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曾国藩的管理智慧

曾国藩的管理智慧


5、忠义血性是最佳人选
人以朴实廉介为本,再有才能,此最可贵 。没有品质有长处也靠不住。古人所说人无本 不立,意义在于此。用人以质朴为尚,不应专 取才华。人的才品,虽然多有不同,然而最主 要的是只有质朴才能长久。探究起来说,以质 朴为主而用人的过失不过十之二三,单以才华 而用人的过失则常十之八九。
要求四条都具备,似乎求全责备, 但是后面的这一条不具备,是不可以当 领导的,这就是忠义血性。一般说来, 如果有忠义血性的人,则这四条往往都 随之而有,无忠义血性,那就是表面上 看好像具备这四条,但最终也不可靠。 忠义血性,有激情,能担当,讲仗义,有 献身精神。---案例—对李家兄弟的评价 内方正而外圆适,办事结实周详—大管家
治事四类,兵事,饷事,吏事也,交际 之事。其治之之道有三端,曰剖晰,曰简要 ,曰综核。 剖晰,如庖丁解牛。简要,事虽千端万绪 ,而其要处不过一、二语可了。凡御众之道 ,教下之法,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稍繁难 则人不信不从矣。 综核;日知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每日 所治之事,至一月两月,又当综核一次。 军事、吏事,则月有课,岁有考;饷事, 则平日有流水之数,数月有总汇之帐。总以 后胜于前者为进境。
2、曾国藩对人才等级的划分 从人的才能高低来分,他将人才分为三 等。各等次人才的特点。着意培养第二、 第三等人才。一等可遇,二等可求。 从人的资质来分,他又将人才分为两种 :一种是得之于天授,有得之于人事者 从人才类型来分二类:一类是实用型人 才另一种是很有名望,兼有一定智谋。
明末大儒吕坤写了《呻吟语》,将 人才划分为三等:深沉厚重,魅力十足 ,这是一等人物;不拘细节,磊落豪雄 ,实行力超乎众人,这是二等人物;聪 明绝顶,辩才无碍,这是第三等人物。 真正的大人物:大事、难事看担当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 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吕新吾
第一讲 曾国藩如何鉴识人才
要点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要点二:领导者要使自己成为伯乐 要点三: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1、左宗棠上书
全国学习曾国藩的知人之明 同治七年:刘松山本王珍旧部, 臣十余年前即知之,而未之奇也。 后由湖南从征入皖,为曾国藩所赏 拔,虽论功按阶平进,而属望有加 。臣尝私论曾国藩素称知人,晚得 刘松山尤征卓识。
曾国藩的管理智慧
引言:作用。正如世界管理大师、美国 总统勋章的获得者彼得· 德鲁克 所说:人事决策决定着组织取得 成效的能力,他会对一个组织产 生持久的影响,而且难以改变。
曾国藩以在籍侍郎的身份, 在没有一兵一卒,没有财政拨款 ,没有军事知识的“三无”条件 下,成为 “中兴第一名臣”, 历史学家将他列为中国近代史上 的关键人物之首,他的“成大事 以多找助手为第一要义”的思想 和做法影响近百年,一直为众多 政军商领袖所效法。
4、理念先导,尤重三缘
理念---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蒋介石序言 《论语· 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四知之目,即《论语》末章之知命、知礼 、知言,而吾更加以知仁。仁者,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进人。知此,则识大、量大,不 知此则识小、量小。
三缘:血缘、地缘、业缘
主要将领182人,籍贯可考的156人 中,湖南130人,占百分83,其中湘 乡56人,占湖南一半。 曾家军:上阵父子兵 业缘:网络志同道合者
1、中国古代管理经典---管仲八字法 假而礼之,厚而勿欺 勿忘在莒 三倍不远千里 五而六之,九而十之,不可为数 良马难乘,良才难令,良弓难张 良马能致远,良才能致君见尊---墨子
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 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 ,则有战胜之器矣。” 公曰:“然则取之若 何?”管子对曰:“假而礼之,厚而勿欺,则 天下之士至矣。”公曰:“致天下之精材若何 ?”管子对曰:“五而六之,九而十之,不可 为数。”公曰:“来工若何?”管子对曰:“ 三倍,不远千里。”桓公曰:“吾已知战胜之 器,攻取之数矣”(管子,小问)
本讲总结 1、识人的关键是用心观察人----人才口袋 2、忠诚度和能力指数是观察的两大核心 3、不但适用于各级领导,作为一种经验 ,即便普通民众也需要识人。
第二讲 用人的理念和标准
要点一:用人的本质是尊重人,包括其 才能、欲望、性情; 要点二:注意在做事中发展人,人的发 展要先于事业局面。

本讲总结
员工效忠,老板轻松,而赢得效忠的
不是手段,而是真诚----胡林翼与李家 兄弟 单纯用功名利禄驱使人的问题,往往 出现在关键时刻---李鸿章用人的评价 以利分众而成功的刘邦与吝赏的项羽
第三讲 同僚援手成大事
要点一:难度指数最高,风险最大 。曾国藩说自古以来,同僚之间最为 难处。---遗嘱:不忮不求 要点二:近代以来的竞争证明,在 所有要素中,同僚关系成败。 柳传志总结自己成大事的第二原因是 他掌握了以“建班子,定战略,带队 伍”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三要素”。
五到检验法---下基层 办事之法,以五到为要。五到者, 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也。身 到者,如做吏则亲验命盗案,亲巡乡里 。治军则亲巡营垒、亲探贼地是也。心 到者,凡事苦心剖晰,大条理小条理, 始条理终条理,理其绪而分之。又比其 类而合之也。眼到者,著意看人,认真 看公牍也。手到者,于人之长短,事之 关键,随笔写记,以备遗忘也。口到者 ,使人之事,既有公文,又苦口叮嘱也
推广乡气—不循规蹈矩、有开拓精神 官气多者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 事无惊世骇俗之象,凡遇一事,但凭书 办、家人之口说出,凭文书写出,不能 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 身段去事上体察一番。吾欲以“劳苦忍 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气而姑用乡气 之人,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口 到、眼到者。赵广汉好用新进少年,刘 晏好用士人理财,窃愿师之。
此次巨股荡平,平心而言,何 尝非刘松山之力!臣以此服曾国藩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实非臣所能 及。仰恳天恩,将曾国藩之能任刘 松山,详明宣示,以为疆臣有用人 之责者劝。 曾国藩咸丰八年初次见面,评 价挺拔明白,三年后徽州列队,待 以国士,北上剿捻,奏调 。
2、曾国藩冷眼识英才 《清史稿》: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 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 见者竦(音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 或爽者。俸入悉以养士,老儒宿学,群 归依之。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 者,不可胜数。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 。遇将卒僚吏若子弟然,故虽严惮之, 而乐为之用。
口:口唇太薄而颤动者靠不住,口角方者 贵。说话闪烁游移者靠不住。 手:指甲坚者心计定,指长者聪明,掌纹 细而浅者秀,多者心杂,粗而深者定, 少者心专。 足:行路稳重者贵,轻佻者贱。
4、建立人才档案 人事部门造册,第一项是现任官职,第二 项是履历,包括历任官职、所派之差、所游之 地,第三项是家世,包括三代脚色、兄弟宗族 科名、官阶等内容。 曾国藩召见后,填注评语:本日传候补人 员言南金、茹晋、周甫文三人,令其手写履历 ,久候不能写毕,俟至中饭以后,始传入,与 三人坐谈良久,申初散。 如果从12点吃中饭,下午一点传见算起, 到申初是下午三点,曾国藩至少与三位候补州 县官谈了两个小时。
案例:稻盛和夫用人:京瓷、第二电 电、日航、盛和塾:索尼、本田最初都 为人才所困扰。
4、用人的一般标准 武职官员和文职官员,各有四项标准。 武职官员的四项标准: 第一要才堪治民, 第二要不怕死, 第三要不急名利, 第四要耐受辛苦。
悍、健、土

治民之才,不外公、明、勤三字。 不公不明,则诸勇必不悦服;不勤,则 营务细巨,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 此。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乃可效 命,故次之。为名利而出者,保举稍迟 则怨,稍不如意则怨,与同辈争薪水, 与士卒争毫厘,故又次之。身体羸弱者 ,过劳则病,精神乏短者,久用则散, 故又次之。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 一,则万不可以带勇。
3、用人的三个步骤 每当有人才来投效,先给少量薪资 让对方安定下来,然后亲自接见,一一 观察: 胆气血性——领兵打仗 胆小谨慎——筹办粮饷, 文学悠长——办理文案, 讲求性理——采访忠义, 学问渊博——校勘书籍。
第一步:身边历练:充营务处,或 者秘书处。 第二步:外出领兵。 第三步:独当一面。 案例:李榕 李就是曾国藩家信中经常提及的李 申夫,四川人,进士出身。原在礼部任 职。1859年曾国藩将他奏调来,办理营 务处。不计其数的交谈。历练一段时间 后准备派他出外。
曾国藩的人生轨迹 1,奠定基础 准备阶段,1811----1838 2,平步青云 积蓄力量,1838----1852 3,艰难成功 走向颠峰,1852----1864 4,忍辱负重 曾国藩时代 1864---1872 人生三境说:少年经不得顺境 中年经不得闲境 老年经不得逆境
28年 15年 12年 7年
“多条理”,是工作方法,也是一种 能力。
凡与诸将语,理不宜深,令不宜 烦,愈易愈简愈妙也。不特与诸将 语为然,即吾辈治心、修身,理亦 不可太多,知亦不可太杂,切身日 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 约也。这里的“守约”,就是有条 理。
曾国藩的日程表 同治元年八月十九日 吏事----勤见僚属、多问外事下手。 军事----教训将领、屡阅操练下手。 饷事----慎择卡员、比较入数下手。 文事 ----恬吟声调、广征古训下手。 ----每日午前于吏事、军事加意;午后于饷事加 意,灯后于文事加意。 上半日:见客,审貌听言 作折 核保单 点名、看 操 写亲笔信 看书 习字 下半日:阅本日文件 改信稿札稿 查记银钱帐目 夜间:温诗、古文 核批札稿 查应奏事目
3、曾国藩的识人口诀 五到: 眼到,着意看人,认真看公牍。 手到:于人之优劣,事之轻重,随手笔记 ,以备遗忘。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曾国藩日记
目:暸则胸中正,眊则胸中不正,黑珠黄者 有胆,淡黄深黄数道分明者胆大而多智。 鼻:梁正者心正,歪者心不正。 口:口唇太薄而颤动者靠不住,口角方 者贵。说话闪烁游移者靠不住。 手:指甲坚者心计定,指长者聪明,掌 纹细而浅者秀,多者心杂,粗而深者定 ,少者心专。 足:行路稳重者贵,轻佻者贱。 ——湘乡曾氏文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