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西咸新区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战略和目标 (3)第三章总体布局 (4)第四章用地规划 (11)第五章历史文化保护与彰显 (14)第六章城乡统筹规划 (15)第七章产业发展规划 (16)第八章生态体系及绿地系统规划 (17)第九章景观风貌规划 (19)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 (21)第十一章市政设施规划 (24)第十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30)第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32)第十四章环境影响评价 (33)第十五章附则 (34)附表 (3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指导和规范西咸新区建设,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规划理念和发展模式,按照彰显文化底蕴、集聚现代产业、建设良好生态、统筹城乡发展、塑造城市形象的思路,充分发挥新区历史文化、生态水脉、资源要素和综合区位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布局、集约发展等原则,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设施现代、社会和谐、开放包容、彰显历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构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打造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级新区。

使西咸新区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建设的典范,全面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品位。

第三条规划原则以人为本、开放创新;城乡统筹、科学布局;生态低碳、集约发展。

第四条规划理念组团布局发展、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现代农业衬托,历史文化传承、城市特色塑造。

第五条规划范围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区面积88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

按照组团发展的格局,新区分为五个组团(组团名为暂定):泾河新城:包括泾阳县的泾干、永乐、高庄(部分)三镇和崇文乡,总面积146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47平方公里。

空港新城:包括泾阳县的太平镇,渭城区的底张镇、北杜镇和周陵镇福银高速以北的区域,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36平方公里。

秦汉新城:包括渭城区的正阳、窑店、渭城、周陵镇福银高速以南的区域,秦都区的双照镇,兴平市茂陵的周边区域,泾阳县的高庄镇(部分),总面积291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遗址保护区面积104平方公里。

沣西新城:包括户县的大王镇,长安区的马王街道、高桥乡,秦都区的钓台、陈杨寨街道,总面积14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64平方公里,遗址保护区面积8.6平方公里。

沣东新城:包括长安区的斗门街道、王寺街道,秦都区的沣东街道,三桥街道、六村堡街道西安绕城以西的部分,总面积161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75平方公里,遗址保护区面积13.3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0—2015年,为启动实施阶段;第二阶段,2016—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

第七条规划依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法规与技术标准,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等编制本规划。

第二章发展战略和目标第八条发展定位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建设的国家级新区;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统筹科技资源的新兴产业集聚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第九条发展战略以推进实现西咸一体化、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陕西加快发展为使命,传承历史文脉,突出生态理念,集聚新兴产业,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和谐,奠定新区组团发展的基本格局,实现新区与西安、咸阳主城区协同互补发展。

第十条发展目标以全新的规划理念和发展模式建设西咸新区,使其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建设的典范,全面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品质。

通过十年的建设,力争“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使西咸新区成为历史文化一脉相连、高端产业集群化发展、人居环境适宜优美、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基础设施完备均等、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城市特色功能新区,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一体化开发示范区。

第十一条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2015年城市人口150万人;2020年城市人口236万人,其中泾河新城47万人,空港新城27万人,秦汉新城42万人,沣西新城53万人,沣东新城67万人。

2、用地规模: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160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人均115.2平方米,其中泾河新城47平方公里,空港新城36平方公里,秦汉新城50平方公里,沣西新城64平方公里,沣东新城75平方公里。

第三章总体布局第十二条空间策略延续新区原有绿色生态基底,组团布局城市建设用地,增强区域内部分工协作,有机组织各个功能组团,构建组团式发展的现代田园城市格局。

第十三条发展格局1、优化大都市发展格局,构建大都市“核心区+城市组团+外围组团” 的空间发展格局,形成新的城市形态。

2、通过“两环六放射”的快速交通廊道,构建国际化大都市主城区与外围组团高效便捷的交通联系。

3、新区作为大都市新的城市核心,根据《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辐射三原、户县、兴平、高陵等城市外围组团。

4、通过公路及轨道交通网络,构建新区与外围组团高效便捷的交通联系。

至三原:通过包茂高速、包茂复线、西咸环线、省道208、咸铜铁路、关中城际铁路环线,远景规划将地铁2号线延伸至三原;至户县:通过西咸环线、京昆高速、国道310、西三环、草堂快速路、西余铁路、西成高铁。

至兴平:通过西咸环线、连霍高速、省道103、西宝城际、陇海铁路,远景规划将轻轨3号线延伸至兴平。

至高陵:通过西咸环线、京昆高速及关中城际环线,远景规划将城市轻轨延伸至高陵。

第十四条空间结构以“大开大阖”的空间发展模式,并沿承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空间结构,构建新区“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空间结构。

通过两条帝陵遗址带,渭河、沣河、泾河三条生态景观廊道,以及组团间的楔形绿地为分隔,形成“廊道贯穿、组团布局”的田园城市总体空间形态。

一河:以渭河为纽带,渭河两岸集中高端服务业,着力构建横贯东西的百里渭河生态长廊,建设大都市渭河核心区带。

两带:沿五陵塬遗址,构建渭北帝陵风光带;沿周秦汉都城遗址带,构建周秦汉古都文化带。

四轴:沿正阳大道拓展城市功能,对接西安钟楼南北线,共同构建大都市南北主轴带;以沣泾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开发区经济发展带;以红光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东西主轴带,完善大都市的发展格局;以秦汉大道为轴带,连接秦咸阳宫与汉长安城遗址,构建大都市秦汉文化主轴带。

五组团: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东新城和沣西新城。

第十五条用地布局沿帝陵遗址带、古都历史文化带、渭河、泾河、沣河景观廊道形成开敞空间,在组团内集中布置建设用地。

形成“疏密相间”的用地布局。

居住用地分片区布置,强化片区间隔离绿化;公共设施用地分级配置,渭河北岸及沣河西侧配置新区级公共设施,各组团内合理布置功能完善的公共设施;在泾河两岸、机场东侧及沣西组团布置一、二类工业用地;在机场西侧、泾河新城东部布置仓储用地;结合塬、河流、交通线布置各类绿地。

第十六条空间管制区划1、禁建区指河湖湿地等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的地区。

主要包括:渭河、泾河、沣河河道及两侧绿地,渭北五陵塬历史遗址保护区、阿房宫遗址、沣京遗址、镐京遗址,昆明湖及周边绿地,区域性生态廊道,区内国道两侧15米范围以内,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50米以内范围,市政基础设施走廊及基本农田和外围农田。

2、限建区指需限制建设活动的区域,在确保自然生态安全的情况下,适当预留重点项目的发展空间。

主要包括:区内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50米以外、200米以内的区域,咸阳国际机场净空要求的限制范围内及区内的各类绿地。

3、适建区指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势相对平坦、没有其它建设限制条件的区域,或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后可进行开发建设的区域。

主要包括:咸阳机场周边区域、泾河两岸区域、渭河北岸1500-3000米范围内、渭河南岸大部分区域。

4、已建区指实际已开发建设并集中连片、基本具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地区。

第十七条空间管制措施根据空间管制区划,分别制定管制要求。

1、禁建区管制要求禁建区范围内禁止城镇建设行为,处于历史遗址保护范围内的违法建设须限时拆除。

2、限建区管制要求限建区范围内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

对基本农田严格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或占用,确需占用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并进行占补平衡。

严格控制新区北部和西部的生态绿地、五陵塬、渭河、泾河、沣河等生态控制带以及组团隔离绿地等地区的开发建设行为,不得建设与生态无关的项目。

3、适建区管制要求新区建设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要求进行,优先满足基础设施用地和社会公益性设施用地需求。

4、已建区管制要求区内建设必须遵循总体规划的要求,延续城市文脉和整体风貌,保持城市特色。

第十八条“四线”管制1、城市紫线(1)紫线范围新区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界限为紫线控制范围。

(2)紫线管制在紫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保护规划的大面积拆除、开发;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建;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修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等;其他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

在紫线范围内进行新建或者改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行。

2、城市绿线(1)绿线范围新区范围内规划确定的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边界为绿线控制范围。

(2)绿线管制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因建设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绿线内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在绿线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限期迁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绿线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溪、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场、排放污水以及其他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及各类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都要达到《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的标准;对于违反规定擅自改变城市绿线内土地用途,占用或者破坏城市绿地的,由新区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