云绝壁,犹如身在九天银河,他颜慈善目,俯视神川,纵观沧海,度人万千,前来焚香膜拜者骆驿不绝,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所称颂。
后人为了纪念这个造诣非凡、功勋卓越的造佛大师,更好地学习他对佛教艺术的传承精神,把大佛所在的山峰命名为栖鸾峰。
现在乐山大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有人这样赞美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其精妙的设计、恢宏的气势,在当今天下的坐佛中恐怕无一可比!栖鸾虽然没有在约定的十年期限内完成大佛的雕造,但是他的子孙帮他完成了这个梦想,这也算没辱没祖师的大名。
后来他们听说栖鸾的师弟醉雕造的大佛也不错,好像在金沙江边一个叫龙华寺的仙境小镇,遗憾的是民间传闻大佛的双脚没有雕造完,就其原因被传得扑朔迷离。
让我们把话题再回到栖鸾和醉八寻找造仙境胜景的时候。
话说栖鸾去了嘉州,醉八则溯金沙江边而上来到了马湖府(今屏山),听闻马湖府西北约60里地一个叫龙华寺的小镇,有八座齐聚的神山,形如八仙盘膝,灵气逼人,美不胜收。
于是他带足酒水和干粮,一路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地寻龙华寺而去,终于在数天后来到了传说中的龙华寺。
龙华寺,青山壁立,小桥流水,晨钟暮鼓,仙气弥漫,好一处世外桃源。
醉八饮酒当歌、陶醉其间,再一次彰显其“醉八”的本性。
说醉八其人,聪慧贪玩,嗜酒如命,一般的酒当水饮,烈酒至少八碗方休,而他做事的灵感往往也来自于“酒仙”的状态,所以还未出蜀便有了“醉八”的称号。
醉八在龙华寺休整了二三天,拜尽了龙华寺的大神小佛,览尽大、小龙溪的旖旎风光,品尽了农家的竹笋河鱼,一番酒足饭饱后便攀八仙山而去。
八仙山位于镇西,由八峰组成,山峰奇险突兀,高若千丈,犹如天险屏障,让人望而却步。
关于它的由来,镇上有一个传闻,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八仙东游,神力损耗无法继续前行,为寻找仙灵之地提升功力,在经过马湖府上空时无意中看到了龙华寺这块宝地,于是驾云于此,就地打坐,摆出八阵,汲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互修互炼,并很快恢复神力,继续驾云东游。
八仙走后,平地八峰突起,高峻矗立,仙气缥缈,近看似八山,远看如八仙,八仙山由此而得名。
醉八一路披荆斩棘,颇费了一番功夫才登上了八仙山。
一览众山小,龙华寺十里风光尽收眼底:山重水复、峰清谷幽、蕨树成荫、翠竹成林、青鸟咿咿、云雾缭绕、百花飘香,实乃仙境圣地。
但民间盛传,八仙山上常有鬼怪出没,山下还镇压有千万妖魔,于是乎这座神山被世世代代笼罩在恐怖的氛围中,偶尔有个别胆大的人敢前往砍柴打猎,平时几乎无人问津。
醉八虽初来乍到,也听过更离奇的江湖传闻,但他并不相信。
他游历于山间林丛,钟情于造佛佳境的勘察,最后看中了主峰百丈丹霞赤壁,并盘算着如何在十年约期内、如何在这百丈的赤崖上雕凿出一尊独步天下的大佛,好让自己扬名立万、平步青云。
醉八很快在山上搭起茅屋安顿了下来,喝着酒,思索着心中的大佛和宏图伟业,在赤崖上仔细琢磨了起来。
他想:要比造佛的技艺,栖鸾要稍胜一筹,但自己灵感丰富,鬼点子多,这也是师兄所不及的。
酒意正浓,他突发其想:全国各地的佛像,数的上号的不过几处,要么是立佛,要么是卧佛,而师兄平时喜欢静坐禅思,估计会造一个坐佛,而自己要独立其身,不能与师兄雷同,而就眼前这山势地形,适合立佛,但这立佛要有别于天下,要世人称颂,要声名远播,岂止是一个“立”字了得。
想着佛成度众生,功成名利就,他猛喝了几口酒,便开始在心里构思、测算和设计,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大佛。
一切步入正轨,醉八开始在绝壁前架起了二三十丈的木架,并在赤壁上勾画佛像,慢慢从头凿起,没日没夜地用钉锤敲打着崖壁,山下的人时不时地听到山上传来奇怪的敲石打铁之声,夜深夜静时更为明显,都以为是妖魔鬼怪出没厮杀,众说纷纭,却没人敢上山以探究竟。
凿佛的日子,醉八十天如一日,半月才下一次山,但通过与八仙山亲密的接触,他慢慢地喜欢上了这片山水,每天都全身心地投入立佛的雕造中,而正是钉锤那种“千锤百炼”的刚毅之音,敲醒了这里的山川,破解了张天师的灵符,让沉睡在八仙山下达万年之久的翠竹精苏醒了过来,它化作了一位青衣女子,觅音寻迹,在密林深处看到了这位正在造佛的眉目清秀的俊郎,眉宇间透露着一丝放任不羁,她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男人,最重要的是他拯救了自己,不由暗自偷喜。
醉八潜心于大佛的比例、形体和神态的塑造,雏形初现,他忽感欣慰,但他并没有觉察到是自己的行为把一个上万年的妖精释放了出来,更不知道这仙境之下竟暗藏千古秘密,是福是祸实难预料。
沧海桑田,世事无常。
翠竹精历经岁月沧桑,阅历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繁荣与衰败,看透了每朝每代的人情世故,物质与财富、神功与长生......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而这一切的追求与索取又超乎常有的艰辛,三界诸人鬼神都为之趋之若鹜,最终还不是一命呜呼,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来一场爱情,和心爱的人相偎相依、遨游天地间,岂不快哉。
翠竹精阅人无数,唯独对醉八情有独钟,为了得到他的青睐,翠竹精不急于求成,而是想出了一个小小的妙招。
一天,翠竹精出现在醉八下山的小路上,哀怨焦虑地坐在路边,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
醉八看见路边这位姑娘,纤姿楚楚、冰清玉洁、超凡脱俗,就像仙女下凡,但脸上分明又写着一丝痛处,双眼充满迷离,他不禁心生爱怜地问道:“姑娘,看你悲愁的样子,能冒昧地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呢?”翠竹精温柔大方地回答道:“多谢公子关心,我叫翠竹,是上山来采药的,刚才下山时不小心把脚崴了,现在痛得回不了家了!”她的声音柔美细腻,尽管带着一丝哀怨,但听起来犹如琴弦之音,绕梁弥久。
醉八几乎被姑娘闭月羞花之容和沉鱼出听之音所打动,他本来是想忙着赶路的,可沿途几乎无人来往,真不忍心对这样一位纤弱无助的姑娘熟视无睹。
“翠竹姑娘,你家住哪里啊?”醉八又关切地问道。
“就在山下的翠竹林!”姑娘转身用手向山下指道。
“那让我送你回去吧!”“多谢公子关心,看公子也忙着赶路,应该有事在身,我看还是算了吧。
”翠竹精明里婉拒,其实话外之音是为了挽留醉八能护送自己。
她继续佯装着伤痛,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痛脚,转又轻声细语道:“公子,你先走吧,待我休息片刻再慢慢试着下山。
”醉八于心不忍道:“翠竹姑娘,要不你站起来试试让我看看,这样我才放心,万一我走了,你下不了山,岂不是很危险。
”翠竹精按照醉八的心意试着起身,由于痛脚一使力就疼痛加剧所以没有成功,第二次用力起身差点摔倒,幸亏醉八眼疾手快搀扶住了她,并关切道:“翠竹姑娘小心!我看你疼得如此厉害,还是不用试了!如若不嫌,不如让我背姑娘下山吧!”翠竹精在醉八的搀扶下坚持试着迈了一两步,但脚尖刚触地,痛苦之声又乍起乍落,醉八怜香惜玉之心倍增并战胜了理智,他不由分说,把背上的东西放在了路边,向姑娘鞠躬道:“得罪姑娘了,还是让我背你下山吧!”“这怎么好意思劳驾公子!还是算了吧!”翠竹精委婉地回绝道。
尽管翠竹精的话言不由衷,但醉八并不知道,听上去还是让人觉得谦卑有礼,如果自己就这么走了,真是有失英雄气概,更坚定了他英雄救美的信念。
“翠竹姑娘,没关系的,你看这荒郊野外的,夜晚说不定有豺狼虎豹、妖魔鬼怪出没,你一个姑娘家留在这里多危险啊!”醉八看了看翠竹姑娘犹豫的眼神,继续道,“不要再犹豫了,快上来吧,让我送你早点回家,别让家人为你担心。
”“公子真是一位大好人,真不知如何感谢才是?”翠竹精轻轻伏在了醉八的背上,连连感激,内心是如愿以偿的欣喜和满足。
“做人为乐乃人之本。
这是我应该做的。
”醉八背着翠竹精,在她的指引下,小心翼翼地往山下的翠竹深处迈去。
翠竹精的“美人计”和“若肉计”初试甚爽,但以后的路还很长,她不知道究竟要用多少计才能让这个乐于助人、潇洒不羁的的男子败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醉八跟师学艺数十载,与世间女子接触甚少,更不要说像翠竹如此婀娜多姿、沉鱼落雁的女子了,谁见了都会动心,尤其是她身上散发出的阵阵竹韵体香更是让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