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研究者以及科研因素
第一节研究者的品格和道德
一.研究者的基本品格
1.对科学的热爱
对科学的热爱,使得研究者能够不屈不挠,百折不回。
对科学美的追求,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献身精神,也是研究者特别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高尚品格。
(1) 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
(2) 查德威克:证明了中子的存在;
(3) 而居里夫人:在上千吨矿石中提纯1克镭。
2.强烈的好奇心
热爱科学研究的人,往往具有超乎寻常的好奇心,这种强烈的愿望会使其忘掉研究工作之外的一切事情,进而达到痴迷的程度。
3.对目标的执著
科学研究并非一帆风顺,对目标的执著使某些科学家虽身受科学磨难,但依然能够做出惊人的科学发现或重大的技术创新业绩。
4.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高度的责任感是一个科学工作者从事科研工作的必备条件。
大凡取得成功并有所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时,都会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评估科其研成果的利弊和社会价值。
二.研究者的道德观念
1.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和科学事实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玻尔。
2.尊重他人工作,客观、公正地对待自己的成果
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在学术上的默契合作。
3.积极参与学术争鸣,善待他人批评,有错必纠
奥斯特瓦尔德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
4.正确对待研究中的保守秘密
爱尔希特善于沟通,与人合写高质量论文约1500篇。
5.努力工作,为国争光
(1)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钋”。
(2) 钱学森:“两弹一星”元勋。
三.科学界的不良记录
1.月球新景物——假科学之谎言
2.辟尔唐古化石——世纪大骗局
3.118元素事件——虚假科技突破
4.系列论文造假——明日之星陨落
5.耶鲁医学院事件——师徒联合剽窃
6.艾滋病发现权——法美八年争夺战
7.萨默林老鼠免疫——移花接木造假
8.聚合水事件——无中生有的“发现”
9.克隆干细胞——从辉煌走向深渊
10.“汉芯一号”造假——急功近利的恶果
第二节各种类型的科研人才一.贝弗里奇分类法
1.推测型
2.条理型
二.爱因斯坦分类法
1.献身型
2.表现型
3.谋生型。
三.科技创新必备素质
1.要有发现科学问题的敏锐眼力
科学问题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对已有科学知识及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2)因社会需要而提出的问题,经科学工作者的理解转化为科学问题;
(3)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不能被现有的知识所解释的矛盾现象;
(4)在某个给定的情景状态下,研究者的认知与追求目标之间有差距;
(5)科学问题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无确定的答案;等等。
2.要有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策略
在科研工作中,提出科学问题只是在科学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而分析并解决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
由于科学问题大多涉及科研领域的最前沿,因此利用已有的知识或采用已有的方法也许不能够进行分析或彻底解决。
这时,为了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就需要探索和发现解决科学问题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3.要有对学术权威怀疑的勇气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有独立怀疑精神,不能一味唯上、唯师。
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宽松的学术氛围是科技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
科学怀疑不是否认科学知识和客观规律以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能力,科学的怀疑精神主张反对教条主义和盲目的挑战“权威”。
在尊重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要敢于怀疑。
通过谨慎求证,去伪存真,进而启迪、激发科技创新。
现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正是发扬科学怀疑求证精神的结果。
4.要有对问题求证到底的毅力
科技创新研究的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新理论、新技术,通常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
科技创新的过程往往是艰难、曲折的,甚至在科技创新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并不被世人所接受。
因此,研究者在科研创新中往往要有对问题求证到底的毅力,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物质波理论的建立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节科研工作的各种关系
一.职业与爱好
研究者除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之外,还应保留一定的业余爱好,这对调节工作节奏很有益。
二.自信与固执
谦虚谨慎值得提倡,求实务真应予坚持。
研究者的个性、修养对课题研究的影响
愈来愈突出。
三.独处与协作
要充分认识协作重要性,努力使自己融入课题组,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取得成功。
四.目标与结果
目标制订因客观条件而异,也与研究者自身的因素相关。
目标制定要适宜,结果追求要执着。
五.科研与教学
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要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科研与行政
对“双肩挑”研究者,妥善处理好二者关系不仅精力上要多付出,更需讲究方略。
示例:原子弹“曼哈顿工程”(奥本海默)。
第四节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
一.激励政策
要制定各种奖励政策和措施,奖励取得科研成果的研究者,激励科研创造性。
二.设立奖项
除国家设立的科技奖励之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促进科技快速发展。
三.合理报酬
及时、合理的报酬是对科技人员研究成果的价值肯定,这一点必不可少且很重要。
四.真诚信赖
科研工作中的相互支持和真诚信赖,是科研工作有效进行的催化剂。
示例:高斯和狄利克雷对黎曼的信赖与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