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慢慢爬教学设计
指导自学课文,探究制作方法。
交流制作方法
播放课件第6-13张
四、欣赏感悟
播放课件14-17张
欣赏感悟
欣赏佳作,激发创作欲望。
五、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巡视指导,及时提示普遍存在的问题
自主动手创作表现
播放课件第16张作业要求,展示第17张范作。
六、展示、评价
组织展示作品并评价
根据评价修改完善作品
七、课外延伸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激趣导入
谈话导入
1、猜谜语。
2、明确学习目标。
播放第1张课件,引导猜谜语。
二、欣赏交流
1、引导交流蜗牛相关知识。
2、介绍蜗牛特点。
1、自主交流。
2、倾听了解。
3、齐读底第4张课件内容。
播放第2、3、4张课件,展示蜗牛图片。佳作及创作步骤。
三、探究方法、尝试表现
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欣赏感悟:交流蜗牛精神,受到思想教育。
播放最后一张课件,听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谈感受,出示结语。
八、课堂小结
谈一谈,从本课的学习中,你有何收获。
交流学习收获。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小蜗牛慢慢爬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小蜗牛慢慢爬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1课,属手工创作课,以孩子们喜爱的小蜗牛为切入点,开放学生美术活动的空间,通过观察蜗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教师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情况做适当引导示范,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主张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突出动手、动脑训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学会热爱自然、保护动物,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小蜗牛慢慢爬》一课的教学,我在每个环节都使用了媒体课件,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体验到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特别在课外延伸环节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既活跃课堂气氛,缓解了学生的疲劳,又让学生从中受到蜗牛那种脚踏实地、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品德教育。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多来自体课件的应用使课堂变得有声有色。
二、学生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手工的一些制作步骤和方法也有所掌握,但动作较慢,往往难以按时完成。教师应把握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引导学生独立创作、大胆创新。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基本制作方法,能运用画、卷、折、粘合的方法制作一只小蜗牛。
2、智能目标: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养成浅显的设计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
1、注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探究能力的培养。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给学生说、做、画、评的空间。
2、把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注重学科整合,整节课融入了美术、科学、、音乐、思品等学科的内容,突出了综合性。
4、注重把“美”贯穿整节课,通过对美的观察、美的发现,从而发展到对美的表现和创造。课件的制作努力做到“美”,让学生不仅从视觉上更是从听觉上感受蜗牛的“美”。
3、情感目标:认识蜗牛,体会卷折纸条与“螺旋形”之间的联想与创造,激发对自然探索与研究精神。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