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射剂和滴眼剂()

注射剂和滴眼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四章
注射剂和滴眼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安瓿注射剂示意图
粉针剂示意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概述 注射剂 注射剂的制备 输液 注射用无菌粉末 眼用液体制剂 其他灭菌与无菌制剂
3、肌内注射(intramuscular route,IM) 注射于肌肉组织中,一次剂量在5ml以内。注射类型 有水溶液、油溶液、混悬液及乳浊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静脉注射(intravenous route,IV) 推注(5-50ml)、滴注(100ml以上)。 油溶液和混悬液或乳浊液,一般不宜采用静脉给药, 但粒径 <1m的乳浊液可静脉给药。 凡能导致红细胞溶解或使蛋白质沉淀的药液,均不宜 静脉给药。
一、概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注射剂
注射剂(injections):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 内的一种制剂,俗称针剂。包括灭菌或无菌溶液、 乳浊液、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成液体(溶液或混 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等类型。
注射剂组成:药物、溶剂、附加剂、特制的容器。
新颖注射制剂技术:脂质体、微球、微囊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热原的性质(填空题)
(1) 耐热性(重点) 180 2h、250℃ 30min、或 650℃1min可使热原彻底破坏。
(2) 可滤过性 一般滤器均可通过,但活性炭可以 吸附热原。
(3) 水溶性 (4) 不挥发性 热原本身不挥发,但在蒸馏时,可
随水蒸汽雾滴带入蒸馏水。第来自章注射剂和滴眼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安瓿注射剂示意图
粉针剂示意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 混悬型注射剂 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药物,
可制成水或油的混悬液,如醋酸可的松注射液。 这类注射剂一般仅供肌内注射。 (四) 乳剂型注射剂 水不溶性液体药物,根据医疗需要可以制成乳剂 型注射剂,例如胶丁钙注射液和静脉注射脂肪乳 剂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 注射剂的分类
1. 溶液型注射剂 对于易溶于水而且在水溶液中稳定的药物,则制成
溶液型注射剂,包括水溶液合油溶液,如氯化钠注 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 2. 注射用无菌粉末 亦称粉针,指采用无菌操作法或冻干技术制成的注 射用无菌粉末或块状制剂。一般装入安瓿或其他适 宜容器中,临床前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或使混悬而成 的制剂。例如遇水不稳定的药物青霉素,-糜蛋白 酶等的粉针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热原的主要污染途径
(1)注射用水:是热原污染的主要来源; (2)原辅料; (3)容器、用具、管道与设备等; (4)制备过程与生产环境; (5)输液器具。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热原的去除方法
(1)高温法;250℃,30min以上。 (2)酸碱法;重铬酸钾硫酸清洗液或稀氢氧化钠液。 (3)活性炭吸附法:针剂用活性碳, (4)离子交换; (5)凝胶过滤法; (6)反渗透法; (7)超滤法;3.0~15nm超滤膜。 (8)其他方法如二次以上湿热灭菌,或适当提高灭 菌温度和时间,以及微波等。
5、脊椎腔注射(vertebra caval route) 注射于脊椎四周蜘蛛膜下腔内,药量在10ml以内。 脊椎液注射剂必须等渗,pH5.0-8.0,注射要缓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6、动脉内注射(intra-arterial route) 注入靶区动脉末端,如诊断用动脉造影剂、肝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一般质量要求(多选题或填空题)
1、无菌:不得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和芽孢。 2、无热原:鲎试剂法和家兔法。 3、澄明度(可见异物):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浑浊或异 物。 4、安全性:不引起对组织的刺激性和发生毒性反应。 5、渗透压:输液要求等渗、等张性。 6、pH: 4-9。 7、稳定性: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产品储存安全有效。 8、降压物质:符合规定,确保用药安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1、皮内注射(intradermal rout,ID) 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一次剂量为0.2ml以内,常 用于过敏性试验或疾病诊断。
2、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rout,SC) 注射于真皮与肌肉之间的松软组织内,适用于剂量为 2ml以内,而没有刺激性的注射剂(主要是水溶液), 比口服给药吸收快而完全。注射后 5-15分钟即生效。
在注射液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是澄明度、化 学稳定性、无菌及热原等问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热原
热原(pyrogens) :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 热反应的物质,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产生来源:大多数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致热能 力最强)、霉菌、病毒。 组成:热原=内毒素(endotoxin)=脂多糖(热 原的活性中心) 、磷脂、蛋白质 热原反应:(名词解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检查热源的方法(填空题)
《中国药典》规定热原检查采用家兔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一)家兔法 特点:家兔热源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试验成本 低,结果可
动脉栓塞剂。抗肿瘤药物采用动脉内注入,直 接进入靶组织,提高了药物疗效。 7、其他:此外还有心内注射、穴位注射、鞘内注 射、滑膜腔内注射和关节腔内注射(封闭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注射剂的特点
1、剂量准确,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3、适用于病情严重或不能口服用药的病人。 4、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5、注射给药不方便,且产生疼痛。 6、制剂要求严格,生产过程复杂,费用高,需 要有特殊的给药器械(注射器等),严格无菌以及 不同的注射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