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州继续教育培训低碳经济考试

常州继续教育培训低碳经济考试

[分值:1.0]
30. ( ),美国的 "雨云-7号"气象卫星测到了这个臭 氧洞
(A) 1982年 (B) 1983年 (C) 1984年 (D) 1985年
[分值:1.0]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环境法的经济发展功能有()
(A) 生产力发展功能
(A) 科学性 (B) 全面性 (C) 可操作性 (D) 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
[分值:2.0]
7. 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
(A) 风能 (B) 太阳能 (C) 地热能 (D) 核能
[分值:2.0] 8. 实施财政补贴政策的情形包括()
(A) 物价补贴 (B) 重大循环经济项目补贴 (C) 税前还贷 (D) 加速折旧
[分值:2.0]
4. 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的方式有()
(A)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B) 大力发展风电 (C) 发展核电 (D) 发展火力发电
[分值:2.0]
5. 共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为( )
(A) 替代技术 (B) 减量技术 (C) 再利用技术 (D) 资源化技术
[分值:2.0]
6.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 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 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A) 技术落后 (B) 生产环节能耗高 (C) 污染重 (D) 高水平竞争
[分值:1.0]
26.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 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选择
(A) 形式 (B) 对象 (C) 地点
(D) 时间 [分值:1.0]
27.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比重偏高
(A) 工业 (B) 农业 (C) 服务业 (D) 第三产业
求量不大且易于被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其缺点是过 于笼统。
(A) (B)
[分值:1.0] 5. 社会循环是循环经济的最高级形式
(A) (B)
[分值:1.0] 6. 中国又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2007年煤炭消费占全
球的30%左右,国内一次性能源需要中,煤炭占 70%,电力部门90%的燃料是煤炭
(A) (B)
16.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分值:1.0]
(A)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与悖逆 (B) 过度开发 (C) 人口太多 (D) 污染严重
[分值:1.0]
17. 张扬提出的生态环境子系统中不包括()
(A) 生态环境质量 (B) 生态环境保护 (C) 生态环境管理 (D) 生态环境治理
[分值:1.0]
[分值:2.0]
19. 富营养化是由于( )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 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 象。
(A) 氢 (B) 氧 (C) 氮 (D) 磷
[分值:2.0]
20. 循环经济发展中三个主体是()
(A) 政府 (B) 企业 (C) 公众 (D) 外资
[分值:2.0]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 正确选A,错误选B 1.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三位。
(A) (B)
[分值:1.0]
10. 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 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也不需要政府制定 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A) (B)
[分值:1.0]
11.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 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 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B)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和调整功能
(C)
经济发展的非理性的环境不良后果的控 制功能
(D) 提供了中国经济的理性发展方向 [分值:2.0]
2. 温室气体( )
(A) 水汽 (B) 臭氧 (C) 二氧化碳 (D) 氧气
[分值:2.0]
3. 为实现有效调控,政府可利用的政策工具有()
(A) 明确产权 (B) 征收税费 (C) 财政补贴 (D) 市场准入
[分值:1.0] 7. 水污染是指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含量超过水体本地值
和自净能力,使水质受到损害,破坏了水体原有的 性质和用途。
(A) (B)
[分值:1.0] 8. 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
不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A) (B)
[分值:1.0]
9. “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17.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 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促进循环经济 法》等,对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机制、手段、方 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A) (B)
[分值:1.0]
18. “市场营销模式”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
(A) (B)
[分值:1.0]
19. 1999年后,意大利通过立法的形式开始实行“绿色 证书”制度。每张证书有效期为18年。
(A) (B)
[分值:1.0]
12. 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 层日”。
(A) (B)
[分值:1.0]
13. 日本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国,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 长的三大动力之一
(A) (B)
[分值:1.0]
14. 城市发展模式还应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 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 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
(A) (B)
[分值:1.0] 23. 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是指政府行为
(A) (B)
[分值:1.0] 24. 成年人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95%,如果人体减少水
分10%便会引起疾病,减少20%-22%就要死亡。
(A) (B)
[分值:1.0] 25. 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看,模式孕育着范式,具有局
[分值:2.0] 9. 控制酸性污染物排放和酸雨污染的主要途径有( )
(A) 减少煤炭中硫含量 (B) 使用各种低硫燃料 (C) 改进燃烧技术 (D) 安装汽车尾气净化)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 (B) 多元发展,依靠科技 (C) 加强国际互利合作 (D) 保护环境
12. 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是()
(A) 《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B)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 《京都议定书》 (D)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分值:1.0]
13. ()是指企业通过转变发展模式,减少对化石燃料 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率,构建低耗能、低排放、 低污染的低碳责任理念
[分值:2.0] 13. “三高”原则是指( )
(A) 高起点 (B) 高要求 (C) 高效益 (D) 高效率
[分值:2.0]
14. 冯之浚提出的社会子系统的指标包括()
(A) 就业 (B) 平等 (C) 福利 (D) 安全
[分值:2.0]
15. 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A) 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 (B) 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 (C) 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D) 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A) 产业内部结构升级 (B) 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 (C) 技术进步与创新 (D) 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
[分值:1.0]
6.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为()
(A) 、A模式 (B) 、B模式 (C) 、C模式 (D) 、D模式
[分值:1.0]
7. 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不包 括()
[分值:2.0]
16. 基于应用太阳能技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创建“低 碳城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哪几方面()
(A) 太阳能发电 (B) 光热利用 (C) 太阳能动力 (D) 风能发电
[分值:2.0]
17. 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 要()
(A)
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 通系统
(A) (B)
[分值:1.0]
15. 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 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 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A) (B)
[分值:1.0]
16.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A) (B)
[分值:1.0]
(A) (B)
[分值:1.0]
20. 赤潮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 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 少,甚至基本丧失。
(A) (B)
[分值:1.0]
21. “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 个核心术语组成
(A) (B)
[分值:1.0]
22. 环境问题是以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为特征的改 变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是系统性的质与量的变 化。
28.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
[分值:1.0]
(A) 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B) 能源技术创新 (C) 制度创新 (D) 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分值:1.0]
29. 我国()对外依存度更是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我 国能源安全
(A) 石油 (B) 煤 (C) 天然气 (D) 铁矿石
(B)
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 轨道交通系统
(C) 限制城市私家汽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
(D) 技术创新 [分值:2.0]
18. 光伏产业发展的能源效应机制有()
(A) 有助于节省传统资源,优化能源结构 (B) 可减少碳、硫化合物的排放 (C) 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安全。 (D) 良好的产业经济效应
(A) (B)
[分值:1.0]
2. 我国水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 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
(A) (B)
[分值:1.0]
3. 减量技术能够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