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详细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详细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省政府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确定范围为西安和咸阳两市接合部,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汇口,东西横贯50公里、南北扩展5—10公里的整体板块。

一、建设西咸新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建设西咸新区是适应重点区域重点突破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湖北武汉新区、河南郑汴新区以及重庆两江新区等城市扩展板块快速崛起,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当前,关中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陕北、陕南丰富的后续加工产品也迫切需要延伸链条、提升转化的生产和科技支撑基地。

西咸两市结合部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大,通过高起点规划建设西咸新区,有条件发展成为一个现代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新兴产业聚集的城市板块,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和加快城市化新的支撑点。

第二,建设西咸新区是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举措。

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是经济区规划的主旨。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整个经济区的核心,关系经济区的建设全局与功能提升。

当前应抓住有利时机,突破体制障碍,尽快设立西咸新区,并予以实质性推动,这样做既是实施《规划》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又能为经济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构建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第三,建设西咸新区是推进西咸一体化的有力抓手。

西咸一体化涉及交通、信息、市场、产业、人才、技术、金融、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覆盖西安和咸阳两市所有县区,范围大、领域广,在全面推进一体化战略的同时,必须选择重点区块,示范推进,核心突破。

通过设立西咸新区,将渭河两岸、西咸结合部的几个园区连接为一个整体板块,统筹规划,联动建设,既可以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空间支持,又可以有效整合这一区域资源,促进产业同步、资源同享,推动西咸一体化向更深层次迈进。

第四,建设西咸新区是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支撑。

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到2020年都市区人口将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

高起点打造西咸新区,使其成为大西安的都市核心区,渭河成为大西安的中心水带,可以加快两市同城化发展,促进城市重心北移,构建西咸两市新的产业集聚区和人口集中区,进而形成南融北跨、东拓西接、山水城塬一体、渭河横贯城中的西安大都市发展新格局。

第五,建设西咸新区条件具备、时机成熟。

西咸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两市按照“八同”(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发展思路,咸阳主动融入西安,西安充分接纳咸阳,西咸接合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产业融合步伐加快,合作开发建设机制初具规模,西咸一体化已由“打基础”转入“求突破”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在区域发展上谋划新亮点,取得新成效。

目前,该区已形成一定的发展基础,泾渭工业园、空港产业园、沣渭新区等几个共建板块发展势头较好;区域内发展空间较为广阔,拥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干道,环境容量较大,宜于打造二、西咸新区规划范围(一)关于新区区位的选择。

1.以构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主旨。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规划总面积为9036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965万人,到2020年总人口1280万人。

其主城区范围北至泾阳、高陵北交界,南至潏河,西至涝河入渭口及秦都、兴平交界,东至灞桥区东界,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850平方公里。

西咸新区将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支撑区,把西咸两市联接为有机的整体。

目前,西安主城区东边和南边发展速度较快、聚集程度较高,而西边、北边区位重要、发展条件较好,但开发程度相对较低,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迫切需要通过设立开发区或新区来加快这一区域建设,实现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东西南北均衡发展。

2.以渭河为中轴线。

从构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大视野来看,渭河将是未来西安的城中河和中心绿带。

这一区域建设空间和发展潜力较大,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纳入两市开发建设的重点,目前发展相对滞后。

通过设立新区,高起点规划建设,可以改变当前低水平、低层次的开发现状,将这一区域打造成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心高地和亮点区。

3.以西咸结合部为主体。

西咸新区区位选择主要以西咸结合地带为主,重点包括沣渭新区、泾渭新区和渭河生态景观带三个区块。

考虑到西安的泾渭工业园已交给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开发,不再纳入西咸新区范围。

(二)关于新区范围的确定。

西咸新区规划范围为: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设,开发区模式运作,力争经过5—10年的开发建设,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西安大都市圈之中渭河百里生态景观长廊横贯东西、秦汉历史文化景区一脉相连、现代制造和生物产业集群化发展、人居环境适宜优美的城市特色功能区,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一体化开发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按照打造国内一流新区的目标,高起点一次性规划控制。

以园区产业发展、渭河生态景观建设、历史遗址保护为重点,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带动新区整体发展。

——坚持科学定位、科学布局、科学推进。

着眼新区的长远发展,科学确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

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适应现代园区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新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生态化、城市化、产业化发展。

按照生态城市新区的模式,加强生态建设,抓好环境整治;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人口集聚能力;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聚集区。

——坚持开放合作,协调发展,互利共赢。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内外区域分工与合作,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新区的开发建设,拓宽合作领域,寻求合作机遇,在合作中谋求发展(三)发展目标。

2009年为起步阶段。

确定区域范围,建立组织机构,着手开展“详规”工作,委托或公开招标选择设计单位,拿出初步规划方案2010—2015年为启动实施阶段。

重点推进核心功能区建设,构建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增强对要素资源的吸纳能力,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两区一带”基本建成,实现生产总值比2009年翻两番,达到600亿元左右。

2016—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

开发建设重心由核心功能区逐步向其他区域延伸,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产业优势突出、环境优美宜人的西咸都市圈最佳人居区和重要经济增长极,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的生物产业集聚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区,实现生产总值比2015年再翻一番,达到1500亿元左右。

四、西咸新区功能划分和产业发展依据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总体规划,结合区内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着力构建科学合理、效应积聚、城镇与功能区相配套、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空间布局,形成南有沣渭新区、北有泾渭新区、渭河百里生态景观长廊相连接的“两区一带”开发建设格局。

(一)沣渭新区。

位于渭河以南,老西宝公路(G310)以北,东接西安市西三环,西接规划中的西咸绕城新线位,规划总面积195平方公里,其中,西安用地面积125平方公里,咸阳用地面积70平方公里。

该区域是西咸两市中心城区距离最近的结合部,也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向西拓展的重点区块,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重点打造城市特色功能区和生物产业聚集区两大功能区,建设西咸都市圈人居环境最为适宜优美的新型都市商务中心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及环保产业基地。

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城市特色功能区。

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集聚功能为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智能电器、微电子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物流配送、住宅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沣河“大水大绿”生态景观,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

——生物和环保产业聚集区。

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环保节能和精细化工产业,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和环保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二)泾渭新区。

位于渭河以北,西咸北环线以南,西到老咸宋公路,东至西咸分界线,规划总面积305平方公里,全部为咸阳用地。

该区中间地带为五陵塬保护区,四周有较大的开发建设空间。

重点按照空港产业园、历史文化聚集区、现代产业聚集区三大功能区进行打造,建成西部最大的临空产业园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秦汉历史文化集聚区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70亿元。

——咸阳空港产业园。

该区是西北最大的航空货运集散地,是我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物流园区之一。

以临空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航空物流、大型飞机改装及维修、航空服务和运输等产业,到2020年生产总值将达到100亿元,人口达到20万人,建成西部最大的临空产业园区和国际知名的航空产业城。

——五陵塬历史文化聚集区。

坚持保护优先,着力打造精品景点景区,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生态田园观光等产业,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秦汉历史文化集聚区和生态宜居新区。

力争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0亿元。

——现代产业集聚区。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积极发展机械加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现代制造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加工等生态产业,适度发展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等新兴产业。

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三)渭河生态景观带。

以渭河为轴线,西起涝渭交汇口,东至泾渭交汇口,南北两岸延伸800—1000米,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扣除与泾渭、沣渭新区交叉部分约为60平方公里。

该区是西咸都市圈重要的生态景观带。

要以河堤建设、河道治理、生态绿化、景观打造为重点,积极开发渭河沿岸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构建横贯东西的百里滨河生态长廊。

五、西咸新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强化基础、提升功能的要求,加快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供热、供气、通信、绿化等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为打造国内一流的城市新区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加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西咸新区外围大通道和干线运输公路,规划建设西咸环线,新建西咸北环线高等级公路。

进一步加强两市路网对接,加快咸阳沣滨东路与西安尚稷路,咸阳镐京一路、镐京中路和镐京二路东向延伸工程等一批重点道路的对接。

加快西安地铁一号线向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地铁二号向泾渭工业园延伸。

(二)提升新区配套设施水平。

加快完善黑河金盆水库及石头河水库配套与引石过渭工程,建设区域性供水水厂,实现新区供水连网对接。

进一步完善供电网络,提升区内供电配套服务能力。

积极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加快新区数字化建设,同步完善供气、供热等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