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8孔明借箭作业设计语文S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ī wúnàhǎn qī zhà
()()()
zhǔ tuō léi ɡǔ cáo cāo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 )
2.推迟。
( )
3.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
( )
4.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周瑜差五百军在江边等候搬箭。
(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2.孔明和诸葛亮一同向曹操借箭。
(修改病句)
3.三日内如何造得十万箭?(改成陈述句)
四、课文回放。
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周瑜为了除掉孔明,是怎样设下计谋的?
2.面对周瑜的诡计,孔明是怎样应对的呢?
3.“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逼他。
今明白对众要了文书,他便两胁生翅,也飞不去。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答案
一、略
二、1.神机妙算 2.延迟 3.军令状 4.妒忌
三、1.周瑜把五百军差在江边等候搬箭。
五百军被周瑜差在江边等候搬箭。
2.将“孔明”或“诸葛亮”换成“鲁肃”。
3.三日内不能造得十万箭。
四、1. 请诸葛亮议事,先问计于诸葛亮——引诸葛亮上当;然后让诸葛亮“监造十万枝箭”;再定下十天的期限;最后吩咐公匠故意迟延,物件也不齐备。
2. 诸葛亮用立下军令状的方法来麻痹对方,使周瑜自以为得计,为草船借箭的顺利减少了麻烦。
3. 这句话说明周瑜对除掉诸葛亮信心十足。
也说明周瑜过于自负,对自己设下的计谋没有
丝毫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